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

2017-04-08 04:44德吉卓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主体管理工作

德吉卓嘎

摘要:在以人为本基本国策引导下,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也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策略。因为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正视教育管理中问题,从而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这样也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即结合高中教育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重点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字:教育管理 高中 学生 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不仅仅是学生将与命运息息相关的高考,同时在此时期学生认知能力、价值观、道德思想也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促进学生智力与品行共同发展,是每个教师都值得思忖的问题。因为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这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现目前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本位”管理模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首先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也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无法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如何将学生放在中心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忖的问题。为了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下文则重点探讨了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1.1学生管理中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现目前的学生对个性发展的追求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每个学生都希望是与众不同的,这当然是符合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的。加之学生有着尚好的青春,他们个个热情澎湃,充满了活力,从而希望发挥出自己的力量,然后得到社会以及家庭的认可,要想满足学生如此的心理特征,这就需要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也要适当的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这个角度管窥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人本主义从而将学生作为主体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为人本主义的关注点即是人的发展,而这正好与现目前提倡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相契合。总而言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是大有裨益的。

1.2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理解责任

在学生管理中如果仅仅是通过规定进行约束实质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只会使学生感到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却无法自觉的配合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使学生在管理过程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应该使学生理解责任的涵义。因为只有学生理解了自身的责任之后,他们才能设身处地的认识管理规章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而认识到这两个层面问题后,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接受管理,并理解管理者的不易,从而积极的配合管理。

二、在教育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

1.1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

根据笔者管理班级的经验而言,现目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某些教学活动的情况一样都存在教学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体,而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同时也忽略了以人为本理念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要求。这就导致许多学生管理工作的失败,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领悟,切忌不能絮絮叨叨的反复说教,而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构建起一平等、互动、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想构建这样的关系首先就要求班主任要树立起以下两个个观念:

(1)平等观念

在平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都是盛气凌人的,而学生都是唯唯诺诺的。但是这样不平等的关系,首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从而抵触班主任所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这样就使得教师虽然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但是学生却置若罔闻。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首先就要树立起平等相处的观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并不是说人只要一犯错就万恶不赦,就要低人一等,况且一个正在成长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犯一些错误更加应该宽容的对待。因此在管理中也应该让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去回顾自己的错误,这样才会有所体会。

(2)互动交流

俗话说交流是理解的前提,因此为了在学生管理中充分落实以人为本观念中”理解人”

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树立起互动的观念,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事情的真相然后进行公正合理的批评教育。除此之外,师生互动也是教学的润滑剂,它不仅可以营造起一个轻松的氛围,同时也可以很好促进学生的反思。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反思活动中去,从而改正自身的缺点。

1.2管理中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自然而然也有着迥异的性格特征和独特行为方式,因此在管理过程教师应该关注并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此契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变通,不能盲目的将管理标准化。譬如在学生管理中,必然会存在某些好动的学生,虽然他们时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却不能将他们的优点全盘否定,因为这些学生从本质上讲也并非是十恶不赦的,他们只是拥有好动的特性,只是一种人基因环境因素决定的个性差异,所以这样的差异的存在是合理的。因此在管理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个性中的差异,并对尊重这样的差异从而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改掉陋习走上正轨。

2.3敦促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因此在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绝对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引导机制,引发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在教师的帮助下尽快矫治自我缺陷,如此的管理模式才是既符合人本主义核心理念,同时也不妨碍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科学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是大有裨益的。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树立起平等的理念,构建互动交流的机制,除此之外还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卢勃.试论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0年2期

[2]陶宇,李志林,王颖,潘道广.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蒋龙成.关于实施人本管理的误区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1期

[4]洪流.人本管理的本質意义及实践[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期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主体管理工作
论碳审计主体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