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琴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阅读教学;评价性学习;重要性
G633.3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进,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无所适从的同时,纷纷尝试着更新自己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改革尤其是热点。作为教师,常常能看到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一些貌似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实则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高中语文“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便在这一反思中应运而生。
一、评价性学习概述
1.评价性学习的定义
评价性学习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国际许多学者给出了评价性学习的定义,虽各自定义的内容不同,但其内涵基本相同,认同度较高的主要是两个人给出的定义: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评价性学习的权威专家布莱克(Paul Black)教授认为:“ 评价性学习指任何其设计和实施的首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
2.评价性学习的核心内容
评价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传统的评价多关注的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如教学楼,课桌椅,多媒体设备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主要采用笔试的形式,注重学生的分数,通过分数对学生进行甄别和筛选,评价的对象主要是行政领导、其他教师、教研人员,很少考虑到学生的真正感受。而评价性学习这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体,由“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者”。发掘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它是鼓励性的。
确立有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标准,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英国“评价改革小组”指出,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他们试图达到的目标,并且愿意达到这一目标。当学生参与到与教师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和学业成功的标准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产生。
评价性学习的对象是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实施评价性学习的立足点不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残酷的竞争,而是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长期的发展,在平时的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和确立达到学习的标准是进行有效学习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注重对学生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是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了解学生的要求和需要,使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与学同时进行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它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动发展的过程,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反馈,不断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习效果。
二、评价性学习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运用科学探究的记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探究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收集学生记录的信息也是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一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下来记录的科学思维的结果可以成为很好的“成长记录袋” ,充分利用它们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对于那些有错念 ( 即错误观念或观点) 的记录,教师通过它们了解犯错误的原因,从而能了解到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有极大的帮助;教师给学生反馈了改进意见后,学生能有效地改进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信心和成绩。因此,对于学生的错念,教师加以关注实在太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英美等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出学习性评价的原因。
它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充分关注教室中的每一个学生,对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探究要求。然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自主阅读显然成了少数学生的事情,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那些性格外向、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而其他那些语文阅读基础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课堂的看客,充当了绝对的绿叶,在课堂上的收获甚微。所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建构作以深入的探讨,阐述“导-学-评”阅读教学这一新理念、探讨“导-学-评”阅读教学这一新策略,对指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其中评价性学习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环节。其实施途径有五大环节:阅读目标定向环节,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阅读目标,阅读目标的确定应体现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本、以自读为主的策略;学生自主阅读环节,要贯彻“先读后教”的理念,自读是语文阅读的起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自读可分课上自读与课外自读,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指导自读,加强“导”的计划性,增强“导”的针对性;师生合作交流环节,即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共同升华课堂境界的环节,讨论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进行深入探究的有效交流方式;阅读成果展示环节,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解决阅读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阐述自己的最佳解答方案;阅读达标评价环节,即以“同步测评”为检测阅读效果的主要方式,对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补充性训练,对已掌握的知识或方法,在课上或课后提供适当的拓展性训练。该模式应用的效果在于阅读课堂乱中有序、动中有静、收放自如、目中有人。
评价性学习以一种“潜教学”或“潜评价”的方式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绝非是一种强制的价值灌输,而是教师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教育理解、价值追求有机地融于教学过程当中,不断丰富和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生命的境界。如果没有评价活动所提供的反馈,教学将成为一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这样,评价本身所具备的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评价性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的重要媒介,在“教学——评价——再教学”之间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断趋于高效。
参考文献 :
[1]彭小虎.有效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倩.高中语文合作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
[3]叶倩.浅谈高中语文閱读教学方法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陈玉生.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