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0)
浅析贵州清镇“四印”苗服饰的图案价值
覃苗
(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0)
贵州地处高原,气候宜人,多山地,聚居着众多的民族,其中苗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较大的一支,有着独特历史文化和服饰艺术图案。“四印”苗族有着他鲜明的服饰风格而独树一帜,丰富了苗族服饰的审美图示,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攒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贵州清镇“四印”苗服饰的历史沿革、图案的应用与发展及前瞻性分析三个方面着手,来表现贵州清镇“四印”苗服饰的图案价值,使得“四印”苗服饰的图案价值更加清晰明了。
贵州清镇;四印苗;服饰;图案价值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苗族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一大支系,有着期独特的语言形式与服饰风格,由于地域的阻隔,苗族内部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服饰特点,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支系。“四印”苗就是其中的一个支系,又称为龙窝苗,地处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和站街镇,他的服饰特点较为鲜明,历史文化悠久,被称作“把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
据相关资料记载,苗族的祖先有多种说法,即“九黎”、“三苗”、“南蛮”之说,其中“九黎”之说更甚,而 “九黎”正是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相传黄帝大败蚩尤于冀州之野,蚩尤兵败,不得不摔众迁徙逃跑。而“四印”苗作为苗族部落的一支,有着他自己部落的印章和文书,当逃至麦格一带大山深处时,在追兵紧随的危急关头,为了隐姓埋名让族人保存性命延续后代,所以大家不得不把随身携带的且能识别本民族的相关文书与物件统统销毁。在古代印鉴是身份地位的彰显,一个部落的印鉴更是彰显本民族的权威,是一个民族的荣耀,当面临本民族至高无上的四尊大印准备销毁之际,一位聪明的苗族姑娘站起身来对着族人说:“把印印在我的衣服上吧,这样,我们苗家的魂就不会丢了”。从此四尊大印深深地烙在了苗族妇女的衣服上,至此才形成了今天的“四印”苗,才形成了今天绚丽多彩的“四印”苗族服饰。
“四印”苗族服饰图案的来源还有其他说法,例如“田”字说,因其图案四四方方而得来,是先民对土地的依赖、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而“升”与“斗”之说,是一种丈量的工具,因其形而得名,即先民对粮食丰收的一种渴望,也有阴阳之说,众说纷纭,但还是“四印”之说最甚。
对于有独立语言而无独立文字的苗族支系——“四印”苗来说,其服饰上的装饰纹样不管是什么传说都不是简单的装饰,有着他自己独特意义。是记录了该民族的发展历程,是战乱与迁徙的真实写照,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符号,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是“四印”苗族先辈留给子孙后代的瑰宝。
“四印”苗服饰图案多在服饰上有所应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其制作工艺也是不一样的,男士服饰较为简洁。便装,苗民劳作与休闲时所穿,上着绣有条状图案的右衽式带扣短装,下穿百褶裙,而头饰为圈状的头怕缠绕,整体朴素而简便;盛装,为大型喜庆活动所穿,如桃花节、年酒节等,其服饰着色鲜艳,极具喜感,由多种花式挑绣而成,上为短衣,前后左右分别是四尊大印,大印最中间是八角八芒图案,这是太阳化身,象征着太阳神,预示着苗民生生不息,世代永存,下也是着百褶裙,头戴彩色绣帽,帽底镶一圈珠帘,整体显得和谐而优美。
服饰图案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较为少见,这是由于“四印”苗民世代居住在丛山茂林里,教育质量较差,交通不便,与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较少,旅游业滞后,相应的旅游商品与工艺品未能得到开发,种种因素阻碍了“四印”苗服饰图案的发展,使得“四印”服饰图案的应用较为单调。
在传承与发展方面脱节,“四印”苗族服饰都是苗民亲自手工制作而成,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而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深,苗民开始与外界不断地交流与学习,慢慢地出现了汉化的潜在性风险,使得部分手工艺技法失传,导致传统文化的丢失。所以说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和培养一批传承人,使他们能从中学习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乐趣,同时也能解决苗民的切身利益,直接提高他们的收益,这样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发展行列之中。
“四印”苗是苗族支系的一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韵味与艺术风采,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过去由于地处深山老林,交通闭塞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四印”苗族不能更好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经济落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思想观念极其落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与挖掘,又因其处于贵阳三县一市的重要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使得“四印”苗族的发展具备了优越的条件,慢慢地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开始立足在了旅游发展这个大舞台之上。
“四印”苗除了具备一些有利的外在因素之外,还具有他自己独特的内在因素,即丰厚文化底蕴。传统节日隆重而历史悠久,其中以桃花节、年场节及年酒节最为著名,每年都要举行,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桃花节,每年的二月举行,是苗族青年男女寻找对象的节日,此时桃花正盛,吸引了大批游客,游客在参加“四印”苗民族传统节日的同时还可以欣赏桃花美景,而年场节却是一种大型的祭祀活动,为了祭奠亲人亡灵,礼炮齐鸣,声势浩大,场面甚是悲凉。
“四印”苗由其独特的服饰图案而得其名,也因其精美的服饰图案而闻名,在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四印”苗服饰作为苗族服饰一种,有着他自身的独特性,是记录苗民饱受战乱、兴衰荣辱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除了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1]吴筑蓉.《清镇苗族》[M].清镇市苗学委员2014.
[2]杨昌文.《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及习俗简介》[M].贵州年鉴1989.
[3]李尚阳.《贵州清镇龙窝苗族女性服饰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
[4]罗凌.《绚灿的清镇苗族服饰》[J].贵州文史丛刊1992.
覃苗(1989-),男,苗族,贵州务川人,贵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现工作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