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瑾,王 静,李荣华,叶 畅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基于碎片化学习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王 瑾,王 静,李荣华,叶 畅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针对移动学习时间的非连续性,本文从资源碎片化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碎片化模型。并针对一门特定的课程,对三大学习平台的知识分割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知识地图的理论,对现有平台的不足之处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学习资源碎片化模型可以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合理的建设学习资源,便于学习者高效地获取和吸收片段化的知识。
移动学习;碎片化;知识地图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大量学习资源聚集于网络平台,大学生作为网络接触较为频繁的主体,更容易成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受益者。鉴于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非连续性,学习地点的移动性,学习理念趋于基本成熟,学习目标明确,移动学习将成为其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移动学习是随数字化学习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兼具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的新学习途径,呈现出移动性、及时性、多元性和个性化特点。针对移动学习的特点,本文将提出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碎片化处理的模型。所谓碎片化学习,是指通过一片一片、一点一滴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思考积累,达到了解情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1]。将移动学习资源的碎片化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增强对知识点的关注度及掌握程度,克服学习环境的变动和学习时间的间断对学习质量的影响。
移动学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接受,一些学者针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碎片化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刘丹以《单片机技术》课程为例,研究了碎片化学习的微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2],朱网兰研究了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钟晓红探索了学术期刊编辑碎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4]。这些学者均阐述了碎片化学习在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应用,但还未详细阐述知识碎片化体系的构建形式。
由于时空的限制,移动学习资源须碎片化处理,因此,为了对整体知识进行合理碎片化,需要提前规划好对某一类知识面向“概念”的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对概念和知识关联的切实表达或分类,起到整体规划和搜索导航的作用。构建知识地图有利于寻找对知识的合理分割点,通过基于语义、知识量的大小、知识内容、难易程度、知识框架将知识碎片化,构建完善的知识地图,不仅起到对知识合理分割的作用,而且便于学习者结合自身情况规划好学习目标和方法,直接重点学习关键知识点,快速获取自己模糊的知识片段。
万海鹏、李威、余胜泉三位通过研究认为基于学习元平台,从学科知识语义关联与进化、基于学习活动的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知识地图的可视化呈现三个环节出发,可以构建面向学习者和教师的知识地图,通过对知识地图的构建即可合理化建设移动学习资源[5、6]。邓三鸿、金莹、杨建林认为学科知识地图的构建有如下步骤:①确定知识的分类,作为整理知识的基础。②根据知识分类确认知识在组织中的存储情况。③形成内容组合中心,完成组织知识网络。④将知识历程图中的每一项知识内容与相应的内容组合中心联系起来。⑤进一步调整细分类,直到条理清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学科知识体系的划分,将知识逐步细化。现有的关于知识地图的研究主要针对知识地图的构建模型与整体设计的研究,并未利用知识地图针对某一门学科进行详细的知识体系的设计与分析,也并未将知识地图与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进行恰当结合,提出详细的学习资源建设方案。
1.模型的总体结构
邓三鸿等人曾指出:知识+关联=知识地图,即将整个学科知识进行切分,每个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构建可视化的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对于解决MOOC内容组织结构性差、学习者学习散漫无计划、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以及处理不同层次水平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共享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学科知识地图将某个领域内关键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进行关联和图示,对于检索核心知识、挖掘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很有帮助。
因此,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碎片化模型。
图1 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碎片化模型
图1 中对课程内容的建设方式是对基本课程内容的设计,由于不同课程有着不同的本质特点,如JAVA等编程语言的学习需要更注重实践,将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习目的,所以课程内容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对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又如英语等第二语言的学习包含了对听、说、读、写的学习,所以教学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对学习者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
