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研究综述

2017-04-06 05:08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效益指标体系政策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74)

绿色建筑发展研究综述

曾钰耀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

绿色建筑倡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 符合绿色城镇化所要求的集约节约、绿色智能的标准。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及激励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激励政策

一、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满足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不良影响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是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建筑研究广泛,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现状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高泉平[1]将碳排放量的计算和价值引入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中,使绿色建筑隐形收益价值化。从全生命周期出发,曹申等[2]建立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改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途径。刘秋雁[3]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量化模型计算GCB。赵华等[4]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成本效益评价。李静等[5]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运用两种方法对增量间接效益进行了量化并验证。

(二)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研究现状

由于绿色建筑前期成本高、回报期长、外部经济性较强等特征,但在国内推行困难,因此采用合理的激励政策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从政策出发,董战峰等[6]分析了我国环境自愿协议中主要政策工具实施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激励性政策创新的建议。从内涵出发,郑古蕊[7]将我国绿色建筑与日本、澳大利亚政策实践相比,阐述了我国绿色建筑的不足。从政策评估角度出发,韩青苗等[8]构建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从博弈分析出发,刘戈[9]运用博弈模型对政府与开发商进行分析并研究绿色建筑的激励力度,提出对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激励。吴文浩等[10]通过对绿色建筑供给侧动态博弈模型与需求侧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各阶段策略选择并提出政策建议。从实际案例出发,刘玉明[11]分析了北京市绿色建筑市场的现状,提出对绿色建筑市场供需两端进行正向和反向激励。此外,操小娟等[12]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运用创新与扩散分析模型方法建立了激励政策模型。

三、国外研究现状

从论证出发,Vito Albino等[13]通过比较传统和绿色建筑的组织管理,建立了集成度组织模型,结果表明绿色建筑组织施工与供货方设计方有密切关系。J. Mensah-Attipoe等[14]对真菌在五种建筑材料中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敏感性方面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材料之间没有明显不同。在技术方面,Young S. Lee[15]分析了如何将BIM技术运用于绿色仿真,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绿色仿真框架,对绿色建筑过程中技术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从实际出发,Bon-Gang Hwang等[16]基于新加坡绿色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对以往研究和对31位建筑行业专家的访谈,总结出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通过激励政策、多种方式或工具等鼓励绿色建筑的建设。

(二)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在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中倾向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净现值或费用效益分析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且倾向于定性分析,缺乏案例并很少将指标量化,应将理论结合实际。

(三)顺应时代化发展,应运用BIM技术来进行模拟仿真,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成本、进度、模型、安全、施工同步结合。

五、未来发展展望

过去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排放已经不适合地产下半场的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们更倾向于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尘的建筑。绿色建筑顺应发展趋势应运而生,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增量成本所带来的增量收益是否能够达到期望水平,且可结合先进的BIM技术进行仿真控制。

[1]高泉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15): 189-192

[2]曹申等.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 2010(1): 54-57

[3]刘秋雁.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研究——基于碳排放量的角度[J].建筑经济, 2014(1): 97-100

[4]赵华等.绿色建筑部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 2011. 40(23): 97-99

[5]李静等.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1. 25(5): 487-492

[6]董战峰等.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中的激励政策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6): 118-124

[7]郑古蕊.日本、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政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建筑经济, 2014(06): 73-75

[8]韩青苗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3): 59-63

[9]刘戈等.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设计与激励力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4): 235-239

[10]吴文浩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绿色建筑推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6): 124-128

[11]刘玉明.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2): 46-51

[12]操小娟等.“两型社会”视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模型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中国软科学, 2011, 26(7): 66-73

[13]Albino V, Berardi U. Green Buildings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s in Italian Case Studies[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2, 21(6):387-400

[14]Mensah-Attipoe J,etc. Susceptibility of green and conven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to microbial growth.[J]. Indoor Air, 2015, 25(3):273-284

[15]Lee Y S.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Green Interior Simulations and Analyses[J]. Journal of Interior Design, 2012, 37(1):35-50

[16]Bon-Gang Hwang, Jac See Tan. Green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Obstacles and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0(7): 335-349

曾钰耀(1995-),男,汉族,四川人,硕士研究生,重庆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效益指标体系政策
政策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