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楠
(东华大学 团委,上海 201620 )
随着创新创业思潮的兴起,大学生创业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与此相应的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却仍像是新生事物一般,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高校共青团组织从性质、工作方式方面来说具有服务青年创业的必要性,同时更了解也更容易从青年群体需求分析入手,关注青年人的发展,以教育青年、代表青年、服务青年为已任[1]。高校共青团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的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东华大学创新创业工作的特色和共青团组织在其中的作用,探析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模式。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肯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东华大学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部署及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把育人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2014年,上海市共有545名毕业生领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其中东华大学就有164人,占上海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发证数的30.1%,在上海高校中居首位;2015年挂牌成立上海首个高校众创空间;2016年尚创汇大学生孵化基地揭牌,打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 “最后一公里”。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东华大学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特色、三个层次、四个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工作卓有成效。成立“东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涵盖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部、就业服务中心、校团委、产业集团六部门,形成“一个中心”统一管理协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事务。结合专业教育,逐步凸显科技创业、创意创业“两个特色”,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为特征的科技创业项目和以“文化艺术、媒体、设计、新体验”等为特征的文化创意创业项目不断涌现。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基础性创业课程、面向有创业意愿学生开展提升训练、面向少数有创业行动学生开展实践指导的“三个层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课程,先后打造了信息互动、朋辈学习、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四个平台”。共青团组织一直以来都是东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华大学团委主要围绕学校组织形式“一个中心”,科技、创意“两大特色”,创业教育课程“三个层次”,创业帮扶“四个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科技创新基础工作为切入点,逐层推进,利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东华大学分基金会、尚创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六大平台,构建了科技创新、创业训练、孵化服务三个维度,形成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模式,打造无缝连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孵化的全过程培养体系,在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学生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图1 利用六大平台构建三个维度的团委创新创业工作模式
在第一维度科技创新——基础维度中,校团委联合学生处、研究生部、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建立了学生科技创新支持机制,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等举措,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支持学生的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团委以校、市、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为依托,协助学校教务处开展创业实践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奖、展示等实施环节,有计划地在学院层面上发现和关注有潜力的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来构建创新训练平台,组织参加 “挑战杯”系列竞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科创杯”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奖评选、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评选、“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等一批国家级、省市级重要赛事,为学子参与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争提供舞台。以一年一度的“学术科技文化节”、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等活动为载体,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第二维度创业训练——提升维度中,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东华“创业汇”品牌活动为平台,在第一维度的基础上,在两校区文化素质类选修课中开设“KAB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类课程。建立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陆续培训教师获得KAB创业教育讲师资格,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强KAB创业俱乐部建设。
通过“创业汇”等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开展,营造校园创业文化的同时,为两校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拓展沟通与交流的渠道,为学生组建团队、完善项目搭建平台。并有针对性地筛选、推荐有竞争力和实战能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省市级创业赛事,锻炼团队,实践创新成果。
在第三维度孵化服务——实战维度中,东华大学学生创业项目多,形式多样,专业特色明显,实际操作性强。校团委工作中高度重视在日常咨询和赛事中发掘的具有较大潜力的创业项目,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努力推荐创业项目申报各类型创业基金扶持。目前东华大学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团委申报经纬集团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上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华图教育大学生创业基金等。其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东华大学分基金会是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和东华大学双方协商共同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负责管理东华分基金,目前基金规模达到1 200万元,资助东华大学在校、毕业及长宁区内有志于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基金评审资助工作,大大增强了对创业大学生的资助扶持力度。
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位于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内,建筑面积2 000多平方米,可容纳30余家初创企业和30个创业项目同时入驻。基地内设有创业咖啡(路演)、创业苗圃、创业咨询室、创业培训、公共会议室、独立办公用房等区域,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资金、孵化办公场地、创业咨询及配套创业服务。孵化基地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2]。