2.三大学习平台的知识分割方式的比较
国内三大网络学习平台网易云课堂、慕课网、学堂在线均开设了JAVA课程,三大平台针对JAVA开设了不同阶段的学习课程,每个平台对课程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慕课网是国内最大的IT技能学习平台,主要针对计算机领域开展相关的课程建设,其课程内容详细且全面,针对课程知识进行章节划分,然后再对每一个知识点按照“概念定义”和“如何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段讲解,每一章节中会穿插练习题,课程最后设计了项目实战板块。
网易云课堂包含各类课程,还有自己的特色板块“微专业”,在该平台上JAVA课程主要涉及了核心知识点,但是没有包含练习和实践的部分。
学堂在线主要是以各大高校对课程进行分类,包含的课程种类较多,其中的JAVA课程涵盖了主要知识点,也未涉及实践部分,同时其课程安排是按每周的时长计算,而另外两个平台的课程设计均是按照每一个细分的知识点安排,且每个视频的时长在5-15分钟之间,便于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
通过对比研究以及基于学习者体验评价得知,慕课网对JAVA课程的建设更为全面合理,不仅能够基本满足零基础学员对该知识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帮助大部分学习者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本文以慕课网的JAVA课程为例,详细分析课程知识体系碎片化的方式。
图2 慕课网java知识体系的分割
图2 给出了慕课网关于JAVA课程整体的知识框架图,将JAVA知识分为三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按知识模块划分,再依据每个知识点划分为更精确的、针对性较强的视频,如课程初体验分成了JAVA简介、JAVA开发环境搭建、使用记事本编写JAVA程序、使用Eclipse编写JAVA程序、MyEclipse的使用简介、程序的移植、经验技巧分享七个小视频,视频时长在2-10分钟之间,其中还穿插了三个小练习题,检验学员的学习情况。该平台对知识体系建设十分全面,不仅包含了课程的所有基本知识点,还涉及开发环境到实际操作的讲解,充分考虑到JAVA知识实践的重要性,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有一个实战体验,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平台对JAVA课程的知识进行了恰当的碎片化处理,每一个小视频讲解的知识都是不宜再分的片段,促使每一个视频的针对性更强,提高了学员掌握学习时间的灵活度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率。
3.模型的验证分析
三大平台针对JAVA开设了不同阶段的学习课程,即三大平台对学习资源都按难易程度建立了一次分割。其中慕课网最接近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碎片化模型”。慕课网对该课程首先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了三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与操作的入门学习阶段,内容较为详细且基础,便于初学者理解与吸收;第二阶段涉及的内容是深入的核心知识,需要仔细理解才能掌握;第三阶段为知识整合与拓展部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割是基于语义与内容进行划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可以用一个词或短语具体概括。每一章节知识点的划分是主要是基于知识量的大小与内容划分的,因为每一个视频对应一个知识点,为了满足知识碎片化的需求与移动学习环境的特点,视频时长大部分集中在2-10分钟之间。因此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的获取和吸收片段化的知识。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移动学习带来了良好契机,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移动学习。国外及香港已经存在移动学习项目,移动学习是否能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并驾齐驱尚难断定,但是移动学习定将成为对传统学习的最佳辅助和补充。如今,移动学习资源尚未系统化和规范化,本文提出的学习资源碎片化模型可以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合理的建设学习资源,便于学习者高效的获取和吸收片段化的知识,以期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1]姜丽.从微课视域中看碎片化学习[J].亚太教育, 2015(21):289.
[2]刘丹.基于碎片化学习的微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单片机技术》课程为例[J].才智,2015(31):73.
[3]朱网兰.微课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新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136.
[4]钟晓红.碎片化学习: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的新途径[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5,34(3):261-264.
[5]唐瑶,余胜泉,杨现民.基于学习元平台的教育内容策展工具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4):87-93.
[6]余胜泉.学习资源建设发展大趋势(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4-6.
[7]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
(编辑:王晓明)
G64
A
1673-8454(2017)05-0032-03
2015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 “关于MOOC与中国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对接研究”(15SHA041);2012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学分制背景下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质量控制”(2012220);2014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ERP为特色”(2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