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烙下的灰暗色调

2017-04-07 21:16冯尚才
黑河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烙印色调时代

冯尚才

[摘要]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编选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课文,文里都有一股颓废气,“俏楞楞如鬼一般”的形象,似乎成了这个时代作家眼中一道别样的风景。本文笔者列举大量的实例,证明这确实是这代作家笔下共有的特点,并从这代作家生活的时代入手,探讨这种现象产生在时代特征、传统文化意识和文人的人格操守等方面的渊源。最后根据此类作品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面对这类作品时的教学方法、后阅读指导意见和校本课程开发方向的看法。

[关键词]灰暗;色调;时代;烙印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社会精神活动,任何共同的趣味或倾向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造就,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印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编选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课文,读了这些文章,发现这个时代的作家都偏好萧条、颓败、荒芜、灰暗色调,文里都有一股颓废气,或曰有“颓废文学”的影子。《荷塘月色》内作者偏好被云遮去了一般光的月亮,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俏楞楞如鬼一般”的形象,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朱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所写本是一次夜游,挚友(平伯)、月夜、名胜古迹,算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然包围作者的,却只剩下载满船只的怅惘,“我的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整篇文章内有不少冷峻的词句,像“沉沉”“阴阴”“阴森森的”“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充满了怅然若失的寂寥和郁闷,寒气逼人,一片暗淡;《背影》里一片衰败萧条的家境;《歌声》里微雨绵密阴冷潮湿;《白种人——上帝的娇子》《阿河》等里都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憎恶、不满,心情糟糕。至于《故都的秋》就更不用说了:“清”“静”“悲凉”是其独好,前两者尤为可爱,尚且过得去,因“取舍万殊,静躁不同”,把“悲凉”视为大美就有些偏好或趋病。“稀疏的秋草”,无所事事的“闲人”,作者以沉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真是美又苦着。《感伤的旅行》《归航》写得更为消沉,被视为病态。《沉沦》里冷清清的女孩儿,“唱的山歌颇有些悲凉的情味”,“万千的痴语是唱着前代的哀歌”。还有“他”的孤寂和抑郁,一副愁容,看世界都不顺眼,“山腰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囚绿记》一个“囚”字已经森然了,虽文中似无萧杀,但是受压抑、被囚禁而失去自由的,又岂止是绿藤萝?散文集《星海》给我们清晰地展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沉思——一个孤独的求索者。

三两个人是不足代表一个时代,同时代的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戴望舒,写《雨巷》的那个,雨巷是“寂寥”、阴暗潮湿的,姑娘是“结着愁怨”的,最让人难忘的是她消失在了那毫无生机,没有希望,象征萧条衰败、颓废无望的“颓圮的篱墙”尽头,多么令人绝望;“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忧郁》)。他的作品中充满悲凉情感,罩着灰暗色调的作品不胜枚举。朱自清的朋友,写《书房的窗子》的杨振声偏爱北窗,阴面的那个,照不到阳光,因“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 “残夜水明楼”就“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就是满目清晖,“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连“古墙上”都要“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里有多少灰暗色调或是阴冷字眼?不管承不承认,这里没有阳光明媚、花香鸟语。

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似乎让人们都觉得从黑暗窒息的旧世界火坑中爬出来了,都认为前途一片光明,在拼命奔跑,甩开膀子前进。动荡多变的时局似乎也蕴藏着无数的机遇和无限的希望,特别是知识分子,或曰其中的有志之士,产生错觉,以为“激扬文字”“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机会终于来了,思想就要传播,才华可以施展,抱负即将实现,理想中的社会、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然而,残酷的现实捉弄了期待,郁达夫满怀希望地回来,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祖国。他参与创办创造社,主编文学刊物,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为民族、为国家,他们奔走呼号、疾声呐喊。不过“三?一八”“四?一二”“七?一五”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们面对的是白色恐怖,中外特务追杀,不得不到海外逃生,国内隐姓。郁达夫二任妻王映霞曾说过,跟着郁达夫,她的后半生漂泊无定。一个女人的声音,代表了当时很多文人的遭际,是他们大家的生活写生。有人说,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希望”和“痛苦”的年代,此言不假。“痛苦”放在最后,是剩给那代文人的——他们左右不了世事的沉浮,不甘心又找不到出路,伤心就是难免的。

创办文学社团,主编文学刊物,加入进步团体,从事教育,著书写作,参加民族革命,抗日宣传等活动,对应着四处漂泊,或逃亡避难,是当时很多文人的共同经历。过程是不开心的,应该说是很伤心的,也是必然的,因这里有一个被他们忽视的亘古不变的事实——文弱书生,忘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正直也耿直,良知、责任又理想化的文人逃离了过去,不满现状,却看不到未来。这种衰败、灰暗是必然的,他们甚至不敢直接表达什么现实内容和真实内心,但给读者的全是透骨寒冷。

当然,他们也想离开种种是非,躲到象牙塔之内和大自然之间,然责任和良知又使他们对现实“目不忍视”。像朱自清在《河塘月色》中那样,走出不平静,最终还得回到不平静,“人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哪里走》),然终“忘”不了。超脱与遣返,出世与入世,“趋然”而又想挣扎,最多只是个“刹那主义”,心灵总在痛苦挣扎,多么无奈、凄伤。真实性是文学的灵魂,郁达夫散文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朱自清追求一个“真”字。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的作品又准确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也反映了自己的心路,这是时代特征和传统文化意识所造成的。

凡事得一分为二地看,不能把一切都推给时代,这代作家的天空灰暗与自我定位,与文人的人格操守也有关系。不可否认,上世纪初是一个相信文学、重视文化、知识得到空前尊重的时代。这从文学社团、文化刊物遍地开花上可见一斑,那个时代成就了一大批文豪、大家和学者。这就使得自古以来本有书生意气的文人充满激情,抱有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深,內心越痛。耿直的文人心中是《桃花源记》中那样的理想社会,他们心灵敏感而目光敏锐,加上他们的“愚气”——文人特有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百般挑剔,不满现实,以笔为剑处处揭露反抗,但他们的理想世界在现实很难找到,很多时候失望就是必然。

还有知识分子的气节,或说是文人情结,他们坚守着不吃“嗟来之食”的底线,屈原投江了,杜甫贫病而亡,柳永靠歌姬来葬,郁达夫落海了,朱自清饿死了,他们还有多少同伴?到底是刚正不阿地活着,还是改变不了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他们伤心过,凄惨地走了,为民族,为国家,为信仰,成了“崇高的灵魂”,但最终也没有掌过权柄,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理想世界,含恨九泉。也许,文人的有些期望本就过高。

知人论世,知世可以论人。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紧扣某个细节说某位作者的文章缘何有如此悲伤之情,要介绍那个时代,知道时代了,对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理解,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既省时又省事。虽世殊时异,今天的学生可能一时无法完全理解当年那些文人的“挥斥方遒”“长太息以掩涕”,但读些历史,多读点同时代类似作品就知道了。语文教学本就是读书,读书,无论是出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还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应多读,比费尽口舌地去介绍背景资料直观易感百倍。死盯着教材中的一二篇课文说事,使当今语文教学走进死胡同不能自拔。编择和教材所选文章写法、情感、内容、时代相近或类似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不能否认是校本教材开发、改变目前单一教学模式的一个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散文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明高,范桥.周作人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烙印色调时代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每一“体”都是时代深深的烙印 浅谈音乐载体的变迁史
日本节日里的“中国烙印”
家是一生的烙印
In Spring!春之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