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分析

2017-04-07 10:35文富源赵金蕾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学化形式小学生

文富源++赵金蕾

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数学运算准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外界事物的能力,这就是所说的“数学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化有利于形成其对数学的认知,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加快创新和改革力度。不过,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化问题缺失严重。结合工作经验,针对数学化缺失的具体分析。

数学化小学生形式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段比较特殊,是处于懵懂状态的小学生,所以通常情况下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情况下吸收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理解。而数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没有数学化,那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会受到很大影响。

一、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现状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对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和空间组织形式的抽象概括形成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称之为数学事实性知识,这是数学“形式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通常情况下是利用现实背景作为依靠,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生活化数学。客观地讲,“数学化”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组织世界的过程。

数学事实性知识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类高度抽象,这是一种形式化的思想材料,也是数学“形式化”的主要缘由.小学数学则通常以现实背景为依托,采用学生能理解的直观组织方式呈现,常称之为“生活化数学”。“数学化”则是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从小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角度来看,数学化可以更好地沟通生活数学和形式数学,而从数学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的核心就是“数学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化水平可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失去了生活数学,那么知识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把数学停留在生活数学上,没有把其上升为形式数学的高度上,那么数学和生活失去联系,“数学味”缺失,很难真正体现数学教育的实际价值,而对于传统数学教学来说,过分关注后果而忽视教学过程,过分关注数学化后的结果会影响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多用习题进行演练,坚持“熟能生巧”的原则。对于生活数学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適当控制,通过分析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教学的“数学化”缺失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由于新课改的影响,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课堂中数学生活化成为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现在的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把课堂变味了。举例来看,有的教师在开展计算课时把一整节课的时间保留在“商店购物”的游戏中;在学习“角的认识”一节中,整节课的时间都在寻找实际生活中的角。这样的课堂尽管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没有实现“生活数学”向“形式”数学的过渡,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形式数学”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难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原因

1.教师未明确教学目标,情景设置不合理

在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和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过分关注教学形式,没有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忽视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此同时,在为学生创造学习场景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忽视了在将生活中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数学的层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也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2.注重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创新实践的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提高,教师们可以更高效的传播知识,不过很多教师目前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概念,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学生很难真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举例来看,在为某一知识点建构场景时,教师使用的方式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激发,教学过程失去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降低,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观察力很难提高,难以正确的发现问题的关键。

3.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理解片面化

在教育界对于小学生教学的数学化的观点比较多,很多学者认为小学生的学习阶段是直观的,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进入中学阶段要着手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如果在小学阶段就注重数学化是很难发挥实际效果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学生不需要数学化意识,这是因为学生本身就是通过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比“数学化”教学更有现实意义。不过,这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小学生的“数学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过早考虑人的社会分工,实用主义教育观抬头

在数学教育观众有一种基本的对立观,就是小学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数学家还是培养学生成为普通公民,这其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于数学家而言,他们是利用“形式”数学发展来的,,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生活数学”。现在人们对于数学持有的观点是不同的人要学习不同的数学,所以教师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在评价教学效果时关注的是数学是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传统的知识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观逐渐被新的时代形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论。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发现,如果向传统教育理论发出挑战,那么就会有新的教育理论出现,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三中心”的课堂依旧是现在的主流,需要时间和人力去改变这一现象,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用主义教育实践并没有真正成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注重的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不是和技术有关的生存能力。

5.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变化,忽视打基础

通过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活力,同时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是新课改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数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取信息,通过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不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一些弊端,举例来看,很多数学教材的主题图过于情景化,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调控,那么学生就很难真正进入“数学化”的学习,另外,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强调创新,强调形式的多样化,如对教材中技能形成性练习,总要想方设法配上现实情景,这样的教学过程貌似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的有趣性,但是没有进行形式化训练。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学生把握不好技能型基础知识,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降低,形式教学难以发挥作用,数学化的教学难以落实到实处,这会丧失我国学生数学基础扎实的优势。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形式数学”和“生活数学”的冲突对立的局面下,“数学化”缺失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需要各个数学教师充分注意,文章通过和自身工作经验结合,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原因,为相关人员提供思考,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形式数学”和“生活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刘祥伟.对弗赖登塔尔“数学化”的再认识[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6):82.

[3]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数学化形式小学生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我是小学生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