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017-04-06 04:41杨林孙建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计算机习惯

杨林 孙建辉

小学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而言比各个阶段都重要。培根曾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古往今来,许多事实也表明,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决定他们的人生的成功与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其他习惯的培养,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学生要进入电脑室直到离开电脑室,我们都应该注意学生讲秩序的习惯的培养,让一切做到有序,有序进入,有序离开,让使用物品有序归位,让学生有序就座。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从上机练习的第一堂课开始,就要训练学生正确开关机的方法,逐步养成习惯,并且要使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的结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文明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进入家庭的比率也越来越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资料、网络游戏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如:教育学生要有美丑的辩别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要教育学生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用语文明礼貌、不讲脏话等。

三、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习惯,能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前提。在上信息技术课之前,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和同学们联系紧密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21世纪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以信息技术能力为代表的信息素养是21世纪的最起码的素养,对人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上机练习为主,在编排练习时,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让学生们“只要跳一下,就会摘到果子”,使学生既不会产生自满情绪,也不会悲观失望。努力调动全体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要把好生和差生搭配起来,互相帮助,相关交流。无论哪项活动都不要放弃差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创造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他们微小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深深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地关心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促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会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学习习惯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因而,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课外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的需要,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不断更新的资讯,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面对这一现象首先自我反思,改变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树立学生主体观,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知识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方向转变。第二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指导学生把正确的操作和非法操作区别开来。第三要求学生有问题要多问,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问,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有很多问题,老师说了若干次,学生都不能明白,或听了个一知半解,或根本充耳不闻。这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同时也是学生没有学生认真倾听的表现。不会倾听,当然他们就不会很好地执行教师的教育意图,当然学习率效就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掌控学生的倾听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可通过及时提问,调整语调,注意提醒,注意互动,提高学生对教师讲授知识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习惯。虽然說信息技术操作至关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信息技术知识浩如烟海,老师能教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重操作,轻阅读往往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大缺点,我们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尝操作,然后自学领悟。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教授信息技术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到趣味无穷,争当学习主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情况,发现学生优势,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给学生的生命奠基,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从平时做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认真履行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为使学生能适应信息社会需求、迎接创感时代挑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计算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