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设应关注些什么

2017-04-07 11:40王立新孙育红
中小学校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办学课程体系

◎ 王立新,孙育红

学校课程建设应关注些什么

◎ 王立新,孙育红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基本要务。从国家层面落地到学校层面,课程体系建设就是以学校课程教育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依据学校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在顶层设计方法论指导下通过对学校整体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秉承“为创造者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办效能卓越、特色鲜明的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历经七十年不懈追求,逐渐发展成为海淀区办学规模较大的优质学校之一。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内涵的发展,2016年3月,学校成立课程建设课题组,启动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海淀实验二小‘1+1’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课题组于2016年11月在全校教职工中选取238名教师进行“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问卷调查”。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程体系建设问卷调查概况

(一)问卷调查的背景和目标

教师是学校课程建构与实施的主角,是促进课程建设蓬勃开展的巨大潜在推动力量。开展此项调查旨在更深入地了解教师对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分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和经验,从而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多样化思路。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调查的方法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力求全面,选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学历、不同职务的教师,尽可能让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2.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涵盖了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的认识;对学校课程体系关键词“创造性”的认识;对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及思考。问卷的题目设计采用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共包含15个问题,前13个为封闭性问题,后两个为开放性问题。

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共发放电子原始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31份,回收率97%。因采用了领导安排、集中当场作答的调查方式,本次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程度较高;采取匿名作答形式,有助于被调查者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和建议,为调查问卷的质量与本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的基本认识

第一,关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表述”,48%的被调查者选择“为创造者奠基”,51%选择“为学生的终

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平台,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探索新路”,仅有1%选择“其他”。从上述数据可见,更多被调查者偏向于表述更明确、细致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平台,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探索新路”,也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同学校既定的“为创造者奠基”这个高度概括的表述。说明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以逐步求得共识。

第二,关于“学校育人目标”,选择“培养实践求真、验问达明的未来创造者” 的占42%,“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占22%,“培养文化底蕴丰厚、具有发问与实验精神的未来创造者”占27%,“培养具有先锋气质的未来创造者”占9%,“其他”占0%。“实践求真、验问达明”是学校的校训,近半数被调查者选择“培养实践求真、验问达明的未来创造者”这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校训的认可度较高,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认可学校育人目标与校训之间的关联性。

第三关于“学校办学目标的表述”的回答,“办效能卓越、特色鲜明的实验学校”占83%,“办先锋实验学校”占15%,“其他”占2%。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办效能卓越、特色鲜明的实验学校”,充分说明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与高度认同。

第四,关于“‘实践求真、验问达明’校训中最突出的是?”的回答,“实验精神”占28%,“发问精神”占16%,“创新精神”占25%,“实践能力”占31%,“其他”占0%。“实验精神”和“实践能力”两项合计高达59%,说明被调查者更认可从实践角度出发,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关于课程体系突出“创造性”的认识

第一,关于“创造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的回答,“创造意识”占89%,“创造方法”占78%,“创造能力”占86%,“创造思维”占90%,“创造人格”占70%,“创造精神”占82%,“其他”占1%。(此题为多选题,各选项的比例之和大于100%。)其中,“创造意识”与“创造思维”竟高达90%左右,足见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重视程度,这也反映出课改以来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第二,关于“把学校的整个办学追求高度概括成创造教育”的回答,认为“合适”的高达84%,“不合适”占11%,“其他”占5%。从数据可见,对于用“创造教育”高度概括学校的办学追求持赞成态度的居绝大多数。

第三, 对“1+1实验文化与‘创造教育’的内在联系”,回答“1+1实验文化更上位,决定创造教育”占19%,“创造教育衍生出1+1实验文化”占21%,“二者通过实践求真、验问达明的校训关联起来”占57%,“二者相关性不大”占3%。前三项之和高达97%,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的“1+1实验文化”与“创造教育”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但是对于二者哪一个更上位的看法却大相径庭,相比较之下,“创造教育更上位”占据微弱优势。

第四, 对于“‘创造’一词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关键词,与目前‘实践求真、验问达明’校训中最关联的是()”这个问题,被调查者的回答顺序是:“两者都能关联上”占68%,“实验精神”占20%,“发问精神”占10%,“不能很好关联”占1%。说明大多数教师认可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中的关键词“创造”,并且认为校训很好地体现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办学理念。

图1 把学校的整个办学追求高度概括成创造教育

图2 1+1实验文化与“创造教育”的内在联系

图3 “创造”一词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关键词,与目前‘实践求真、验问达明’校训中最关联的是( )

图4 给学校课程体系命名

图5 把学校办学追求概括成创造教育

第2、3、4个问题的统计结果对比见图1、图2、图3,可以看出,教师非常认可将学校办学追求与“创造教育”相联系,并且认为创造教育与学校目前的文化定位存在内在联系。

(三)关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问卷问题:如果给学校课程体系命名,您认为最合适的是?调查结果见图4:

对比与“创造教育”有关的问题发现,教师认同将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顶层设计同“创造教育”相联系,并且高度赞同把学校办学追求概括成创造教育(见图5),但是在课程体系命名问题上,却放弃“创造者课程”,而选择“1+1课程”,说明教师对学校的“1+1实验文化”认可度较高,更加认可将课程体系的命名与学校文化定位相关联,突出学校自身课程体系的文化特色。

第二,针对“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应重点抓?”这个问题,设置了9个选项:“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学科实践活动的落实”、“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整合”、“教学方式改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其他”,9个选项所占的比率分别是61%、46%、65%、71%、52%、55%、61%、46%、1%。统计数据显示,选择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实践活动的落实”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居多,说明教师有落实学科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强烈需求。“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距离教师的教学实践较远,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加之之前没有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过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教师培训,因而,选择这两项的人数较少。

