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信任概念及其度量研究综述

2017-04-06 03:02:57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信任度人际度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人际信任概念及其度量研究综述

梁姣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人际信任是信息共享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做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本文则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四个领域出发,分别对人际信任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又对人际信任的不同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人际信任;信任度;度量

一、引言

信任是信息共享的基础[1],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层面上,能够提高个人的工作绩效,降低离职意向。在组织层面上,对于提高组织绩效、组织承诺、工作小组的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层面上,社会学家齐梅尔认为,如果离开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并持续下来[2]。此外,在经济交换过程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降低交易过程中的犯罪率和交易成本,减少企业间的谈判和摩擦次数,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竞争力。基于人际信任的重要性,人际信任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者们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人际信任的内涵

关于人际信任的内涵,学者们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四个领域分别进行了探讨。

在行为学领域,学者们认为人际信任会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美国学者Deutsch(1958)把人际信任理解为期待,且这种期待会以某种行动选择(合作行为)显示出来,并首次利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进行实验研究,对人际信任进行了测量,把人际信任进行了量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随后,投资游戏、筑塔游戏、三重独裁者游戏等也被用到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中,游戏中参与者必须采取恰当的策略才能完成游戏任务,因此,参与者之间不仅要有竞争还要有合作。这类研究将人际信任操作性定义为合作行为[3]。1995年Hosmer对Deutsch的定义进行了改写,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得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行为。

卢曼(1979)对于人际信任的定义,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经典。他从一种新功能主义的理论角度来界定信任,认为人际信任是用来减少社会交往复杂性的机制[4]。Lewis和Weighert(1985)认为人际信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一个团体之中,并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它一般包含双方如何处理面对的共同危机和潜在的怀疑[5]。如果缺乏人际信任,社会将会变成一盘散沙,完全不能有日常的稳定生活,离开最基本的人与人的信任,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并持续下来[6]。还有社会学家从社会制度这一角度出发,将人际信任看作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必然产物。

心理学领域中,早在1967年Rotter就对人际信任下了定义,他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认同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念化的期待。Rousseau(1998)认为人际信任是对他人的目的和行为有着积极的期望而意图袒露自身弱点的心理状态。张建新和张妙清(2000)在理解人际信任的时候,加上了“或竞争或合作”这一条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这一条件下,预期另外一方对自己做出的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邹娟(2010)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等可靠程度的一种期望[7]。

经济学领域对人际信任的理解与其他领域中有着较大的不同。经济学家趋向于把人际信任看作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或是制度是基于他人行为的善意性假设、承认自身弱点而做出的委托、交付。郑焕刚和陈昆(2009)认为信任是经济人在面临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前提下,经过理性算计之后的一种行为选择,这样的信任是被动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从性恶论出发的经济学家则认为信任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然而,他们也不否认信任确实会带来积极的结果,比如低的交易时间,高的经济效率。经济学家也试图对信任进行测量,将其量化,他们用“信任博弈”(trust game)的试验方法,对“信任度”和“可信度”进行了测量并区分,这对人际信任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贡献。

三、人际信任度量

人际信任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清楚的测量或计算出人类社会、企业组织或是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结前人研究,学者们主要运用量表测量、博弈游戏和数学公式计算等方法来度量人际信任。

早期信任度量是运用量表测量的方式进行的。最初的信任度量采用的是Christic和Geis在1970年编制的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受试者对他人能够被操纵并为己所用的估计,得分高者(低信任度)往往能即兴发挥并取得成功,而得分低者(高信任度)则过分分心于不重要的细节问题,它被认为是测量人性态度量表的佼佼者[8]。Rotter(1976)运用社会学习理论,编制人际信任量表,用于测试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陈述可靠性的估计,量表由25个题项组成,采用5级对称记分法,量表总分从 25 分(信任程度最低)-125 分(信任程度最高),分数越高,人际信任度越高,75 分是人际信任程度高低的分界。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认可。1986年,Rempel和Holmes编制了信任量表,用于测查关系密切者的相互信任,共有18个题目,涉及信任的三种内涵: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性,该量表采用7级评分法,总分从18分(信任度最低)至126分(信任度最高),该量表应用范围较广。随后,学者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研究情境设计了合适的信任度测量量表。例如LYNDA A(1990)设计了医患信任关系的测量量表;Patricia M(1997)开发了买卖关系中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任度测量量表;黄珺(2009)度量了农户对管理层的信任。

