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英
摘要:文章阐述作者心目中的工匠精神、提倡工匠精神的原因和推行工匠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创新发展;崇尚;尊重和激励;培育和塑造
所谓工匠精神,简言之,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当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提倡弘扬工匠精神,其中缘由何在,怎样才能实现工匠精神呢?
先看提倡弘扬工匠精神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紧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同时存在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和困难,为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克服困难和挑战,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其中,首当其冲、最重要的是创新发展理念,只有创新驱动发展才能促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才能促进我国经济逆势上扬,实现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而工匠精神正是创新发展的题中之意,没有工匠精神就没有创新发展。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大量事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总能想到瑞士手表。百达裴丽、朗格、劳力士、江诗丹顿这些顶级豪表,全都产自瑞士。一块手表价值千万,却有让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凭借如此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成功地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百年不衰、持续发展。再来看我国高铁,我国从十几年前才开始做高铁,到现在许多部分已经世界领先,就是因为在国家重视之下,高铁从业者始终坚持的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反面事例,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却生产不出一个小小的特制圆珠笔笔珠,缺的就是工匠精神。
理解了工匠精神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意义,那么,实现工匠精神的途径在哪里。我认为,途径有三。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应做好“四个崇尚”。首先是崇尚劳动,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现阶段工匠精神缺失,同存在轻视甚至鄙视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现象有密切关系;其次是崇尚技能,关键是要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较高的收入、有发展的通道;三是崇尚创造,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的;四是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服务,是要靠时间来精心打磨的,反观我们现有的制度与政策安排和评价体系,有不少都是引导人们急功近利的,追求“短平快”,催促人们早出成果、多出成果,重数量、轻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毫不动摇地坚持高度尊重劳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的人才激励制度。这些年来,我们对于劳动的尊重与激励,远没有跟上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步伐。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家的评判标准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已形成高度共识。优秀的工人或者叫工匠,他们完成别人不想做、不敢做却十分重要的工作;凝聚起一个富有激情和活力的生產团队;在创新中改进工艺流程,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这无可争议地揭示,一位优秀的工匠就是一位合格的企业家。建立一系列能够充分表现对优秀工匠劳动及其杰出贡献高度尊重的制度,成为迫切需要。另外,弘扬工匠精神要求人才激励制度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只要是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无论其供职于何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单位,都应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支持。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国工匠在企业间自由流动,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全面激发我国制造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加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塑造。一是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金蓝领工程”等工作抓手,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二是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