在反对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之后,地方出来了一个形式主义的怪现象、新动向。有的地方花上百万建平台,甚至用GPS监控扶贫人员是否在岗,就更是形式主义“下沉”到基层到扶贫第一线了。
如今,反“四风”已经5年,政风大有好转,但不可过于乐观——就在这几天,中部某县干部说,当地一个乡是出名的“被调研明星乡”,这一年有500多批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这意味着乡里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至少有一拨领导前来调研”,都要全力招待,都要倾情陪同……
最要命的还不是疲于接待陪同,更在于下来“调研”的领导,看一下,听几句,就要发指示、谈看法,有的还是“全面性战略性”的,一人一个主意。
所以有的基层总结出某些“调研”,一是下来求教变成“指导”,仿若“钦差大臣”下旨;二是人到心不到,“蜻蜓点水式”下去;三是不愿雪中送炭、只想锦上添花,“嫌贫爱富”式调研。
但是近年来,在反对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之后,有的地方出来了一个形式主义的怪现象、新动向。比如最近某自治区一个旗上下气氛紧张,这半年内,该旗除了要接受2次全区“大检”,还要接受专项审计、巡视、抽查3次“小检”;为迎接另一个旗来“交叉检查”,该旗花在培训、差旅、接待费上已计20万元。
至于有的“扶贫”,要求一线人员对上至中央下到县乡的政策条规一字不落背下去,有的花上百万建平台,甚至用GPS监控扶贫人员是否在岗,就更是形式主义“下沉”到基层到扶贫第一线了。
治理不作为后要防止乱作为,形式主义就是乱作为。其实形式主义的实质就是变种的官僚主义,只是这几年来,我们在大力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时,忽视了这个打着“勤政”旗号的官僚主义孪生兄弟——从“一年来了500拨”的“并非奇闻”中,我们应当对新倾向持有新的警觉!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做表面文章
另外,调查发现,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四风”高压态势下,原先以豪华楼堂、庞大建筑为主角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大减少,但少数地区却出现了反弹和变样,有“两多两少”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一些地方的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共场馆已取代党政机关办公楼,成为“形象工程”新表现。
某些地区由财政出资建设、并无多大价值的纯观赏型项目却在增多。一些地区以“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为名,推进村史馆建设。例如,西部某市2015年开始推动建设村史馆,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建成156个村史馆,市级财政累计补助315万元。
这些新“形象工程”看似不违背中央八项规定,有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乡环境,但背后埋藏着诸多隐患。例如,财政巨额透支背上沉重债务,项目因资金困难容易变成“烂尾工程”,城乡生态大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等等。
有的基层受访干部将新“形象工程”比喻为“盲目贷款买名牌”。建造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需求都不相称的豪华场馆,为了追求“美观”透支未来财政,“本想留下好名声,最后造成烂摊子。”东部沿海某市监察局一位副局长说,其本质是“决策浪费”,容易给财政造成“大窟窿”。
“脑袋一拍可能几百亿就没了。”多位受访干部认为,这些“形象工程”看似新情况、实则老问题,根源在于自上而下、唯上不唯实的“拍脑袋”决策。
近日,习近平就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并向全党释放强烈信号——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
过去我们讲作风建设,较多地指向“不作为”和“乱作为”两种不良官风。这一次,矛头重点对准了“假作为”。新华社文章中反映的十大问题,或多或少都有着“撸起袖子不干活”的“假作为”倾向。
如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如“走秀式调研”,服务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项目建设“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再如写文件、发文件照搬照抄,“材料出政绩”,等等。
这种更具迷惑性、不易被发现的“假作为”危害甚于“不作为”。“不作为”是不做事,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庸官懒政,明眼人一看便知。而“假作为”表面上看,该做的工作都做了,给人留下了好印象,但实际上只是摆一摆姿势而已,并没有取得切切实实的效果。执行这样的“假作为”越多越坚决,决策者走捷径捞取的政绩或升迁资本就越多,浪费的行政资源和公共财力也就越多,离民众的期待也就越远。这样的行为,确实应该坚决惩治。
当前,相关职能部门对不惜财力“大拆大建”搞“形象工程”的新动向已采取行动进行整治。例如,针对一些地方“特色小镇”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委近期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注重打造鲜明特色、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等多项要求。
可以预料,针对各式各样的“假作为”突出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拿出狠招、硬招扎扎实实地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