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贺庆
新闻节目演播室的呈现创新
——以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600演播室为例
朱贺庆
江苏广电总台历时三年打造了600平米新闻演播室,集全景化、全媒体、全高清于一身,打破了传统演播室取景单一、景区无变化的束缚,也给节目制作带来无限变化的可能。
演播室;江苏广电;新闻节目
演播室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受到各家电视台的重视。江苏广电总台历时三年打造的全新600平米新闻演播室集全景化、全媒体、全高清于一身。2016年启用以来,提升了新闻节目制播质量,优化了新闻节目制播流程,提高了新闻节目制播效率。
全景化的演播室打破了传统演播室取景单一、景区无变化的束缚。600演播室分为主播区、数字媒体区、资讯播报区、访谈区、互动播报区等,各个区域各具特色,承担着节目制作的差异化功能展现需求,可有效衔接,为节目所用,通过各种富有想象力的场景切换、灯光配合,提升了节目的呈现效果,给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也给节目制作带来无限变化的可能。
《江苏新时空》节目进入600演播室直播以来,除了双坐播的播报方式,还根据演播室现有景区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加了站播、网友互动、天气播报等多种节目形式。演播室场景配合了节目的需要,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收视体验。演播室主播台后面的主背景大屏,采用60平米的P2.2 LED大屏幕,并在大屏前面增加窗棱设计,给观众一种窗户的感觉,我们将这个景区命名为“视窗”。
由于站播的播报方式越来越被观众所喜欢,所以,我们在主大屏前设置了两个站播的位置,大屏背景中通过开窗的方式,利用后台软件实时配合主持人的播报进行图文的更换,增加了节目的信息量。
为了适应全媒体需求,在600演播室增加了数字媒体区。该区域以5块带触控功能的55寸大屏幕和一片3×8 DLP屏幕墙组成,主要体现演播室全媒体元素及新闻态、互动态,通过技术手段将丰富的互联网内容展现在演播室大屏中,实现与主持人的互动,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对网络内容的态度,优化新闻制播流程。通过后台支撑软件,该区域可以全媒体方式汇聚各类新闻线索,以及互联网观众的实时参与信息,并通过5块触控功能的编辑站点实现对线索的快速整合,并推送到大屏或者其他播报区加以呈现和使用。主持人也可直接通过操作触摸屏实现实时互动。
新演播室的各档节目中还加入了虚拟前景技术,它是虚拟图文技术与跟踪技术的结合,将电脑虚拟景物与演播室的实景结合,将演播室内容以更多维、立体、丰富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资讯播报区,使用了柱状弧形屏,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主持人以站播的方式在屏幕前完成天气、财经等实时资讯消息的播报。它的使用,让演播室显得更加灵动,体现出新闻鲜活的一面。
访谈播报区以一块4×6大屏为背景,大屏前方设置较大面积的留白,可发挥的空间相对较大。站播播报时,利用该区域配备丰富的虚拟前景图文信息,访谈时也可将舞美地台推至屏前,形成一个小型的新闻访谈区。
在互动播报区,主持人通过触屏操作进行资讯播报。主持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场外直播记者互动,也是该区域的一项重要功能。该区域前方特意设置一些留白的面积,可作为互动虚拟场景呈现使用。
技术突飞猛进,演播室技术不断升级换代,轨道机器人的使用满足了节目制作日新月异的需求,开拓了节目创作的思路。它在拍摄中可以突破场地条件制约,在镜头形式上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完成非常稳定的运动镜头,进行镜头的推拉摇移、升降和变焦。在铺设的摄像轨道上,可以非常灵活地来回移动。轨道机器人系统以其操作的灵活性、运行的平稳性获得了业内摄像师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在演播室节目制作中使用,亦静亦动的优势,让拍摄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让电视节目更加精彩生动,创造出更为出色的镜头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