第三,对于“学校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的回答,“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为依据设置类别和层级”占18%,“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层级设置”占32%,“以‘1+1实验文化’为统领进行设

计”占36%,“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占10%,“按课程本身的性质分类分层设计”占3%,“其他”占1%。统计数据表明,被调查者更加认可按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或“1+1实验文化”为统领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后者更优于前者。

第四,“学校课程建设的推动,您最有兴趣的是?”的调查结果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占43%,“校本课程开发”占50%,“学科实践活动”占71%,“课堂教学改革”占57%,“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整合”占42%,“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利用”占53%,“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占40%,“其他”占1%。(此题为多选题,各种选项的比例之和大于100%。)“学科实践活动”远高于其它选项,“课堂教学改革”居其次,说明加大学科实践活动的比重和力度以及课堂教学改革是广大教师之共识和迫切要求。这两项比率较高,说明教师对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教学活动兴趣更浓厚,而对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等需要较高科研能力、涉及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的活动兴趣较小,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理论研究意识的薄弱。

第五,针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应着力突出?”问题,设置了“实验精神”、“发问精神”、“1+1实验文化”、“国家课程的扎实基础”、“校本课程的开放多元”、“课程机制的灵活可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创新” 8个选项,8个选项所占的比率分别是58%、51%、69%、35%、53%、48%、52%、43%。(此题为多选题,各种选项的比例之和大于100%。)可以看出“1+1实验文化”是被调查者认为最应该突出的特色。这与“给学校课程体系命名” 和“学校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的调查结果相吻合,三个问题的回答充分反映出教师非常认同“1+1实验文化”,认可从突出学校1+1实验文化特色的角度出发构建课程体系。

(四)开放题部分

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两道开放题,以了解被调查者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问卷第14题为“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目前最需要得到的支持有哪些”。在 231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103 份问卷对本题做出了有效回答。通过对第14题的统计分析,被调查者提的最多的五项建议如下:“需要专家和先进理念引领”高居首位,在103份有效回答中,有60多份回答有所涉及;其次是“需要学校的支持”;再次是“需要充足的时间”和“需要更多课程资源”;排在第五位的是“评价方式的变革”。

调查结果说明,目前课程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理论、政策、资源支持力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要推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还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加强宣传、普及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知识的力度;增加与专家间的互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教师更具实效性的指导;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问卷第15题为“您对学校课程整体建设还有哪些建议”。在 231 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146份问卷对本题做出了有效回答。被调查者提的最多的五项建议依次是: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素养;开展更多、更贴近教学实际的实践活动;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促进学科融合。

由第14题和第15题的回答可以看出,教师对理论提升的需求非常强烈,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此外,教师提出的建议正是目前课程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说明教师在回答问题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反映出教师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持关心、支持的态度,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调查结果反思

通过本次调查,课题组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一)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和深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定位非常认同,对课程建设持支持、关心的态度,并且参与课程改革的愿望比较强烈,希望得到更多支持与发展。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高度关注和努力培养积极的、自主的、能动性的要素,激发、引领、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实验中来。另一方面,教师理论研究意识薄弱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学校应进一步设计、跟进富有实效和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以切实提升教师理论研究素养。

(二)加快课程体系建设顶层设计进程

适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依据,加快课程体系建设顶层设计进程。学校应从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课程建设目标等维度完善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确定学校课程的核心价值,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方向性引领。

(三)问卷调查的局限性

由于采用调查问卷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例如本次调查仅从教师的角度开展,没有从家长及学生的角度进行调查,所以,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本次调查可以反映出当前学校课程现状、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活动达到预期目标,课题组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历尽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应该充分重视诸多不确定性带来的整合过程的复杂性,踏踏实实地对待课程体系建设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王立新,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孙育红,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燕兰】

高 端 品 读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党中央讲了多次,很多年了。人民群众也有呼声,需求很高,国内外都在说这个事。那么,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这是“固本工程”。第二,融汇到教材体系当中去,这是“铸魂工程”。第三,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中国人怎样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不能把这些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呢?就会发生方向的偏离。围绕这项工作,教育部将着力做好“四件事”:一是建设好教材课程体系,二是拓展校园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发,四是推进国际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陈宝生(教育部部长)

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最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中最重视的是经学,过去的经学相当于现在的核心价值观。此外,传统文化还包括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如各种诗词、古文,以及礼仪、礼节、服饰等层面的内容。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明确选什么,要选那些最优秀的东西,比如“诚”的观念。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诚实守信、言行合一。再比如“仁”的观念、“义”的观念,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那么,如何让传统文化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上?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能仅仅落实在宣传层面,还要与考试相结合,纳入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考试体系中。如果不能纳入到考试中,所有的宣传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先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作为知识记住,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才能逐渐涵养,成为内在的价值观和人格。

价值观的培养是不分年龄阶段的,只能说由浅入深。对小学生,可以通过故事、图画、视频等方式,传授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简单知识,比如孔融让梨所反映的谦让。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能力去学习古文和文言,因此需要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转化为现代的语言和方式,让他们去学习。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是读经典。到了中学,学生们有辨别能力了,便可以读一些简单的经典。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则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总之,每个阶段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价值观、人生信仰的教育是贯穿一生的,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左东岭(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孙燕兰]

G423.07

C

1673-9949-(2017)03-0047-05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办学课程体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