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婷婷++马坤瑶++肖涔子++蒋章政++向宇
摘 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涉及到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金融监管领域。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以及我国股票二级市场监管现状的分析对大数据在监管领域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大数据;金融监管
一、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大数据是时下的热点问题,在科技、商业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早在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等人就前瞻性地指出过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此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络和云计算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数据的重大意义。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体量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在金融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并非易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行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极高。金融行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现金流,分析结果直接关系到相应资产的安全与监管的有效性。相关研究表明,即使数据分析的错误率在8%以下,对于投资决策、监管分析而言,该错误率仍不可接受。第二,金融行业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不存在多次反复从总体取样的条件。
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涉及到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处理,挖掘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对金融监管大有裨益。大数据的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数据采集、导入和预处理、统计分析和挖掘。
大数据的采集是利用多个数据库来接收发自客户端的数据,而股票二級市场可以通过相关客户端进行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采集端的数据库里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将这些数据导入到一个大型的分布式数据库。然后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或分布式集群体对存储器内的海量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后,可以使用事先预设的不同主体进行数据挖掘,获取有用信息。国内外对大数据的研究较早,并且已经开始将其运用到对股票市场的监管领域。
二、国内股票二级市场监管现状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年轻的、新兴的市场。自建立伊始,政府作为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推动者,便已使股票市场深深烙上了政府的印记。至今,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而每一次变迁都对以往的股票市场监管理念、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不断改变着政府在特定环境中对股票市场的重新认识。
与具有成熟市场体系、发达资本市场的国家相比,中国证券监管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它担负了更多的责任。除了监管,中国的证券监管部门还承担着发展证券市场的任务,而这是国外监管机构不必承担的责任。监管部门职责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政府监管的取向直接或间接受各利益主体的影响,在此条件下,股市发展自然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政府监管的效果也不理想。尽管中国证监会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明确的监管原则和目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虽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关注法律体系的构建,也不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证券市场的法规条例,但目前仍缺乏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证券法规体系不完整使得监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监管难度。
(二)缺乏统一的监管体制
依据目前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只对股票、期货市场进行监管,对债券市场并无实际的监管权利,债券市场仍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进行监管。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方面明显不足,职能、层次不明晰,没有一套严密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其履行职能,并使其承担相应责任,造成事后监管大量存在,降低了监管的效率。
(三)大量不规范的关联交易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存在使那些没有远大发展前途公司的经营业绩迅速提升,给人造成一种繁荣假象,使资金向这些公司集中,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危害股票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的股票二级市场监管
大数据作为信息分析手段,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分析手段,通过海量、多角度数据的分析,监管部门可以形象生动地刻画各市场参与主体各个维度的信息。同时,其他主体也可以运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协助监管部门对股票二级市场进行监管,并使得监管部门的决策及监管工作更有说服力。
大数据协助股票二级市场监管协助打击内幕交易。内幕交易对市场健康发展危害极大。我国股票市场由于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法律体系建设跟不上监管的需要,监管又跟不上市场的发展,监管和市场难以互动,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跨市场、跨国界的金融交易将越来越频繁。对内幕交易的发现与取证成为监管部门的普遍难题。随着电子化的不断加深,一个被监管主体在电子市场的留痕将从简单的金融产品交易信息扩展到其地理位置信息、日常消费信息、浏览信息及社交信息,通过将上述不同维度的信息综合,监管部门将能有效地刻画出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被监管主体的活动路线图,对内幕交易的发现、内幕交易行业的取证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大数据监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与传统金融行业监管相比,大数据背景下一方面表现出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等一系列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
首先,大数据的精确制导式监管不意味着为不同的主体设立不同的监管标准。即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所要达到的监管要求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大数据手段的使用,监管部门对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的实际情况更加清楚明晰,因此对其达到监管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可以灵活制定。
其次,大数据时代涉及的隐私问题值得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在操作层面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都相当薄弱。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不能覆盖大数据金融下产生的隐私安全问题,无法形成一个立体画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在使用大数据进行监管时,必将收集大量的信息用于其监管目的,这其中必然涉及被监管对象的数据隐私问题。因此,如何平衡监管需求与隐私需求,值得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