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薛宇,薛勇,季庆辉,朱德全,陈刚,于凤杰,杨洪升,穆丹,梁英辉
(佳木斯大学a.临床医学院;b.口腔医学院;c.生命科学学院;d.职业技能培训中心;e.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与培养和教育研究
颜玉a,薛宇b,薛勇c,季庆辉a,朱德全e,陈刚a,于凤杰d,杨洪升c,穆丹c,梁英辉c
(佳木斯大学a.临床医学院;b.口腔医学院;c.生命科学学院;d.职业技能培训中心;e.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与培养和教育问题,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行为内涵、精神影响因素、驱动影响因素,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与培养和教育的结构模型。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培养和教育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本地区具有特色及水平高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地方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地方综合性大学科学合理定位关系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等作用。
硕士研究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攻读学科科研教学能力。
创新以现有思维模式为基础提出区别常规或常人思路见解为导向,运用现有物质和知识,在一定环境下为理想或社会创造或改进新事物获得一定发展有益效果行为。
创新能力是实践和技术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与社会及生态价值四新(思想、理论、方法、发明)能力。
创业是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有目的性的行为。
创业能力包括两方面硬件和软件:(1)硬件:人力、物力和财力;(2)软件:创业者个人能力(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实用教育。
我国培养最高层次人才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高等教育,在21世纪,其目的是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用是:为科学技术提供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行为内涵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行为具体表现内涵(见表1)。
表1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行为内涵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内涵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具体表现内涵(见下页表2)。
表2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内涵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三种观点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理解各不相同,创新能力内涵阐述划分三种观点。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三种观点(见表3)。
表3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精神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五方面:院校特征、个体特征、学校环境、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精神影响因素内涵(见表4)。
通过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力,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毕业证和学位证;(2)个人发展;(3)荣誉和奖励;(4)学术建树;(5)师生关系;(6)科研团队接纳和归属感;(7)自由、共享、和谐、创新学科文化;(8)创新性研究目标;(9)学术影响和地位;(10)科研环境和条件;(11)评价标准管理制度;(12)资源配置及流程。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都希望“学有所成”“科研有为”,非常渴望在研究工作中取得成就,期望得到导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肯定、尊重和信任,同时得到社会认可。
表4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精神影响因素内涵
表5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和教育内涵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要内容。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和教育内涵(见表5)。
在21世纪中国梦的指导下,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为适应“新常态”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与培养和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改进。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驱动与培养和教育研究,立足地方对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需求,探讨通过贯彻“三个统一”原则(生存型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统一、教育广谱化和个性化统一、知识传授与实践体会统一);提出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外部环境、整合资源;鼓励地方综合性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力争对提高地方乃至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和实践支持。
[1]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9.
[2]郑艳,李曙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探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7):104-105.
[责任编辑 吴迪]
G648.4
A
1673-291X(2017)09-0124-03
2016-12-08
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JGXM_HLJ_2015129);佳木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JDY_2016012;JGXM_JDY_2016014);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6JY1012;JYZL2015-01;JYZY2015-06);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LY2014-20;JYLY2014-17;JYA2011-57;JYA2011-080);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GJC1215095;GBC1212091);黑龙江省高教学会教育科研课题(16G223;16Q140)
颜玉(1963-),女,黑龙江双鸭山人,教授,从事临床医学与医学教育及科研工作研究;薛宇(198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住院医师,从事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通讯作者:薛勇(1962-),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季庆辉(1983-),男,黑龙江黑河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