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2017-04-06 10:20张晓君江苏省宜兴中学江苏无锡214200
中学生物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王先生癌变癌细胞

张晓君(江苏省宜兴中学江苏无锡 214200)

孙薇(丁蜀高级中学江苏无锡 214200)

例谈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张晓君(江苏省宜兴中学江苏无锡 214200)

孙薇(丁蜀高级中学江苏无锡 214200)

文件编号:1003-7586(2017)01-0036-02

“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以教学要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其中应蕴含课堂教学目标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核心问题,以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经过共同分析、研究探讨,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直接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引进学习内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生物课堂“活”起来。

下面以“细胞的癌变”一节为例,来谈谈“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1 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使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能将学生迅速引入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所熟悉的名人患癌症甚至死亡的案例,如乔布斯因患胰腺癌于2011年病逝,享年56岁;1983年版电视剧《红楼梦》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于2007年病逝;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的“癌症日记”;著名歌唱家蔡琴曾患乳腺癌,经积极治疗已经痊愈……通过这些案例,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癌症的可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癌症的欲望。

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癌症为什么会发生?癌症为什么不容易治愈?和正常的细胞相比,癌细胞有哪些特征?

2 利用资料情境,培养生物素养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中生物问题情境创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为D/2015/02/363)的研究成果。

教师介绍“癌”字:癌字中病字头下的部分同岩石的岩,形容癌是这种疾病如同岩石一样顽固,形态各异;癌的英文Canc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蟹”,形容癌像蟹一样“横行霸道”。癌症是否真如造字者所形容的像岩石、像螃蟹?

设计意图:从中文、英文2个角度来剖析“癌”这个字,仅从这个字的字面就能初步意会癌细胞的部分特征。这样的资料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癌症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造字者的智慧。

教师展示正常人的肝细胞和宫颈细胞的特征比较(表1),要求学生根据表格,分析癌细胞的特征。

表1 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特征

教师展示图1、图2,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可以看出,细胞癌变后会有何变化?

图1 正常成纤维细胞扫描电镜图

图2 癌变成纤维细胞扫描电镜图

图3 癌细胞转移

教师展示癌细胞分散和转移示意图,并讲解:部分癌细胞会脱离原发病部位,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转移到其他正常组织,继续增殖、生长。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癌细胞这么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根据癌细胞的特征分析为何癌症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等资料情境,让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出癌细胞的特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了学生阅读资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癌症对健康的危害极大以及癌症的不易治愈,都是与癌细胞的特征密切相关的。在了解了癌细胞的特征后,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癌症对健康危害如此之大的原因,能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3 利用故事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提出案例,要求学生分析:

(1)王先生在最近的单位体检中检查出癌胚抗原高于正常值,医生建议他复检。王先生复查后确诊为结肠癌,他想不通,他从不抽烟也很少喝酒,怎么就得了癌症了?请你帮他分析分析。(提示:除了吸烟和酗酒,生活中还有哪些因子也会诱发细胞癌变?)

(2)邻居老刘听说了王先生的事情后,心想:幸亏我的身体里没有与癌症有关的基因。老刘的想法对吗?

(3)王先生的妻子说王先生最喜欢吃的菜就是红烧肉,不爱吃蔬菜。据王先生的同事讲,王先生这个人很内向,不怎么爱和大家讲话,你觉得这些与他的病有关系吗?

(4)王先生逐渐出现消瘦等表现,但他仍不肯入院治疗,因为他认为这是不治之症。癌症可治还是不可治,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诱发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果让学生强记,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笔者设计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致癌因子。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比较贴切,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否定了邻居老刘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王先生体内的原癌基因为何会发生变异成为癌基因,而抑癌基因为何没有发挥抑制作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正常细胞是否就癌变了?一连串有梯度的问题引领着学生步步逼近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了解癌细胞的特征和癌症发生的原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癌症预防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书本,服务于生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增进生物知识的实用性。

4 利用多媒体情境,生动生物课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多次利用了多媒体情境,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最终使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利用正常成纤维细胞和癌变成纤维细胞扫描电镜图的直观图像,使学生轻松地就发现了癌细胞的特征之一——“变态”的细胞。

在学生了解了癌细胞的特征之后,教师播放癌细胞产生和转移的视频情境。通过视频,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癌确实像岩石那样顽固,像螃蟹那样横行霸道,还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癌细胞是如何产生的。

在学习致癌因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呈现一些常见的富含化学致癌因子的食物图片、青少年吸烟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于生活、对于这些同龄人的想法,致癌因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何等的重要。通过多媒体情境,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比起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还可利用游戏情境、实验情境、模型情境等,使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知识直观化。“问题情境教学法”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而这种亲身参与、亲自体验的自主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产生真实的思考感悟,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能力。

[1]贾广磊.“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学生物学,2005(2):14-15.

[2]王元军.利用主题事件让生物学学习更有效[J].中学生物教学,2016(7):23-24.

用“互联网+课堂导学”,依托个性化学习平台中的“互动课堂”,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预习反馈答疑”、“问题互动展示”、“难点解析拓展”等子环节的导学任务。课堂操作层面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屏幕互动展示、在线抢答、及时统计反馈以及支持多种格式数据资源显示及推送共同完成导学任务。“课后巩固”主要是结合“互联网+课堂导学”以课堂直播、线上答疑、达成评测以及支持在线练习和实时统计及讲解等形式的自主性巩固、自诊断反馈和自适应评价。这三个模块构成的个性化互动学习平台与“互联网+课堂导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融共生,最终所指向和实现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评价性学习。

猜你喜欢
王先生癌变癌细胞
不速之客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警惕提升信用卡额度的骗局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
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