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正平
现如今,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和探索,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探索的趋势和口号。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使之成为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与探索。那么,在以课业繁忙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学,如何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下进行一些更为有益的提升和转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素质教育改革探索体育教学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内容及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跟随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进行,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单一的体育技术传授模式,更具体来讲,是由教师在场地上做教学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而后进行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技能的效果。这样做的弊端主要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对体育教育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较为局部和浅显的层次,无法从体育精神和健康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而对于学生而言,则会出现喜欢体育活动却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心态,这对体育教学也很不利。
二、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课程,体育教学自然也不例外。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它要求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因此,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提高自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总的来讲,新的体育教学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各方面特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三、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1.体育理念的培養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下,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重新被确立。体育教学改革第一部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对体育精神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够主动、积极地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建立一种“热爱健身”“终身健身”的心态和理念。此外,要通过竞技精神和拼搏精神的传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影响,让学生的抗压能力得以提升,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定顽强、品德更加高尚、心理更加健康。
2.体育技能的掌握
目标的第二部分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重合之处,就是让学生能掌握篮球、足球、武术等体育健身的技能,但是不能停留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之下,因为传统的体育模式会由于教学较为单一枯燥,使学生缺乏兴趣,而是要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
3.体育习惯的养成
体育教学改革第三部分目标是让学生有独立健身的能力,并且能养成健身的习惯。现如今很多学生因为忙于学业而忽视了体育活动的参与,结果身体情况急剧下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不到保障。因此,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应该针对这方面做出修正和改进,让学生上完体育课之后还能感受到体育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愿意在自己的课余时间抽出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身体素质。
四、体育教学改革探索的主要做法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管理者,而应该成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和主动学习者。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水平、心态能够与课程向契合。
2.建立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建立对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逃避和排斥的逆反心理,不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连基本的课堂秩序可能都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亲切、积极的态度,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觉到愉悦和快乐,心态放松、配合,使得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3.完善相关体育理论
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教材陈旧、理论落后,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也容易让学生排斥。体育教学要有所发展,首先要从理论上开始完成改革,防止两种极端出现,一种是理论过深,学生看不懂,一种是理论过“虚”,学生不愿意看。
4.改革教育方法
所有的改革探索最后都要落到实处,而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配置当中。就体育教学活动而言,目前有几种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1)开展竞赛教学活动。人在青少年阶段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这可以成为体育教学活动加以利用的因素。在课堂上以及课外适当地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教学,例如在篮球课上设置投篮比赛环节、在足球课上设置颠球竞赛等,这些能提升学生的兴奋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2)引入讲解、自学相结合的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授人予鱼”的讲解教授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学完某一项体育技能后,在面对下一项新的体育技能时可能就束手无策,甚至是在同一体育项目中的不同环节,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入自学模式,从而完成教学。可能会有人对自学的学习效率提出疑虑,认为学生尚处于各方面的发育阶段,自学能力较差,影响教学效果。事实上,如今的信息量庞大,各类资讯爆炸性地充斥在我们生活中,青少年对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能妥善地加以引导,恰恰是自学体育技能的最好时机。让学生自学的主要方法是,由学生先阅读教材或者观看教程,并根据教材或视频教程里的内容进行模仿,从而初步掌握该技能。而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评点和纠正作用,对于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地方予以点评,并加以引导,有了先期的学习和课堂中的引导,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牢。
(3)开展“自选练习”活动。“自选练习”活动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范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这在中学的体育教育模式中属于比较先进的模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那么就会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对体育技能进行钻研,从而使自己的技能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这种“自选活动”,使组织形式多样化,更加便于管理,而且可以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先天优势,依照其所擅长和兴趣加以引导,对于选拔体育尖子、组织体育赛事甚至之后的升学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4)引入现代化技术教学。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体育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到操场或者体育场馆里进行体育活动,而应该引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指现场录像、幻灯等相关的科技手段。现代、新奇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加具有发散性思维,学生还能将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带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从而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升。
五、结语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中学教育中都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部分学校为了抓升学考试,甚至不愿意开设体育课程,这看似为学生的成绩着想,实则是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的保护,非常不合理。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身体素质也要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体育教学改革活动势在必行。当然,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硬件软件方面都还相对滞后,但只要进行有益的探索,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李慕白,冀可.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91-92.
[2]周福贵,王小红.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1999,(04):86-87.
[3]黄继珍.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6,(05).
[4]江少平.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其走向[J].体育科学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