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高校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探析

2017-04-08 15:20易了唐友名张美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科课堂教学

易了++唐友名 张美琴

摘要:当下普通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应根据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工科专业课程的独特性,來探索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作者从课堂纪律制度、把控学生注意力、知识点讲解策略、激励手段、课堂形式组织、师生交流等方面出发,在教学方法、手段、观念等方面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建议,以期对普通本科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普通本科高校 工科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B-4

1 前言

普通本科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表现之一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平均水平较低。普通高校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一般,平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限,工科专业课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形成一种无奈的局面:学生逐渐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进度,对学习持一种畏惧、消极怠工的态度,不能从行动上突破自己来改善“学”的现状。同时,学生在课程上遇到的问题很可能会引起心理上的挫败感,损害自信心,并影响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对待学习、应对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目前我国工科行业的工程师缺口很大,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最直接活动。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教育认证”等众多教学工程项目的启动和实施都旨在规范整个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工科人才素质。因此,改善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意义重大。

在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领域内,一些学者做了国内外高校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总结了一些值得国内学习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一些学者进行了高校课堂教学意识、教学模式、激励手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教学质量提高对策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均是从整个高校大局的角度出发。本文旨在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实际特征出发,去分析他们的学习特点、性格、心理,依据工科专业课程的特点,并从对学生的良好习惯、人格养成的角度,来探究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法。

2 方法探析

工科专业课程中术语和知识点多,运用到的理论和方法繁多又复杂,彼此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由于科学原理和技术问题有其自身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其内容和表述就显得抽象难懂。传授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还能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去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自信、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教学过程始末各个环节。根据多年来在普通本科高校一线教学中不断反思、积累的体会和感悟,总结为以下几点分别阐述:

2.1课堂纪律制度的建立和管理

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自我约束意识较淡薄,常出现缺课、迟到、早退、抄作业等现象,需要外界较大的约束力来规范和引导。教师应建立严明的课堂纪律制度,量化违纪带来的后果,并严格执行。

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大多数的学生也期望教师通过严格考勤的方法,来实施平时表现与期终成绩挂钩,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公平性。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受到这种约束力而准时去上课,在教室感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从而听课或进行自我学习,逐步跟上教学进度,考勤的效果也就达到了。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2 善于把握学生注意力

工科专业课术语多,专业性强,知识体系笼杂,表述准确严谨,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就容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有学习欲望,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加以管束和引导才能保持注意力。

教师需要在课堂讲述形式、课件、课堂活动上下功夫,并多注意观察、提醒学生。例如在他们注意力开始转移时,尝试采用提问、走下讲台、举例子等多种手段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另外,比起文字、公式,某些感官体验较强的媒介如图片、表格、视频、音频、动画等更能够吸引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注意力也能保持更长久。因此教师应善用多媒体的方式来丰富视听,把握学生的注意力。

2.3知识点讲解方法和策略

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较弱,接受速度慢,作为刚入门的初学者,抽象的术语和复杂的系统理论犹如学习进程中的一块块挡路石。

教师应多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的讲授方式,并尽量多地结合案例。例如,在讲授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原理时,用脚踩自行车的例子来模拟;在讲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时,用圆形可旋转餐桌来模拟。生活中有趣的例子往往能加深他们的理解,并具有长久的印象。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明确重点,讲解时有所取舍,重点突出讲通讲透,详略得当,难易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深化理解。学生即使短时间内跟不上课程,也能抓住重点进行自主学习,减少倦怠、放弃的行为。

教师可将有限的课时更偏重于案例分析、习题课和讨论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理论。学校应尽量保证专业课的充分课时,从而保障教师的课堂发挥和尝试创新的可能性,也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理解。在国外和台湾地区的高校课堂教学中,还规定了主课时之外每周至少两个课时的复习和答疑时间,值得借鉴。

2.4 激励手段的应用

教育学中的激励理论强调利用鼓励来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这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2]。

激励理论对普通高校学生的效果会更加明显。重点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自学方法、习惯和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的引导下就能积极开展自我的求知和探索。而与其相对照,在一般的约束条件下,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虽然他们目前自我学习意识尚不强烈,却也从内心希望获得成功;虽然他们自我约束力不够,却也希望通过自己积极努力获取良好表现来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表扬。因此,他们更需要一种靠不断激励产生的良性循环效应,即在激励中得到自我满足,激发正确行为动机,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

