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7中央一号文件下的食糖产业研究

2017-04-06 05:08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农业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00)

基于2017中央一号文件下的食糖产业研究

李江坤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00)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大支柱型产业,其受政策影响较大。一年一度的一号文件也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我国第一大糖料生产作物的蔗糖,其发展也受政策导向影响。2017年一号文件出台,农业供给侧改革再度加码,玉米首当其冲。但同时也在经营方式、价格机制、经营主体素质以及投融资领域对我国食糖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一号文件对食糖产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中央一号文件;食糖产业;研究

一、引言

2017年2月5日,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推出,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地农业农村新形势。当前农业变化更多体现为两方面,第一,农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第二,农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因此,要解决当前变化的主要矛盾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去除产业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实现农户持续增收的首要目标。一号文件关于我国糖业改革内容诸多且从多层次、多方位角度清晰地指出了我国糖业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值得市场和业内人士更多关注,下面经笔者梳理,大概存在以下六大亮点。

二、六大亮点分析

亮点1 巩固主产区糖料生产,建立生产保护区

2016年,国家一号文件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的产业布局,提到“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对于产区布局更多针对粮食作物,未对经济作物进行产区布局规划。2017年,明确提出“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布局对象的转换体现出了国家在“粮食作物”供给相对安全前提下继续对“经济作物”安全供给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因为当前我国经济作物以甘蔗、大豆为主国内产不足需,严重依赖进口现象严重,这对国内供给造成严重冲击,威胁国内产业安全,因此需巩固产区油料、糖料生产,尤其是主要产区甘蔗和甜菜生产,提质增产增效。

亮点2 继续转变经营方式,发挥集约优势建立现代化农业园区

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国家一直秉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集约优势的理念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其本质上主要是提高规模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集中体现,促使基础设施和产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2017年,在农业生产经营与发展上,采取相同的理念和做法。“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国家在2017年继续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转变发展对象即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管理,一改去年以“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为主导的口号。

亮点3 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加强边境管理

在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全贸易救济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强化边境管理,深入开展综合治理,打击农产品走私”。之前只是“健全机制”,而现在“依法对进口农产品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可见国内已经把贸易救济调查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行动,这也正是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对国内产业的更进一步的保护。而白糖的贸易救济调查在2016年9月份就在商务部进行备案调查,即将在3月份公布结果,这无疑给白糖多头以信心。

亮点4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2017年一号文件中的“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是对2016年的进一步深化。临储制度维持了国内农产品较大的库存量,其中当前国内的白糖储备还有约650万吨的庞大库存,急需去库存。2016/17榨季,产不足需推高糖价,从国储抛储动作看,出库的82万吨国储糖两批分次进行抛储,抛储力度小且谨慎体现国储当局注重抛储对抑制市场价格的考虑,打击投机过快推高糖价。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这将有利推动甘蔗补贴对象和方向向广西、广东、云南等主产区农户倾斜,同时适度引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以享受补贴福利。全程机械化正在推广当中,机械化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刺激农户加入机械化生产中来,扩大机械化种植影响范围。

亮点5 强化创新驱动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供给侧改革强调补短板,以要素驱动、创新驱动焕发经济活力,以科技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因此,2017年一号文件更注重创新驱动长效机制。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目前甘蔗产业最棘手的问题就在于甘蔗机械化问题,随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甘蔗全程机械化种植开始启动,以广东地区试点开始,逐步覆盖各个产区,效果良好,种植机械化和品种创新将有利于甘蔗单产提高、成本降低,提高生产效率和蔗农收益。第二,“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第三,“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国家从培育新型主体到新型个人的逐步转换,先以培养职业农户为起步,维持农业从业人员稳定性和提高其专业性,逐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即种植大户。因为甘蔗种植对技术水平和农民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提高甘蔗种植水平。

亮点6 创新投融资渠道,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创新融资渠道,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随着PPP项目的逐步展开,新型的商业合作模式在民间逐渐推广开来,国家逐步引入社会资本,放宽农业资本的市场准入。从融资角度考虑,2017年一号文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担保机构,同时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融资渠道的开放有利于加强社会资本对甘蔗产业投资支持,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可借助社会资本盈利属性来提升甘蔗生产效率。此外,农户可利用金融工具“保险+期货”避险。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三、结论

总体上,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国家对国内糖料产业的重视,从巩固主产区产量、国家层面的贸易救济、近几年的临时储备政策、打击食糖走私、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都可体现出国家对于国内食糖产业保护力度逐渐加强,并且逐步转换扶持方式,引入社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当前广西也在推行双高基地的建设,提出糖业二次创业、推行糖业重组,推行机械化,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是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维护国内的国内用糖安全。

[1]《中国农业科学院》网.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6):7-9.

李江坤(1989-),男,汉族,河北保定市人,学生,经济学硕士,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期货市场。

猜你喜欢
甘蔗机械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清明甘蔗“毒过蛇”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