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认知的灾害社会工作任务面向研究

2017-04-06 06:18: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范式层面灾害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 610500)

基于风险认知的灾害社会工作任务面向研究

邓晓莉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风险认知影响着个体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方式,从个体层面来说,包含了个体的经验、认知、信仰等;同时,也涵盖了社会层面的风俗文化、价值观念等。风险认知是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前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自然情境下风险认知的内涵,结合对风险认知的研究范式和灾害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总结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原则,提出介入策略。

风险认知;预防;灾害社会工作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面临的灾害增加,针对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至今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面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区域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出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风险和风险认知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风险是一个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紧密联系的主观概念。我国学者张海波指出风险在社会层面的表征即为社会风险,强调风险的社会化根源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社会风险的四种范式,即“现实主义—社会风险”“建构主义—社会风险”“现实主义—公共危机”“建构主义—公共危机”。其中第二种范式的假设前提是社会风险是主观的,理论研究侧重于描述、解释和预测①。本文将在此研究范式之下,梳理灾害情景下风险认知的涵义和影响因素等内容,并根据该视角,探讨灾害情景中社会工作介入的任务和策略、原则。

一、风险认知概述

(一)风险认知的涵义

风险认知又称风险感知,指个体面对风险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应对行为等,在宏观层面表现为群体或社会相关主体对环境中的风险的识别和应对,强调个体的经验和信i仰。Gregory和Mendelsohn指出风险的很多特征都会影响到个体对生活环境中的风险的认知,主要包括三个特征,即立即性,灾害发生的概率,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程度。李华强曾指出,灾害风险认知是个体对风险及其严重性作出的主观判断,并且,这种判断与客观存在的风险之间有偏差,偏差的大小受到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②。由此可见,风险认知是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显性风险和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主观态度和感受。而在灾害情景中,不同的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各自应对灾害的态度和方式的不同,极有可能产生矛盾,即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

(二)自然灾害情境中的风险认知

随着人们对风险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灾害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灾害,还包含了诸如交通事故等社会系统内的风险事件。本文探讨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对自然灾害及其衍生事件的认知。

基于人们对风险研究的逐步深入,社会科学领域对灾害形成原因的探讨逐渐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层面,对社会脆弱性的研究逐渐增加。因此,如何降低社会脆弱性,降低灾害对人们的损害及其衍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由于灾害具有突发性、高破坏性等特点,从主观层面增强人们对灾害事件的应对能力、灾后复原力等,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风险认知理论属于预测性和解释性理论,而在此视角之下的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更侧重于预防性的策略。目前,国内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缺乏整合性的理论视角,导致人们关注的问题出现片面化等特点;过度强调对人们的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忽视了风险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和优势;在微观层面,忽略了个体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了漠视社会不平等现象等。本文将根据风险认知提供的视角,探讨预防性的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原则和策略。

(三)风险认知的研究范式

在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对风险认知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两个,即心理测量范式和风险的文化研究范式。心理测量范式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保罗·斯洛维奇、里纳特·舍贝里等人,提出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风险问题,侧重对风险源的特征和风险载体及其主观感受的测量; 风险的文化理论范式的代表人物玛丽·道格拉斯和迈克·汤姆森等人,试图通过了解认知主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文化背景等因素,研究他们在风险情景中的显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两种研究范式分别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风险进行多维度研究,由此获得了研究风险认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心里测量的范式运用调查等方式获得关于风险认知的特点等分析因子的实验数据,例如恐惧、了解、可控性等,并进行多元技术分析,获得研究个体风险认知的重要基础。基于心理学视角,对测量所得的数据和数据进行排序、相关性分析、因果分析等,通过量表等数量化的方式呈现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斯洛维奇等人对风险认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提出了风险因子分析的模型,即恐惧风险和未知风险等因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得出的结果表明,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与风险的因子在空间内的排列方式密切相关③,但专家与外行人士之间存在差异;其二,探讨得出了风险的社会放大分析框架,是对心理测量范式的提升,指出,风险的存在和损害的发生不仅对直接主体具有影响,而且会影响到负责该方面的相关利益方具有间接影响,包括政府及相关的社会组织等。基于此观点,卡斯帕森等人提出了风险社会放大的分析框架,探讨风险源与社会、文化、政治、心理等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于个体对风险的认知,造成认知差异,并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形成传播路径—风险的社会放大;最后,提出了“污名化”与风险认知的联系,即人们基于认知差异的不同,可能对某一事件形成消极的刻板印象,从而增加主体之间关于风险认知的差异。虽然心里测量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非专家个体认知风险的方式和差异,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准确地解释经济等其他领域的现象。

由Douglas和Wildavsky首先提出的风险文化理论研究范式主张公众对风险的认知与其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可以用于解释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群体对风险的识别、态度和行为方式等。个体会自主选择其所恐惧的风险及其程度,该范式侧重于解释人们感知风险和回应环境中显性和潜在风险的方式,强调人们的经验和信仰等社会背景。同时,风险文化理论研究范式认为风险是对相关社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的概念化,每一个社会公认的风险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④。因此,风险认知的研究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与风险认知主体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联系。在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当先,探讨风险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属性逐渐成为主流观点,更加强调区域或相关群体在应对风险时所显露出来的社会脆弱性及其原因,包括风险信息的传递等。文化理论侧重于解释人们感知和回应风险的方式,更适用于新社会风险时代的现状,但文化理论范式只能用于解释人们风险认知文化变化信息的很小部分,研究成果和领域有待扩展。

二、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

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其一,就风险源层面来说,包含风险的性质、风险的可控性、事件对载体的损害性等;其二,就个体层面来说,主要包括个体的心理特征、社会文化背景、公众针对风险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等内容;其三,在风险信息的传播层面,主要包含风险认知差异和风险沟通等。