笔者的亲身实践也证实,有无激励所得到的效果差别很大,学生在激励措施下表现出积极的学习面貌和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多利用这一点,如根据其上课回答问题、作业、论文的良好表现予以一定奖励,并且要强化和突出奖励的形式和影响力。根据其不良行为予以一定的惩戒。对于成绩好的学生鼓励其发挥出最佳水平,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降低标准要求,并注意到他每一次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

2.5 课堂形式的组织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课堂,引导和督促其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地去查找资料、预习、总结和复习,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和主观积极性,以及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

学期初将准备好的课程提纲要点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程的知识结构、重难点,提前预习,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在上面记笔记。提纲中还可以穿插启发性的思考题、例题、趣味性课堂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小常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纲中指明规定时间进行几次小测验,督促学生经常去复习和总结前面学习的内容。有了上述的教学资料,教师上课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更能关注学生的反应并积极与学生互动。

增加討论环节,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小组课后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中经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学生面对任务存在畏难心理,不去做准备,或者随随便便了事。教师可以将任务进行分解为较小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提示,鼓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手段都旨在从不同方面去督促学生开展主动的自我学习。

2.6多渠道的师生交流,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

普通高校的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专注相对较少,但他们大多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情商颇高。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与学生多方位的交流来建立感情,拉近师生关系。可以开展一些专业知识之外的互动,如播放自己喜爱的音乐、课堂内容中间穿插自己常看的文章段落、书籍、电影、运动等等,使得师生课内课外的交流变得立体和丰富,不再单调和刻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也是鲜活丰富的,从而增进师生之间情谊和相知互信的亲切感,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

教育学中的“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3]。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人的多面性,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内在需要,接纳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切不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将成绩好坏的学生区别对待,对成绩差的学生不给予关心,或干脆放弃。

2.7课堂氛围的营造

工科专业课课堂容易变得沉闷,如何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有趣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值得思考。教师如果能在上课过程中让自己感觉到了愉悦,学生也能被感染。这将有助于改善教学关系、师生互动,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某国外高校在学生评教议教环节中采用“课堂上是否感觉到愉悦,学习过程是否觉得愉快,是否觉得该课程或该学科是愉快的学科”这项指标的评测结果来作为衡量教师授课水平的指标之一。

而国内高校对此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学生评教议教指标主要是从该教师在“备课充分”、“授课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技能”、“及时指导和答疑”、“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表述清楚”、“结合本领域前沿”、“有效维护课堂纪律”、“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考查。而在课堂氛围营造方面,仅有一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方法上来说,教师首先要能够对所教理论融会贯通,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合适的时机把控好学生的注意力,具备对整个课堂节奏和氛围的把控能力,并勤加练习。从理念上来说,对学生充分尊重、认真负责和亲切耐心的态度是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信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良好教学互动关系和轻松愉悦氛围才能建立起来。

2.8教师从观念上认同教育应以习惯和人格养成为主要目标

面对学生表现与老师期望之间的差距,以及各异性,需要分析学生的特点,坚持用温和、鼓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指责。

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阶段性的,每个人的成长又处于不同阶段。有些学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学习的迫切愿望,因而也就难以发挥出自身的积极努力。对此,教师尽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尊重,拥有适当的发展空间,个性、兴趣、自信心、理想得到保护。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到学习氛围的熏陶,接受学习训练,通过合适的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保持终生学习的理念和对待问题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今后可以调集身上的所有资源,为其奋斗的事情努力付出。

3 结论

一般本科院校工科专业课课堂,学生更需要合适的方法来引导,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总结为以下手段:

(1)严格执行明确的课堂纪律制度,施以约束力来规范和引导;在课堂讲述形式、课件、课堂活动等方面下功夫,来管控学生的注意力。

(2)重点突出讲通讲透,详略得当,偏重于案例分析、习题课和讨论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充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良性循环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发放课程资料、布置讨论任务引导和督促其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3)教师采用多渠道的交流方式增进师生关系,把控好整个课堂节奏和氛围,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和互动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习惯和人格养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工科人才流失严重 理工生抱怨:学习苦工作也苦,中国新闻网.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29/n397416937.shtml

[2]刘怡.浅论激励理论在青少年学习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5卷第1期:101-102.

[3]张赣秋.晕轮效应对教师的启示[J].江西教育,2014(10):32-32.

猜你喜欢
工科课堂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下民办高校食品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