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
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十八大”又提出文化自觉的宏大命题,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文化的重要成分,所以践行文化自觉也需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觉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本文通过“自觉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研究的缘由及困惑作为切入点,通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研究的现状,对学界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研究领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倾向进行明确和揭示,进而由目前研究的现状推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字:自觉意识,三个维度,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641
一、 当今社会消极现象层出不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挑战
(一)社会消极现象
当今时代潮流是经济多元化趋势,但社会的理想信念应该保持一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贯采用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一味的追求“忘我”的、“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忽视人们实际的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低下,导致认同感下降,不仅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难以在人们心中生根开花结果,而且连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操守也被一些人抛弃,社会出现“四信”即信仰、信念、信任、信心危机。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败现象,恐怖主义,吸毒现象,慈善信任危机等不良风气充斥着社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瓶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从传统教育内容到创新优化教育内容 ,从说教式教学方法到实践式教学方法,从授课、开会、解决问题形式到校企合作等覆盖面广的形式,从政治功能到经济、文化多样化功能。加之,思政教育者自身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特别是某些教育者的个人品质参差不齐,素质水平良莠有别。他们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发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价值和自我价值难以很好地得到彰显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和改善,影响着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更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及道德水平。这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难以彰显和认可,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结果会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入一严重误区:重客体批判轻主体自律,价值取向上重政治灌输轻伦理修养,目标定位上重理想修养轻现实规范。”[1]比如:大班教育,无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德育,教育沟通不畅,科研不端,德育教育自觉性失范等问题就相继涌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者挑战
我国目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教师出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出于客体地位,学生总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内化,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 “自觉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常态化的重要意义
(一)“自觉意识”概述
自觉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等。自觉意识, 即人类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与反思, 包括对自己的实践、自己的观念、心理等的认识。指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自觉意识, 即人类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与反思, 包括对自己的实践、自己的观念、心理等的认识。指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自觉意识越明确,对人的各种活动的约束力就越强大,人的思想和行为就越有规律、越不含糊,就越有坚定的信仰追求,就越能够坚持原则和遵守道德规范。
(二)“自觉意识”的三个维度(理想信念自觉,价值取向自觉,职业认同自觉)
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理想信念的灵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坚定对于这面旗帜、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信念和信心;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这一伟大使命而努力奋斗,就是坚定对我们所肩负的伟大使命和从事的伟大事业的理想信念。”[2]始终自觉的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理想信念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夯实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觉的方法途径。
美国著名的犹太教哲学家赫舍尔认为,人“不仅需要被满足,还需要能够满足别人,不仅要求拥有所需要的东西,而且要求自己成为一种需要”,“一个人的最高价值就取决于他对别人有用,取决于他的社会工作效果”。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前提下,自觉坚持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最大化,从而体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就是价值取向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取向自觉,即教育工作者作为独特的价值主体在价值上的自我觉醒,在发展过程中,在与外部社会及内部自我的交流对话中,对自我作为价值存在的定位,包括对“我是谁”“我为了谁”“我怎么做”等价值问题的思考。价值取向自觉是其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经过对自身存在意义与职业价值的反省而达到的一种精神上的自觉,它能够使教师从习惯和想当然的生存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一种自知、自主、自决的精神状态,并在错综复杂的“价值世界"中积极而自由地行动,它是长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命之源和不竭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中,迫切要求加强对人们的职业意识自觉和职业技能自觉。避免人们简单的将当前职业看成谋生手段,大大降低了工作责任心与归属感,影响到团队整体合力的发挥,影响到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自觉用成熟的情感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职业目标的看法,制定,加强团队合作,把这份职业当做终身学习、终身奉献的平台,从而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最大化,就是职业认同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达到职业认同自觉就能贴近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受教育者最高需要,鼓励受教育者自我实现,从而达到较高的教育实践效果。
(三)“自觉意识”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关系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研究与关注,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范围、内涵及内容、培养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如著名学者张耀灿认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应该包括正确定位、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三方面。有些学者则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可从政府、学校和教师自身进行三个方面的优化。但是从“自觉意识”的三个维度理想信念自觉、价值取向自觉、职业认同自觉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质的研究并未涉獵太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理念,高度认识新时期对思政教育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及必备的素质结构,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思政教育者素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教育者的“自觉意识”素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上分析,教育的效果和威力需对受教育者进行评价,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觉素质起到长效作用,有助于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整体性认知和把握,对认知与展示各方面素质以及提升素质培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方面提供积极的帮助和启示作用,也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借鉴。从马克思哲学思辩的角度去采用“反思、批判、构建”[3]方式,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问题需要反思——批判——构建“自觉意识”的三个维度,从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理论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自觉意识”的三个维度提升要求,教育效果将拓展时域。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上讲:“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觉意识越彻底,越能生产出自己的实践,越掌握教育受众者,越变成物质的力量。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大程度上认识自己的自觉能动性,就能多大程度上反映实践的力量。对内可以有效净化教师队伍环境,对外可以对整个社会产生感染力,将这种正能量的辐射力传递给学生乃至社会每一位中国人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深入到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中,自觉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常态化的探究
(一)从“自觉意识”的三个维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1、理想信念自觉内化
老子说:“自知者,明也”。能够自我反省迁善,先知先觉,才称得上大明白,大智慧。这里的“自知”指“自觉意识”。可见,“自觉意识”是大智慧的源头,是人类社会实践确保成功真谛。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着重领会和把握十八大报告阐述的“四个更加自觉”之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坚定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之路,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胸怀大局,自觉吧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路上,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转型传统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观,注重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或采用“隐蔽性”[4]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价值取向自觉树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古今文明、中外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使社会各个领域的价值观念开始从一元走向多元,呈现出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带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使教师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面对多元价值带来的挑战,呼唤教师的价值自觉,提高教师的价值自觉水平是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信仰危机,行为失范,心理失调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应对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呼唤教师的价值自觉势在必行。根据马克思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的关系,找出价值自觉规范的有效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具有清醒的价值意识、坚定的价值立场、理性的价值判断、创造性的价值活动。牢牢把握教师自身、学校、政府以及相关师资培训机构等重要力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价值自觉水平。
3、职业认同自觉塑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过程,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和开展工作,在学校形成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归属感、职业认同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自信进取的态度,耐心踏实的工作,不急不躁,稳步推进本职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有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了更好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自觉形成庞大的学习型队伍。大力发扬模范作用,榜样力量,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二)传递正能量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脊梁”。要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5]
2010 年的规定教思政(10)11 号文件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出要求: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去建设、作为职业去发展、作为事业去追求,成为专门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近些年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一些困惑,针对重职称轻教学,重科研成果轻系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有待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完善机制,通往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教师评价机制要具有激励性、人文性、公平性、有效性特点。加强“自觉意识”的三个维度;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个人能动力,恰当运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四合力”,用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多元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自觉意识,传递正能量、传承中国文明、促进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6.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3] 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171.
[4] 赵康太.《当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