在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风险事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同时,风险的可控程度不确定性增加;最后,由于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社会脆弱性的暴露度增加,风险和危机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力增加。Slovic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对风险的感知与对风险事件的恐惧程度和影响程度紧密相关⑤。

在个体因素方面,由于个体特征的不同,在风险方面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形成了对风险识别、应对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差异。同时,由于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个体对风险的认知水平。

在风险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层面,由于不同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存在差异,并且,在包括风险事件的可能带来的后果、可控程度等内容的风险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对风险事件的信息获取、认知和沟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人们的风险认知。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即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非理性或者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也会导致人们的风险认知差异,谢晓飞等人提出合适的、有效的风险沟通方式不仅能理性传播风险信息,而且能够优化沟通渠道,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以此来帮助他们克服面对风险事件的恐慌程度。

三、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原则

开展预防性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不仅要关注人们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给予回应,而且根据个体的独特性和优势,重视部分特殊个体或者群体的需求,关注因差异导致的不平等现象等;其次,遵循系统性原则,在灾害及其工作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征,思考社会工作介入的思路和任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关注的对象不仅是灾害的直接应先者,还包括救灾人员等间接群体;差异性原则主要强调不同个体或者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对灾害的认知差异等,关注这些差异,并且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等方式减少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威胁,如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等,对于促进灾害社会工作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预防性的灾害社会工作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灾害应急预案等内容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人们对灾害的认知等也需要根据个体特征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四、“预防为主”的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国内学术界当前对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任务主要依据灾害应对的阶段来划分,即预防时期、救援阶段、灾后恢复和重建阶段,主要包含的策略为加强防灾、救灾队伍建设,统筹和链接资源,提升应灾意识和能力,动员社会自主参与等内容。本文将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微观层面,主要包含个体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内容。个体层面主要从意识、知识和技巧方面来介入。通过宣传、社区教育、集体培训、防灾演练等方式,提升个体对灾害的认识,掌握必备的应灾和救灾的知识和技能,强化灾害意识;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改善非理性认知,建立理性认知,达到增强个体应灾能力和复原力提升的目的;最后,通过社会动员,促进参与,扩展人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人们在灾害情景中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同时,为灾后复原奠定基础。在此,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教育者、咨询者、组织者、使能者等角色。

中观层面主要从社区层面进行介入,旨在降低区域的社会脆弱性,提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灾后复原力。首先,需要完善和维护防灾和减灾设施,包括无障碍设施和紧急通道等;其次,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的长效应对机制,包括专项人员机制的建设,紧急统筹和指挥系统的建立等内容;再次,链接和管理资源,既包括物资储备,也包括人才队伍建设,既包含有效的资源管理,也要发现社区的优势和潜在资源,进行开发和有效利用;最后,进行有效的社区社会秩序建设,可利用社区共同记忆、社区文化等资源,提升社区在灾害紧急的情境下的集体行动力,从而达到从整体上提升社区应灾能力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组织者、资源连接者、动员者等角色。

在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倡导者和宣传者的角色。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媒介在社会层面进行防灾知识和文化宣传,巩固局部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果,同时,促进社会大众对灾害的认知;进行政策倡导,为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助力,这样不仅可以为防灾、减灾工作争取更多的资源,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私合作机制的有效建设。

五、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风险认知的系统性分析,探讨该视角下灾害社会工作的任务面向和介入策略。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探讨预防性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原则和途径。从个体层面提升人们的灾害意识、知识和技能储备,从社区层面通过链接资源、社区秩序建设等措施提升社区的集体行动能力和应灾能力;从宏观层面进行政策倡导,促进法律体制的完善和公私协作机制的建设。在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系统性、差异性等原则,保障灾害社会工作实践的开展,促进目标的实现。

【注释】

①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2):136-144.

②苏飞,何超,黄建毅,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及趋向[J].灾害学,2016,31(3):146-151.

③王锋.当代风险感知理论研究:流派、趋势与论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18-24.

④周忻,徐伟,袁艺,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方法与应用综述[J].灾害学,2012,27(2):114-118.

⑤苏飞,何超,黄建毅,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及趋向[J].灾害学,2016,31(3):146-151.

[1]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2):136-144.

[2]苏飞,何超,黄建毅,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及趋向[J].灾害学,2016,31(3):146-151.

[3]王锋.当代风险感知理论研究:流派、趋势与论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18-24.

[4]周忻,徐伟,袁艺,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方法与应用综述[J].灾害学,2012,27(2):114-118.

[5]郝柱,万江红.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2008(10):19-21.

[6]张粉霞.灾害社会工作本土经验反思与实务模型建构——基于灾害复原力理论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5):83-91.

[7]黄杰,朱正威,王琼.风险感知与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健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48-55.

[8]陈容,崔鹏.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J].灾害学,2013,28(1):133-138.

[9]张粉霞,张昱.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检视与专业能力提升[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98-106.

[10]周昌祥.灾害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工作研究——以中国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为例[J].社会工作,2011(2):19-24.

[11]程中兴.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J].社会工作,2009(4):9-11.

[12]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风险认知的结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6,29(2):370-372.

[13]郝建梅.风险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9.

[14]雷吉娜·E·朗格林,安德莉亚·H·麦克马金.风险沟通[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15]唐钧.风险沟通的管理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5):33-39.

[16]谢棋君.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研究的演进轨迹[J].理论研究,2014(3):70-75.

邓晓莉(1992-),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社会工作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研究方向灾害社会工作。

)

猜你喜欢
范式层面灾害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