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品牌理念,打造党建品牌机制,提出了创新高校教工党建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高校;党建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党建工作在学生党建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教工党建方面却仍旧停滞不前。教师是学生的引路者,教工党建和学生党建同样重要,没有高校教工党建的发展,就很难创建有利于大学生迎接挑战的环境,就很难推动有利于人才强国的战略。本文希望通过引入品牌理念,打造党建品牌机制,创新高校教工党建工作。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和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有了“品牌”,就有了一定的凝聚力与扩散力。我们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引入品牌理念,对高校教工党建品牌进行设计、宣传、维护与监管,进一步赋予教工党建工作全新的理念与内涵,使教工党建工作与推动教学发展、创建品牌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同步向前。
一、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三大特性
一是党建品牌的专有性。创建具有鲜明核心价值的党建品牌,首先要完整理解党建品牌的构成、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工党建品牌,是指高校教工党组织在设计、宣传、维护与开展支部活动的过程中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包括新颖的形式和特色的内容,这是一种具有较强影响力、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高时代特点的工作理念。其次要围绕党建品牌的发展目标,提升品牌的传播价值,调整品牌的实施策略。每个高校要争创一到三个在全市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每个党支部要根据支部和支部成员的特性,在全校范围内争创至少一个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二是党建品牌的延伸性。创建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宗旨是为了持续获取先进的党性教育与党员学习榜样。党支部只有结合前瞻的眼界与高超的智慧来规划党建品牌的延伸战略,才能通过有价值的品牌延伸与扩张,在党员之间、支部之间开展相互学习,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品牌建设虽有一定的专有性,但支部间在开展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发生同类现象,所以借鉴其它支部成功的活动经验来提升本支部的活动品牌是非常关键的。
三是党建品牌的时代性。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着党在不同时代下的工作与活动。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创建高校教工党建品牌时,一定要与时俱进,遵循时代的特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同步发展。
二、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三大内容
一是以教工党建某一领域为主的活动品牌。党建的领域丰富多样,在开展教工党建工作中,可以通过研究党史、学习中央会议精神以及分析党员成长个案等途径,为教工党建提供精确的信息和观念导向,在党建品牌调研与诊断过程中提炼差异化,选择一些易产生共鸣、有胸怀的党建品牌来充实党员个体的内在情感。
二是以基层教工党组织为主的党组织品牌。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市委、市教委党委、学校党委的部署,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加强党建品牌的文化建设与申报工作,紧紧围绕“出亮点、创特色、树品牌”的要求,深入推进“一个支部、一个品牌”的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党建品牌的文化内涵,丰富党建品牌的文化实践,彰显党建品牌的文化魅力。
三是以教工党员个体才华为主的党员品牌。党支部的特殊性是由该支部党员的特色集合而成,鉴于每个党员的成长背景和专业特长不同,加上党的工作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的党员干部去挖掘支部成员间碰撞出的火花,从而创建有特色的支部党建品牌。
三、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三大创新机制
一是在支部间的划分上采取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机制。高校在教工党支部的划分问题上,往往以各二级院(系)、部、处、室的方式来划分。虽然这种划分方式由于同一支部成员拥有相近的专业类别、相似的工作内容、较多的共处时间,有利于支部成员的共性成长,但这种划分结果也容易导致支部的构成过于单一。鉴于高校的特性,在高校工作中,院(系)、机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高校的党支部应该采取共性和个性两种方式进行支部间的划分。每位党员可以同时参与两个或者三个领域的支部生活,如工作领域、生活领域、兴趣领域等。支部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不能仅仅围绕学术专业,也不能仅仅围绕生活工作,二者兼而有之才是最佳状态。并且,这些支部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在开展的活动内容上有不同的层次和划分。党支部是一个大家庭,但是这个大家庭应该成为一个可以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集体。只有支部的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开展文中提到的专有性和延伸性开发。每个党支部应该敞开大门欢迎党员的加入,合而不分才是今后支部间划分的发展趋势和亮点。例如,各个党支部可以在年初公布今年的支部活动安排,形成学校党支部活动清单,然后每个党员自行报名,要求每人至少参与十次以上。
二是在支部书记及委员人选上制定灵活改选方案的机制。教工党支部的书记及委员人选通常是三年改选一次,这个时间的期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每一年的支部年度考核是进行支部改选的关键指标。党支部书记和委员是党支部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策划者和服务者,党建品牌才是党支部的形象代表,它不会因为党支部书记或委员的变化而发生本质变化,应该说,党建品牌在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还具有较长时间的延伸性与扩张性,特别是经过时间的积累,能越发地显现出它的价值。
三是在支部活动的开展上鼓励每位党员轮流策划的机制。要鼓励每位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并轮流担任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提高其主人翁意识。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也正是因为积极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所以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开展的质量都比较高。由于每个党支部的成员构成是来自不同的二级院(系)、部、处、室,党支部可以安排2-4名党员成立活动策划小组,在活动安排上既可以增加个人特色,也可以为活动形式上增加丰富性。只有当每位教工都主动参与到支部活动中时,支部活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意义与价值。这也是教工党建品牌中很重要的一个评判要素。
四、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维护与监管
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严肃的过程,整个建设阶段的学校经费投入,校园文化塑造和品牌竞争力分析,都将对党建品牌的成长产生关键影响。例如,学校经费投入将引导党员和群众对教工党建品牌进行普及和深入了解,校園文化塑造将对高校教工党建品牌进行加强和深化底蕴,品牌竞争力分析将对品牌的内涵加以转变和提升,帮助高校教工党建从“表象”到“具体”,从“内部”到“内外结合”,达到最终的建设目标。
但很多教工党建品牌由于缺少必要的、前瞻性的维护意识与维护方法,在品牌竞争力的形成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昙花一现”的现象,十分可惜。还有一些是由于缺乏对教工党建品牌的理解,只追求数量上的领先,反而导致了“滥竽充数”的现象。由此可见,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维护至关重要。借鉴企业对品牌维护的经验,笔者认为,高校教工党建品牌的维护必须要遵从以下三个原则:一是高校党委必须客观地认识教工党支部的品牌内涵,依据不同支部的历史传承和支部成员特性进行引导,并加以反复推敲,制定出符合支部特性、群众基础高的党建品牌。二是高校党委和教工党支部要不间断地宣传党建品牌,这并不是将党组织宣传工作变成广告形式,也不是一味地夸奖自己的党建品牌,而是让党员和群众随着时间增长,对党建品牌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三是高校党委和教工党支部要根据党员参与品牌建设的反馈,及时做出品牌策略的完善工作,每个党支部得要有自己的主打党建品牌,每个高校也得要有自己的主打党建品牌,如何区分何为主力品牌,这个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参与品牌建设的党员手中。总之,维护党建品牌,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党组织发展的需求,因此,从管理上都要上下齐心,以维护好品牌的形象。
对很多高校来说,做好品牌维护已是工作的完结,但从高校环境的变化、高校人员的变化、高校发展目标的变化来看,还需要强而有力的党建品牌监管机制。品牌监管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和科学的规程作为基础,这也能更好地提高党建品牌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