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官特征研究探析

2017-04-06 17:38宋彦慧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原貌

摘 要:《官场现形记》一书中官形象的基本特征富有个性化、多样化,本文以历史客观的眼光,結合作品内容反映的现实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对官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试图去标签化,还原作品原貌。

关键词:官场现形记;官特征;原貌

以往士大夫暴露上层官员的问题,通过向皇帝上书,以引起执政者的注意。《官场现形记》并没有这样,而是向百姓揭露官场的黑暗,体现了近代化的“公众化”。它以普通大众的视角看待近代为官者,为后来文学在揭露社会腐败现象的研究走出一条新的思路。研究一部作品不能用题材来框住作品的思想内容,这样往往带有偏见性。我们在研究一部作品时,总喜欢以评价式的口吻进行探讨,以类型化的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其源流与发展,甚至将其中的一段文字进行汇总,并非贴合作品本身和内容,来进行解剖。基于此,笔者对该小说的官形象进行分类分析。

一、官员的权力诱惑

在小说中官员贪欲的特点贯穿了始终,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欲望过分了之后,滋生贪念的结局也就注定了。第二回王孝廉道:“俗话说的好,‘千里为官只为财。”

“王孝廉又叫他封了四吊钱的钱票,送给学台大人做“贽见”,另外带了些钱做一应使费。”

金钱须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然而为官者在钱数上一次比一次增加砝码,官员可以通过官位来获取权力并得到金钱和利益。当然,针对不同的官群体,作者笔下的官员其敛财途径、贪污金额与贪污运行机制也并不完全相同。

二、为官者的职场素质

大多贪污的官员都知识水平低下,胸无点墨。第一回望成名学究训顽儿,讲制艺乡绅勖后进,文中提到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老头家及方必开家,祖上世代务农,中了秀才,因而合庄的人,都把他高看起来。自乡下的出身只是知道,做了官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就有了金钱,有了金钱就等于有了无上的面子和地位。

老三道:“中了举人有甚么好处呢?”王仁道:“中举之后,一路上去,中进士,拉翰林,好处多着哩!”

这些官员爱占便宜,自私贪婪。如果这样的人为官,不会为他人着想,不会为工作尽职尽责,而且排斥忠言、真言和诤言。

三、背离儒家道德的为官理念

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儒家思想中的精髓,“忠奸对立”的传统模式,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说,是坚不可摧的道德理念。《官场现形记》为后来学者奠定了基础。其中涉及十一个省市大大小小的官吏百余人,上自太后、皇帝,下至佐杂小吏,还有太监总管、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统领管带,应有尽有。如第二十五回的买古董借径谒权门,献巨金痴心放实缺中写:

刘厚守道:“我又不是钻钱眼的人,你们也太瞧我不起官场现形记了!本来他老人家做到这么大的官,还怕少了钱用?你们送他钱,岂不是明明骂他要钱,怎么能够不碰钉子呢?所以他爱古董,你送他古董顶欢喜。”

小说集中地暴露了清末官场中的丑行恶德,将其中腐败堕落、徇私舞弊、钻营谄媚、卑劣龌龊的行径一一揭露。儒家道德理论成了为官者聚敛谋财的幌子。他们心中的忠孝之义、君臣之礼,推展到臣子侍君,下级对上级的唯命是从的关系,歪曲了其孝与忠的本源关系。

四、为官者的做官动机

鲁迅在《学界三魂》中曾有这样的阐述:“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卖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灵魂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为官清廉者往往在官场的大染缸中,近墨者黑,最终被恶劣的人性吞噬。作者对这样的为官形制如此熟悉,是因为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相应的原型,作者在第十五回写浙江建德县县令庄大老爷的老奸巨猾面目时,以忠于现实的创作态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庄大老爷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非常生动。

作者对人生的深度体验,并加以想象和艺术化加工就成了小说。李伯元笔下的官形象正是近代为官者贪污腐败生活的再现。作者以社会为批判对象,借小说以发泄对政局、时弊的不满和对腐败官场的愤慨,对社会弊病、人性积习和道德沦丧痛加揭露,使《官场现形记》为后代文学小说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李伯元.官场现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路遥.论《官场现形记》的思想性[J].文史哲,1958(8).

[5]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宋彦慧(1991— ),女,现为济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原貌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朝花拾“刺”
恳请你, 留下我
静置
圆明园桥梁复建漫录
来而复往
渐变
我在海外做代购
“三题”为何变“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