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归因及应对

2017-04-08 13:35徐财龙
办公室业务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策

徐财龙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外来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的冲击和影响下,出现了核心价值观、家庭道德观、社会公德意识及行为、职业道德观的异态发展,需要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去努力探索其中的内在原因,并为解决他们的道德突出问题去构建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对策

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一方面快速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教育等与世界的融合和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外来”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风蚀”,以及我国社会本身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给我国这一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道德金字塔”“基石”本身就不是很牢固的大部分新时期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使得他们在人生的核心价值观与集体主义思想、社会公德及行为意识、家庭伦理道德、职业道德观念及行为的形成等方面都出现了非正常化态势的发展。调查研究表明,在这种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等的影响下,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學生的道德现状令人担忧,他们在自身道德观形成的“路途中”已经出现了道德目标自我化,道德标准多元化,道德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行为庸俗化等明显的不利态势。认真去研究这些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摆在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突出问题

本课题组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涉及了江西、四川、湖南三省多所高职院校在校及实习期间的2208名大学生(有效问卷人数)。问卷的设置是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生观现状、家庭伦理道德观现状、社会公德及行为现状和职业道德观现状四个维度组成,共设计48个小题,每个小题有选项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无所谓)、D(不赞同)四个选项。以下调查表体现的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现状相关的情况。

(一)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了倾斜。从表1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1.5%(A和B选项之和,以下百分比皆同)的调查对象有“较为明确的理想信念”,31.3%(的调查对象“认同并服从集体主义”思想和行为,对于“推崇个人主义、自我利益”的约占60%,而关于“提倡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选项总共才近34.3%,涉及“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选项,高职院校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的不到一半,只有40.4%,最后关于“崇尚金钱在现实中的重要地位”的则达53.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倾斜。他们大多数人以自我为核心,缺乏理想信念,不再对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尊崇,而更加注重自我利益的实现,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推崇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讲实惠,功利主义意识较浓厚,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有很大的市场。

(二)社会公德意识及行为的缺失。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所要求要做到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选项中,能分别做到的比例为40.6%、40%、31.2%、31.2%、39.9%。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及行为是非常欠缺的。

(三)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淡薄。

针对被试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现状这一调查项目,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能做到尊老爱幼”“能认同男女平等”“能做到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才都刚刚过半或不过半,分别是51.9%、52.6%、49.9%、50.8%,尤其是在对待“能理性看待婚恋观”这一选项时,只有21.2%的比例。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有很大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家庭伦理道德观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四)职业道德观念存在欠缺。从表4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试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职业道德观的形成方面存在着欠缺。能做到“认同并做到爱岗敬业”的只有45.8%;就“认同并做到诚实守信”而言,虽然有67.2%的比例,但从调查学生平时“是否经常说谎、欺骗老师和家长”问题,有91.2%都符合,所以67.2%的数据也是令人生疑的;另外,关于“认同并做到奉献社会、认同并做到办事公道”所占的比例也分别只是49.2%、55.2%;而关于“能做到服务群众、他人”的只有21.9%。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突出问题的内在归因

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归因。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有其内在的原因。

(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错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剧了高职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偏离和道德突出问题的严重性。

1.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学校德育制度保障不力。因为在较多的领导管理思维里:高职学生就业要靠专业技能竞争、立足社会,如果家长没见到孩子学到本领,就会认为该校不行,从而负面宣传,这样对学校的招生、办学的声誉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思想道德修养课“无补于”这种实际,因而都会尽量减少甚至没有必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基于高职专业和就业特殊性,使得各院校的领导只重视对这些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塑造。虽然各院校的文件和规章制度中,思想道德教育被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却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制度犹如一纸空文,因此,高职院校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不被重视,课时被压缩,德育工作人员配备和软硬件的投入大打折扣的现象普遍存在。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力不强。长期以来,虽然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课堂教学一直在坚持进行,但收效甚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内容陈旧,教法“过时”,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严重地脱离了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思想行为塑造需要的实际,使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学生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二是,当前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形式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即课堂德育与道德实践相脱离。

3.高职院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弱化。据调查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中,真正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任教者不过20%左右,其他皆是扮演着“南郭先生”的角色。姑且不论专业为科班出身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如何,而在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任课教师中,“今天”能上《毛泽东思想概论》而“明天”也能上《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甚至“后天”还能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全能者”大有人在。以“南郭先生”“教学全能者”充斥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中,他们给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的道德实效隐患就可想而知了。

