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华
摘 要: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茄科枸杞属落叶小灌木,高0.5~1.5 m,栽培时可达2 m以上,枸杞全身是宝,枸杞果实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用植物,又是滋补保健佳品,枸杞是一种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用途广泛的经济林树种.
关键词:枸杞;技术;规程
一、产地环境条件
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4.4℃~12.7℃,大于等于10℃年有效积温2 000℃~4 400℃,年日照时数大于2 500h。
2.土壤条件
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0.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在30cm 以上,地下水位1.2m以下,土壤含盐量0.5%以下,质地为轻壤、中壤或沙壤。
二、品种、苗圃的选择
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经济性好的枸杞优良品种。
2.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活土层深30cm以上,土质为轻壤、中壤或沙壤。
三、定植
1.定植时间
春季土地解冻至枸杞苗木萌动前;秋季在灌冬水前。
2.定植规格
滴灌地枸杞株行距配置为0.7米*4米;水浇地枸杞株行距配置为1米*2.8米。
3.苗木质量
一、二级苗木。
4.定植技术
在栽植点挖坑,坑长40cm、宽40cm、深30cm,每坑施1kg腐熟农家肥与土拌匀,填湿土,向上轻提苗木,再分层填土踏实。
四、土肥水管理
1.翻园、中耕、锄草
(1) 浅翻春园。3月上旬~4月上旬浅翻春园,耕翻深度l0cm~15cm。
(2)中耕锄草。5月、6月、7月、8月灌水后各进行一次,中耕深度8cm~10cm。
(3) 翻晒秋园。8月下旬~10月中旬进行,耕翻深度20cm~25cm,树冠下稍浅,以免伤根。
2.施肥
(1)农家肥料,包括堆肥、 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 饼肥等;
(2) 商品有机肥、 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叶面肥、复合肥等;
3.施肥方法和数量
(1) 基肥。
① 施肥时间。10月中旬~11月上旬灌冬水前,或春季解冻后。
② 施肥方法。沿树冠外缘下方开半环状或条状施肥沟,沟深20cm~30cm。成年树每667m2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000kg~5000kg,1年~3年幼树施肥量为成年树的1/3~1/2。
(2) 追肥。
① 土壤追肥。4月中旬~5月上旬,每667m2追尿素20kg,6月上旬~6月下旬追磷酸二铵20kg~40kg。若秋季花多,每667m2再追复合肥20kg。
② 叶面喷肥。在春枝生长期至花果期,每隔lOd~15d喷叶面肥1次。
4.灌溉
(1) 灌水时期。采果前20d~25d灌水1次,采果期15d~20d灌水1次。
每667m2灌水60m3~80m3,生长期灌水量40m3~50m3為宜。
五、整形修剪
1.适宜树型
(1) 自然半圆形树型。树冠直径较大,基层有主枝3个~5个,整个树冠由基层与顶层组成。下层冠幅200cm左右,上层冠幅150cm左右,树高170cm,树冠成半圆形,适于稀植栽培。
(2) 圆锥形(塔形)树型。树冠窄而高,有主枝16个~20个,成4层~5层分布,下层冠幅直径100cm~120cm。树冠成圆锥形,适于密植栽培。
2.幼树整形
(1) 自然半圆形整形。第1年于苗高50cm~60cm处剪顶定干,在其顶部选留3个~5个分枝作主枝,第1年~第3年培育基层树冠,第4年~第5年放顶成型。
(2) 圆锥形整形。第一年于苗高50cm~60cm处截顶定干,在截口下选4个~5个在主干周围分布均匀的健壮枝做主枝,在主干上部选1个直立徒长枝,于高于冠面20cm处摘心,待其发出分枝后选留4个~5个分枝,培养第2层树冠。第3年~第5年仿照第2年的做法,对徒长枝进行摘心利用,培养3层、4层、5层树冠,第5年整形结束。
3.成年树的修剪
(1)春季修剪。一般在3月~4月进行。主要剪去越冬后风干的枝条或枝梢,也对秋季修剪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修剪。
(2) 夏季修剪 。4月中旬~8月上旬进行。其主要任务是对徒长枝的清除和利用。生长在树冠顶上、根颈和主干上无用的徒长枝应清除;若树冠结果枝少,树冠高度不够、秃顶、偏冠及缺空时应利用徒长枝,对其摘心促发侧枝,增加结果枝。修剪方法和春季修剪基本相同。
(3) 秋季修剪。在采完果后~翌年2月进行。其原则是剪横不剪顺,去旧要留新,密处要修剪,缺空留油条,清膛截底修剪好,树冠圆满产量高。修剪次序是:①清基,②剪顶,③清膛,④修围,⑤截底,使树冠枝条上下通顺,分布均匀。
六、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
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锈螨、枸杞红瘿蚊、枸杞负泥虫、枸杞实蝇、枸杞黑果病(炭疽病)。
2.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3.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①加强中耕锄草,深翻晒土。
② 清洁枸杞园及周围,将枯枝烂叶、病虫枝、杂草集中烧毁。
③ 枸杞园及时排灌,防止积水。
④合理施肥、修剪,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2) 物理防治 。
采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如用银灰膜避蚜或黄板(柱)诱杀蚜虫。
(3) 生物防治。
①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生长的环境条件,投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龟纹瓢虫、中华草青蛉、七星瓢虫、捕食螨等。
② 使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4) 药剂防治各种枸杞病虫害。
①枸杞炭疽病, 防治方法
A.收获后及时剪去病枝、病果,清除树上和地面上病残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到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再次清除树体和地面上的病残果,减少初侵染源。B.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先喷一次药,并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尿素,杀灭越冬病菌,增强树体抗病性。C.发病后重点抓好降雨后的喷药,喷药时间应在雨后24小时内进行,以防传播后的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D.发病期,禁止大水漫灌,雨后排除杞园积水,浇水应在上午进行,以控制田间湿度,减少夜间果面结露。E.发病期及时防蚜、螨,防止害虫携带孢子传病和造成伤口。F.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50%施保功或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可灭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此外有报道在发病初期喷洒红麻炭疽菌或柑橘叶炭疽菌,防效与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相近且无污染,属生物防治法。生产上可试用。
②枸杞白粉病防治方法
A.秋未冬初清除病残体及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B.田间注意通风透光,不要栽植过密,必要时应疏除过密枝条。C.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可滅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福星乳油7000~8000倍液,隔2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七、果实采收和制干
1.采收
(1)采收时间 。6月中旬~10月中旬,夏果一般4d~6d采一次;秋果7d~lOd采一次。
(2) 采收标准 。果实成熟8成~9成,果色鲜红,果蒂松动即可采收。
(3) 采摘方法。要轻采、轻放。果筐一次盛果不超过10kg。
2.制干
(1) 脱蜡 。将采回的鲜果放人冷浸液中浸湿捞出、控干,倒在制干用的果筛上。
(2) 制干。
① 晒干。将经过脱蜡处理的鲜果铺放在果筛上,厚2cm~3cm,白天晾晒,晚间遮盖防雨及露水,果实未干前不要翻动,脱水至含水率13.0%以下
② 烘干 。将经过脱蜡处理的鲜果铺放在果筛上,推入烘干房烘干,脱水至含水率13.0%以下
(3) 除杂和包装。制干后的果实及时脱去果柄和果叶及杂质,装入密封、防潮的包装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