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娜
摘要: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完整性,强调学习的“自我实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与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如何相配合,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可以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以及转变观念、完善制度等方面进行尝试,使人本主义能够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得到合理运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学生管理 运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在人本主义看来,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从自身角度去感知世界,从而发展出对世界的自我理解,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其重点强调的是环境的建设,是人做为整个人的自我觉醒,自我完善的过程。认识人本主义,理解人本主义,为高职学生管理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实现途径。
一、自我实现的自我管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做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而言,是否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合理化规范,对自身言行进行科学化管理,是其检验的重要标准。
(一)造就自我实现的环境
1.营造无条件尊重的环境。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终需求目标是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是所有潜能得到激发的根本保证,其实现的两个最基本条件是无条件尊重和自尊。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无条件尊重和自尊恰恰是其最为缺失的需求,社会的异样眼光,来自家族的不认可,以及长期成绩差而受到的来自于教师和同学的压力,等等都造成了他们长期缺失被尊重的环境,从而自尊便也无从谈起。
高职学生管理要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就要从改变基本环境出发,营造无条件尊重环境,只有无条件尊重得到满足,自尊才能实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这两个条件被满足,才能具备自我实现的环境。
2.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结果。自我实现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与外界因素并没有关系,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这种需求能否最终被激发,使其成为现实,却是要靠外界环境的最终作用,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从而,使高职学生的潜能能够得以自由发挥。
(二)外在管理向内在管理的转变
学校的管理手段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在动力,这种动力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但是,这种目的下培养出来的人变成了只为成绩而学习的机器,一没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最终致使学校变成了手段目的化的管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迷失了教书育人的最终真实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有才华的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认为外在的管理最终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内在管理,依靠学生的内在驱动,开发学习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明确意识到,外在管理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管理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是人本主义的核心观念,它将人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学习是由“人”来参与的,是一种由衷的自发行为,是自己进行个人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其表现不仅仅在成绩上,更在于行为、态度、人格等全方位发展,它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由学习者自己来参与并完成,学习者明确的知道他需要学习什么知识,什么内容,以及自己学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一)充分相信学生
从人本主义观点来看,学生做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其具有完善的思考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管理者要将学生做为一个完善的“人”来看待,少一些条款,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检查,多一些自由,给学生充分的空间,相信学生的自身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给予学生学习自由
高职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学校的教学者和管理者,他们会自认为对学生好的给予学生一大堆知识,而这些内容对于他们而言究竟是否适用,或许,思考者并不多。人本主义认为,管理者应该放开束缚,给予学习者一定的自由,让学习者自己来挑选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这一点可以根据他们想要从事的职业所需的技能来决定,而学习者完全有能力来进行这种选择,管理者要做的是将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制定好,最终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渠道都由学习者自己来抉择[2]。
(三)增加学生参与度
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练习、亦或是最终的评价,在各个高职院校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按照人本主义观点来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有权利去选择如何学习,所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度,都是较为有利的。管理者和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上课所需材料,让学生自行选择练习的内容,以及最终的考核评价都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管理者所要做的是把握住大的方向不出错,保证学生的学习评价是科学合理的,协助学生完成他们无法完成无法解决的内容。
三、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是指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由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教育者要变身成为“学习的促进者”。
(一)要转变观念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全面颠覆,教师不再是灌输着,而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管理人员以及教师都肩负了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职责,这就给学生管理人员提出了一项重要要求,便是对自身身份的重新认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新审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认同和放手,所以转变观念尤为重要。
(二)制度要完善
要想保证学生能够自由的学习,首先要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高职学生的自律性还处于较低水平,自由不等于完全的放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即要给予学生以自由的学习环境,又要保证这种自由带来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人本主义在高职学生管理中运用的空间以及价值都是可以期待的,运用人本主义进行高职管理,更能给予高职学生以自信,充分激发高职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达到培养高职人才的最终目的。
參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周文宁.论人本主义心理教育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