(二)家庭德育的“异态”。家庭德育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由于我国原有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够,使得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还普遍偏低,也决定了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接受到的家庭基础道德教育也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由于他们从小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所以,一直“接受”到的是一种“非常态”家庭德育模式——“溺爱教育”,导致的必然德育后果就是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任性、自我为中心、无集体荣誉感、冷漠、自私、怕苦怕累、摆阔气、讲排场、功利”的道德行为与思想的陋习。

(三)“生活德育”隐性教育功能的缺失。生活德育的隐性教育就是要通过德育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身边的典型道德榜样、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真实情境或创设情境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反思并发现自己与道德模范的道德水平的差距,从而促使学生去构建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促使他们形成符合道德规律成长的高尚道德素养。传统的德育课堂理论教学是德育过程中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一种必要手段和途径,而“生活德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高职院校德育过程中,这一功能基本完全丧失,因为课堂“理论德育”“包办了”这一切,这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内在根源。

(四)社会大环境下“功利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转型和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必然地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活动等造成冲击。价值观落后者往往在对知识与金钱之间的价值进行选择时,都会倾向于后者。大学生虽然求知欲很强烈,是一个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道德思维的不理性,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影响,很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在这种“复杂的道德环境中”偏离了应有的轨道。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在看待知识与经济的关系上,他们不再高呼知识的力量,而是高呼知识就是金钱。

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构建

(一)加强德育方向的宏观引领。当前,首先,各高职院校应该严格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学校实际,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道德建设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同时,针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将德育教育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践行各项德育管理的制度上,而避免夸夸其谈。其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社会大环境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监管力度,净化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对不良的道德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和误导途径,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各高职院校应与国家监管部门齐心协力,加强德育方向的宏观引领。

(二)筑建职业院校德育师资培训平台。“予人一碗水,自须一桶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个体的德育专业能力、道德品行水平、师德风尚状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而目前就这一项的调查结果来说,不尽人意。高职院校及国家教育有关管理部门应及时筑建职业院校德育师资的培训平台,力寻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师资培训途径,来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的师德水平及专业业务能力,为促进和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及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

(三)构建高层次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高职院校的校园德育文化是师生道德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对内创造育人环境、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有效表现形式。因而,高职院校管理者应着力将优良的学术性、知识性、公益性、娱乐性、生活性、健康性、历史性的德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例如,利用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学习、道德榜样人物讲座、道德讲堂、敬老院和社区的志愿服务者风采展示等德育模式和途径,充分发挥“生活德育”的隐性德育功能,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以贡献全部力量为荣,以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和国家尊严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互督联动机制。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主要是以高校为主,家长很少参与其中,家庭的德育引导作用在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被弱化甚至忽视。实际上,家庭德育教育仍是大学生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和家庭积极有效的德育聯动机制模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教育功能作用,重点开展做人和做事的教育,学生家长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教育子女讲究诚信。

(五)推进心理咨询工作。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滞后,难以适应大学生道德成长与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阻碍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第一,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诊所,在班上建立心理互助小组,充分发挥“朋辈”的特殊帮教作用,增强学生心理互助能力,形成立体的心理咨询网络,不留心理工作“死角”。第二,建立起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进行矫正和解决。第三,心理辅导要进入学生课堂、进入学生生活。除了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外,还要使心理健康工作融入社团,通过知识宣传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大学生课堂和课余生活。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关键在于要做到和大学生真心交朋友,耐心地做工作,细心地找规律,一定能够教学相长、收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六)开拓课堂德育与实践德育新途径。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知行统一。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的课堂德育培养结合起来,并将社会实践列入学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内容应涉及科技服务、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而且在社会实践的途径方面需进一步改善,还应进一步开拓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和活动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领域,使他们从实践活动与交往活动中体验、感悟、经历生活的道德实际情境,寻找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道德责任,从而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要建立起便捷他们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构和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提高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七)创建多维的道德评价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多维效果的评价体系应来自于教育的实践活动,由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要在教育实践的推动下发展。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的高校的一些做法,逐步建立起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多维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实践经历的评价内容和量化要求,并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一是评价指标的多维度,德育评价侧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形成过程的引导与交互,在德育比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着重动态描述而非定性评比。二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具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评价、学工处评价、学校及企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本文是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JY1501《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突出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研究成果,作者为项目负责人。)

【参考文献】

[1]罗松远.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向题、成因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6):136-138.

[2]徐財龙.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困境与应对[J].科教文汇,2016(06):11-13.

[3]叶光华.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的情境创设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108-110.

[4]王淑敏.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时期德才兼备的人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03):448-450.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