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炯
理查德·阿维顿 (Richard Avedon,1923-2004) 被称为美国职业摄影师的典范,在长达60年的摄影师生涯中,他以饱满的激情和天才的视觉能力,打破了肖像摄影、报道摄影和时尚摄影的界限,不仅创造了一个风格鲜明、丰富而立体的阿维顿摄影图库,更在摄影史的进程中,就摄影语言探索与摄影类型疆界的突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朵薇玛与大象共舞》无疑是阿维顿最著名的一幅作品,也是他征服世界的敲门砖。二战以后,高级服装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阿维顿设计场景,将身着优雅晚装的著名模特朵薇玛 (Dovima)置于几头大象身边。这是一个超出想象的空间,充满野性和力量。晚礼服黑白相间,与白色挽带形成流畅的线条,吸引着观者的视线。模特游刃其中,仿佛与大象共舞。简洁的背景,丰富的肌理,衬托出模特和晚装的细腻与柔和。
商业人像摄影贯穿了阿维顿的整个摄影生涯。从黑白影像到彩色影像,时尚随时光变迁,他却早已突破陈规,创建独有的视觉语言,并一生坚持下去。阿维顿视觉语言特点体现在影调结构和人物情绪控制两个方面。他通常使用单色的、均匀的简洁背景,环境信息降为“0”,让人物本身“说话”。在一片灰白色背景前,阿维顿调动人物情绪,将时尚的理念注入到被摄者的发型和服饰中,更注入到人物肢体动作和身体姿态中。早在50年代,年轻大胆的阿维顿就开始颠覆时尚业刻板、僵硬的模特造型,他让模特奔跑追逐,跳跃甚至摔倒,充满极致的动感。到了90年代,阿维顿为《纽约客》拍摄各种年龄、各种身份的男人、女人中近景,他让被摄者做怪脸、撕扯皮肤、或者倒立、紧紧拥抱,在简单背景前是饱满的面部表情与丰富的身体信息。他还常常打破拍摄规范,拉着模特在街道上,在夜总会,在马戏团,在海滩上和其他无名的地方拍摄。他多采用大画幅相机那些充满动感的人,可以想象他的拍摄现场,“群魔乱舞”之后,是凝结在照片上的大胆的线条结构、充满动感的画面元素集合,最终形成突破常规的视觉表达。看着阿维顿的时尚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是一位激情四射的摄影师,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
70年代阿维顿的肖像创作与他的时尚摄影气质截然相反。他在时尚与商业领域拍摄模特和名人,要赋予这些习惯于闪光灯的、带着面具的人一份真实而深刻的存在感。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失落而忧伤的玛丽莲·梦露,一个身体刀疤纵横的安迪·沃霍。1969年阿维顿的父亲患癌症,他将大画幅相机对准父亲,一如既往的单一背景,均匀的照明,半身像,拍摄了四年。这是一组摄影师面对自己亲人的客观记录,我们看到疾病侵蚀生命的残酷,看到人走向终结时的哀伤、挣扎和无力。阿维顿的镜头从拍摄名流,转向拍摄普通人的真实状态。这些系列中,人是沉默而静态的悲伤来自生命内部。
受(Amon Carter Museum)阿蒙·卡特美国艺术博物馆之邀,从1979年到1985年,阿维顿用6年的时间在美国中西部几个州旅行,与人相遇,拍摄这些来自真实生活中的人。时尚摄影简洁干净的背景,均匀的布光,高品质的影调呈现,却抛开对人物情绪的调动和动作的设计,更不进行严谨的构图和造型处理。他让被摄者在镜头面前真实、自然、平静地表现自己。这些没有物质条件保障的人生,这些不经控制的身体,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冲击着画框,流露真实的情感。真实而茫然的存在,成为了对美国社会现实最深刻的写照。最终完成的《在美国西部》(In The American West)肖像系列,创造性地冲破了艺术与时尚的界限,成为阿维顿创作生涯最重要的作品,是摄影史上革命性的篇章。
阿维顿是建构摄影史的摄影師。他不仅创造了黑白肖像的典范,也成功探索了彩色的语言,在传播领域,他与品牌全力合作,在商业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文化、艺术观点。1965年第4期《时尚芭莎》(BAZAAR)杂志特邀阿维顿担任客座编辑,完成了一组充满未来气息的时尚照片。在这组照片中,我们既看到了拼贴、抽象线条、负像等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艺术的痕迹,也看到了波普艺术、大众消费等后现代主义的开启与承接。美国社会崇尚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也在时尚影像中得到了消费。
众所周知,理查德·阿维顿是最优秀的商业摄影师。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他在艺术上的追求,他的《在美国西部》拓展了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的语言,开创了一种新的摄影美学表现方式。但是,如果我们把他的视觉作品进行一个整体研究时,就会发现,阿维顿其实就像美国当代先锋艺术家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是一位伟大的先锋艺术家。他把无穷尽的创造力投入到时尚领域,借助时尚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幻想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