东华大学共青团利用六大平台构建三个维度的创新创业工作模式,是基于与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部、就业服务中心、产业集团的资源联动与工作协作。正如资源依赖理论中提出:一个有效的组织将会根据外部环境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并有效地运用市场环境中的各项资源进行依赖,根据环境(其他组织)的需求来作出回应,从而在环境(其他组织)中继续获取生存资源,形成一个良性的资源依赖行为互动模式[3]。正是由于这种共生依赖,共青团组织才会形成了利用六大平台构建三个维度的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方资源,为团组织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自身行为及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通过对部分高校团委的双创工作的梳理得知,共青团很早就认识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共青团组织新的历史使命,是当前共青团青年工作的有力抓手,但由于组织本身的属性或者说存在的局限性,不难发现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普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共青团组织主要通过创新创业讲座、报告会,或是选修课等方式传播创新创业知识,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课程模式,形式都比较孤立,没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4]。在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创业大赛中,通常以通知、展板等文字形式宣传出来,相关创业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未针对不同赛事安排系统的赛前培训去指导和提升学生。即使是在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名次的学生,真正落地走上创业之路的还是相对少数,创业活动很容易变成一种纸上谈兵的活动,仅停留在理论和设想阶段,而无法真正地应用于创业实际行动中。
创业教育涵盖的内容和知识层次相对较多,是一门综合课程和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在对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和技能,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团干部通常来自不同的专业,专业领域广泛但未接受系统的创业专业教育。目前各校团委普遍采取KAB专业培训,但仍无法真正使校园内的专职团干部摇身转变为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即使通过学习,团干部能够掌握创业理论知识,但是却缺少了最重要的创业实践一环。团干部一般没有创业经历,更何谈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也大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式地学习创业。
一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存在误区:低年级的同学往往认为那是高年级才需考虑与进行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高年级中又有大部分人认为只有部分“校园精英”才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太“高大上”,与自己无关;也有部分同学盲目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赚钱发财,至于项目的可行性、计划性、风险性等因素均未考虑到,盲目的创业最后往往草草结束,昙花一现。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5%。[6]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呈现强有力的发展趋势。2015年团中央印发《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青办发〔2015〕2号),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有关精神的指引下,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协同推进,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组织动员、资源整合、载体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优势,立足于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实践锻炼等工作内容,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体系,推动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学生联系最密切、最受信赖的组织,应该在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等,造就满足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对东华大学团组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研究发现,共青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仍可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
高校共青团组织利用宣传阵地的优势,利用共青团团刊、团报、宣传展板以及校园网络等传播媒介,将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刊登出来,大力宣传创业成功经验,制造有益的舆论环境,潜移默化地将创业教育知识渗透到学生思想中。
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手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社会经济的最新动态,传输创业知识,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为青年服务,特别利用自身优势为青年创业提供帮助,摆脱目前的“协助者”位置,主动作为,在服务青年创业中发挥“协调统筹者”的角色作用。在校内,协调多部门围绕创业育人核心开展工作,不各自为营,而是分工合作,合力推进,同时立足各个团支部及院系团总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扎根基层,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辐射面;在校外,发挥共青团组织机构遍布全国的优势,联动校外资源,通过在校外设立实践基地、对接创业孵化器、引入校外创业导师、引入创业支持资金等资源,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相关服务硬件条件和软件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绝非狭义的传授理论知识和创业技能,而更多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只有通过日常校园氛围的熏陶,才能让大学生树立创业自信。创业精神是指要使大学生变被动接受创业指导为主动或自主创业,敢于在新兴领域和行业中艰苦创业,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也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创业的胆识、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6]这样的工作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实践创业教育活动,将具有创新性质的观念、想法,通过创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创业潜力,将自己的创业设想、创业计划转变为创业实践并且成功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7]注重加强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创业见习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都是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东华大学共青团在工作中利用资源共生依赖探索出“六大平台,三个维度”的工作模式具有一定有效性,值得推广,但仍需不断改进。高校共青团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找准角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手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发挥共青团优势,整合利用资源,为永葆共青团组织先进性,成为党放心、青年满意和群众信赖的群众性组织,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