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冬
城区公共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春冬*
张铭真 王施予 高媛媛 李笑天
大连科技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老城区交通模式与规模不同于大型新型城市,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以及公共交通体系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完善,老城区人们日常生活依赖公共交通,但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隐患。
旅顺口区主城区公交线路共28条,南北线路13条,东西线路10条,环路7条,线路枢纽有2个,以旅顺汽车站为枢纽19条,以中心广场为枢纽21条。通过实地调查与网上信息查询,整合旅顺口公交路线公交技术能参数表,见表1,并进行分析。
表1 旅顺口公交路线公交技术能参数
从旅顺口区公交运营的实际出发,区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18km/h,公交最大限值为27km,旅顺口区线路中无一超过这个限值。但是其中14路、18路、30路、31路、32路、203路、204路、205路、206路等线路都超过了13公里,相对过长。
从各线路的非直线系数特征来看,城区普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相对较小,而环线非直线系数相对较大,这就说明这些非直线系数较大的线路绕道较多,影响乘客的出行耗时,应适当调整线路走向,减少绕行。
从表中可以看出,旅顺口区公交线路平均站距比较合理,14路、18路、19路、20路以及环线的平均站距略大。在优化时对于平均站距较大的线路,可以通过客流分析适当的增加公交车停靠站。
于2016年9月-10月间,调查人员多次有侧重的走访旅顺口区公交重要换乘站点,调查交通基本设施情况,跟车调查公交车的运行现状,询问调查乘客关于旅顺口区公共交通的意见。以下是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核心区大量客流集中存在
旅顺世达购物广场周边,交通吸引程度最高的地区,它同时也是每日乘客流与机动车辆相互混杂、最为拥堵的地区。
(二)综合服务水平不均衡
以优质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服务水平,呈现着不均衡的特点。通过实地随机调查,发现中心地区公交线路大多数都有着良好的服务水平,但是一些环线则差强人意。
(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部分站点的站牌存在着破旧、损坏、模糊不清等情况,此外,站牌上小广告,贴纸痕迹很多。而且站台广告牌的边框已经翘起,乘客等车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危险。
(四)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
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晚高峰时段,由于车流量大,现有的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造成拥堵现象,其中也包含着即将进站的公交车,造成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无法保证快速、便捷的把他们送往目的地。
(五)乘客文明乘车意识有待提高
乘客及非公交的出行者对于公共交通的保护意识模糊,这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在主干道建设公交港湾停靠站等设施
据公交停靠站的设计方法,在中心广场前黄河路两侧的公交站点改为港湾式公交站点,并且在其站点尾端设立出租车或者私家车乘降点,规定只允许在乘降点停车,并且让行公交车等规定,可以缓解高峰期公交车受外界的因素而排队的情况。
(二)采取多种措施缓解主干道通行压力
高峰期城区主干道限行出租车、其他机动车辆与外地过境车辆;整治主干路路边停车行为;采用错峰上下班、上下学的方式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
(三)提高城市中心区通行机动车辆的环保要求
有关部门应该在主干路实行非绿标车禁行的政策,保护城市中心的环境,也降低了交通事故的概率和交通拥堵的情况。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定期检查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会使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大大增加,而且也会增加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程度,进而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为首选的出行方式。有关部门应该定期检查站台站牌有无损坏,是否方便居民乘车,并张贴服务热线在各个站点,方便市民在有乘车问题、或者发现基础设施有损坏等问题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部门给与解决。
刘春冬(1994-),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科技学院,本科生。
U
A
1006-0049-(2017)08-0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