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房子,立地成佛

2017-04-07 10:12吴越
齐鲁周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饲养员学区阶级

吴越

房子就是一切,是媳妇、丈母娘、亲情、友情、工作,是理想、命运、人生、彼岸。房子侵略了我们的心脏、神经、大脑,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当一个人放下房子,遁入空门,会看到自己的灵魂,看到那团不带杂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

阶层固化下的蝼蚁与饲养员

2017年注定是中产嗷嗷叫的一年,“阶级固化”深入骨髓,你不用再努力工作了,因为没有意义……

进步商学院创始人沈帅波探讨了高房价的一个隐形后果:它正在毁掉一代人的做事激情,毁掉人们对工作的敬畏与热爱。

习惯了投机倒把,就没办法好好做经营;习惯了躺着一年几百万的升值,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太累;习惯了吃红利,做什么都会觉得很麻烦;没有房子的人,觉得再怎么干活都买不起了,工作没有任何价值。

坐吃不再山空,辛勤工作一年,不如半套房子的涨幅。劳动失去了价值,不劳而获成为最耀眼的光环。

三十岁的小刘,因为没有房子,恋爱五年的女友终于离他远去,虽然工作勤奋,工资也不少,但已无理想,更没有了买房的想法,开始出入娱乐场所。他说,一平米能换多少女友啊,这样很好。

三十二岁的小王,三年前把40平米的小房子卖了,付首付买了一套大房子。今年,大房子要交房了,房价也由当时的七千涨到了一万七。虽然没有钱装修,虽然信用卡连续三年欠款数额数万元,但凭白赚了120万,他在梦里都能笑醒。他说:“即使住在这个毛坯房里,即使一无所有,这么多钱一辈子也赚不到。”

还记得那个消失的时代吗?那时候,我想做作家,你想做消防员,她想做化学家,因为她的偶像是居里夫人。我们尊重每一种工作,相信可以靠自己,让明天更好。

“你做作家能买得起房吗,消防员那么危险,什么是化学家,是化学老师吗?”于是,一切崩溃。我们在对当初的理想的嘲笑中不断消耗自己,理想只剩下一个:买房,或者炒房,或者天上掉馅饼拆掉幻想中一万平米的大农场,当万世房东数钱到天明……

中产们选择用房地产捍卫阶级。但是,当全社会60%以上的财富都在固定资产上的时候,几十万亿级别获利盘的规模是根本无法兑现的,一旦集体兑现,就挂了。

房产永远涨——这种心态,就像猪们都说,饲养员永远爱它一样。对于饲养员来说,99.9%的时间,是真的爱猪如子。等到足够肥,该出栏了,饲养员真正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处理方式人道与否。

未来城市,你会看到一个个静态的人,不用工作,不用走路,不用吃饭恋爱睡觉呼吸,他只需要坐在那里,身后是參入云天的大房子。一群群蝼蚁围在他们脚下,搬运着世界的集装箱,那是过去的人类退化而成的下等物种,他们没有思想,没有大脑,只有挥动的四肢,只有不断工作,才能购取进入房子的通行证。

重塑最初的人生:

理想只是泡影,火焰山上没有房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请看“学区房悖论”:为什么学区房值钱,而学历不值钱?既然读了清华也买不起房,干嘛还要买学区房?阶级竞争的本质是什么,终局是什么,下一步如何布局?

房子不仅毁掉了一代人对工作的敬畏与热爱,还毁掉了爱情、亲情,毁掉了社会赖以维系的情感纽带。

不同阶级,从未如此近,一墙之隔,天壤之别。

教育成为阶级军火,从幼儿园开始的新科举之路,一线城市一个孩子上学的开支等于买一辆解放军99式主战坦克。

为了GDP,通过房地产收割年轻一代,和为了炼钢乱砍乱伐根源一致。一边叫喊抑制房价,一边建新城、设新区、大学搬迁、炒作地皮,整座城市在恐慌中完成了又一次价格疯涨,又一拨人成为了房子的奴隶。如果这种逆向激励持续下去,读书显然没有买房有用,人民币没有房本有用,晚清的教训会不会重复:GDP全球第一,4亿人口,地大物博,八国联军的千人小分队轻松占领首都,典型的肢端肥大,毫无竞争力。

再回到人的问题,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活着?生活因何而丰富?你的活着,和别人的活着有什么区别?价值如何体现?作为个体的人目标是什么?人的生命从何处开始,通往何方?

都市丛林里的现代人,是否对这些问题早已熟视无睹?陌生的城市,你是否既孤单,也缺爱,有时更多的是无助落寞?

什么时候,可以回到最初的人生?在那个世界里,你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并为之而奋斗,试图书写出人类的普遍命运,挖掘人性阴暗处的抉择和无奈。你的劳动一次次获得应有的回报,你书写尊严并且有尊严地活着,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用担心天下的寒士以何安居,不用担心权力的枷锁会砸向你的头顶。

在那个世界里,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他不会焦虑,病人因他而活,值得欣慰;因他而死,那是自然规律无奈的选择,他也不必自责以及被追杀。在他眼中,高官显贵只不过是病床上的患者,下里巴人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所有的世界消逝于童年,只可惜,我们一生要面临两个世界,一个白的,一个黑的。最终的人生目标便是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我们接受了传统价值的教育,却要去蝇营狗苟砸碎君子的梦想;我们被告知努力就有付出,却要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不劳而获者而努力一生;我们不相信阶级的存在,却要为了爬上金字塔的顶端,而虐杀一条又一条人命……

在新一轮造城运动的当口,我们累了,最起码他们的话再也不信了。那些骗子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收割掉了一代人的20岁和40岁,40岁和60岁,收割掉了老子和儿子,还要继续收割孙子。但是,不管我们信与不信,他们依然故伎重演,依然屡屡获胜,屡屡驱赶着一群群蚂蚁朝楼市的海洋里蹦跳。普通人的抱怨和哀求,换回来的仍然是一个钢筋水泥的城市,一个换了容颜的空中楼阁。

为什么明知是火焰山,还要往里跳?因为你看到了熊熊火焰里,不仅是一小间安身之所,正在燃烧的,还有你的爱情、亲情、思想、命运,你作为一个人足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全都在火里炙烤。他们明知故犯,抓住你的命根子,你不得不乖乖跳进去,试图拯救那些命运的符号,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人。

你也会指着站在火焰山外面观望的人说:我非常鄙视你这种没有奴性的人!

猜你喜欢
饲养员学区阶级
我是小小饲养员
快乐的饲养员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情系熊猫,一个饲养员的独白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