除了用量表方式测量人际信任外,还有一些学者采用博弈论中的方法,通过博弈游戏来度量人际信任值。Berg(1995)的信任博弈,在信任度的测量方面被广泛应用,在博弈中,投资者拥有S单位的初始禀赋,他要把y单位(0≤y≤S)给信任者,在外力的辅助下,信任者将得到3y,但他需要回报给投资者x单位(0≤x≤3y),观察y和x值,就可以计算出施信者和受信者之间的信任度。Delgado-Márquez B L(2013)在信任博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能够测量信任传递和人际信任互惠的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健壮性,很好地测量了主体间的信任度[9]。张毅和邵新宇等(2005)运用博弈理论,对企业合作中的信任度进行了分析,把企业合作关系中其中一方认为对方在第一轮博弈中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定义为两个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并根据定义推导出企业间产生合作必需的最小信任度[10],具有实际意义。

随着社会网络研究的不断发展,人际信任研究逐渐与社会网络结合起来,关于社会网络中人际信任度计算的有研究越来越多。这类学者大多运用数学方法,根据研究情境结合适当的数学公式来估计人际信任度。例如,龙毅宏和潘丹(2009)运用模糊理论,从信任的模糊性角度首先对单条信任路径上的信任值进行了计算,而在一般情况下,实体间的信任路径不止一条,所以他把信任网络简化成了一个图,在图中,对多条路径的信任值进行了综合得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信任值[11]。齐秀全等则(2011)根据社会学和心理学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原理,提出了社交网络中基于用户上下文的信任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信任度分为熟悉性产生的信任度和相似性产生的信任度;同时又根据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不同,把相似性划分为内部相似性和外部相似性,并把人际交往关系转换为图,参考了一种基于图的计算用户推荐分数的算法,给出了信任度计算的具体方法[12]。张佩云和黄波等(2014)设计一种基于社会网络服务信任关系的可信服务推荐方法,给出了用户间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计算出来的信任度为用户推荐服务[13]。

四、总结

本文首先从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四个领域对人际信任的概念分别进行了探讨,发现不同学科对人际信任的定义有所不同。然后本文又对人际信任度量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能够准确地度量人际信任对于人们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1]鄢章华,滕春贤,刘蕾.供应链信任传递机制及其均衡研究[J].管理科学,2010,23(6):64-71

[2]嵇弘,宋悦.关于人际信任研究现状的综述[J].北方文学:下,2012(6):234-234

[3]陆先鹏.人际信任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影响因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9-21

[4]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3-23

[5]孙巍.人际信任研究述评[J].东方企业文化,2012,17:162

[6]嵇弘,宋悦.关于人际信任研究现状的综述[J].北方文学:下,2012(6):234-234

[7]邹娟.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0(14):177-178

[8]曹晓红.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1:119

[9]Delgado-Márquez B L,Hurtado-Torres N E,Aragón-Correa J A.On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transfer:Proposal of index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3(1):433-449

[10]张毅,邵新宇,邓超.企业合作中信任传递过程的机理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9):132-134

[11]龙毅宏,潘丹.基于模糊理论的间接推荐信任传递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6):114-117

[12]乔秀全,杨春,李晓峰,等.社交网络服务中一种基于用户上下文的信任度计算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1,34(12):2403-2413

[13]张佩云,黄波,谢荣见.一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关系的服务推荐方法[J].2014,35(2):222-227

梁姣姣(1992-),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信任度人际度量
有趣的度量
模糊度量空间的强嵌入
迷向表示分为6个不可约直和的旗流形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环球时报(2018-01-23)2018-01-23 05:25:53
地质异常的奇异性度量与隐伏源致矿异常识别
基于信任度评估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计算机工程(2015年4期)2015-07-05 08:27:45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2014,如何获得信任
IT经理世界(2014年5期)2014-03-19 08: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