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达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高校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度实践研究*
宋 达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机制、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方式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较为科学、全面的党员考核体系,形成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度,并根据党建工作任务的变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学生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实践证明,该量化考核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以及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度;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随后,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就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出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管理机制,“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方式,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很多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加强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建设、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为目标,对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韩飞,2014;孙淑军,2014;高飞,2015等)。
为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有关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笔者所在的学管党支部依托校级教育科研课题,结合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以提高党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制定了以“项目责任制”为特色的组织生活制度。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党性、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在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科学、全面的量化考核制度,作为支部党员考核和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和评优表彰工作的重要依据,形成了党员立足岗位创争优的长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努力把党支部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本研究的实践单位为学管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科学和民主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意见与党内民主相结合,多个考核主体和考核方式灵活结合,通过考核项目细化,对学生党员实行全方位和全程考核。为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项目被赋予一定分值,满分为100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考核对象分为非毕业班党员和毕业班党员两大类型,分别采用适用于考核对象的考核标准,最后量化为统一标准评定,实现量化考核。
党支部根据量化考核的项目将考核方式分为党员自评、群众测评、党员互评、党小组评议、党支部考核五种,分别组织党员个人、班主任或学生组织负责人、党小组联席会议、党小组/项目组组长会议、党支部会议对所对应的项目展开测评。五种考核方式所对应的考核项目所占量化考核的比重、具体项目如下表所示:
考核方式考核项目分值项目1项目2项目3项目4考察方面党员自评综合10思想素质学业表现工作实践日常行为全面群众测评德20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个人作风作用发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党员互评能20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小组评议勤30常规活动项目责任制遵规守纪支部考核绩20理论成绩学业成绩学生工作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作用发挥
参照中组部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相关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结合学校党委党员民主评议和评优表彰工作的相关通知精神,党支部将考核内容分为综合、德、能、勤、绩五大项,和各种考核主体、考核方式相结合具体情况如下:
(一)参照民主评议的党员个人自评(综合)
该项包括加分(参加公益活动、获得奖项和通过资格考试等,最高加10分)在内,满分记为100分,占量化考核比重为10%。每学年学生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党支部上交个人学年总结和《学生党员自评表》。如不按期上交记为0分;党支部对上交的各项分数进行审查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情况,记为0分;如发现不全面或不准确之处,限期改正或补充,否则记为0分。党员自评最终计分为:100-(个人自评分数-除自评外的分数折算为百分制分数,取绝对值)+5。即要求自评和民主评议相吻合,误差在5分之内记为满分,5分之上按实际误差减分。这种计分方式保证了党员自评的相对客观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的进一步发扬。
(二)思想政治群众测评(德)
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满分记为100分,得分由个人所在的集体的群众抽样(占班级或学生组织学生总数的20%-30%)测评得出,占量化考核比重为20%。具体考核项目和细则如下:
考核项目思想觉悟(30分)理论水平(20分)个人作风(20分)作用发挥(30分)总分(100分)考核细则▶是否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在班级和学生组织中起到思想引领作用;▶是否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汇报写作、入党材料准备、党的理论知识考试和竞赛中是否表现出党员基本的理论素养;▶思政课平均成绩是否80分以上▶是否坚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是否真抓实干;▶是否艰苦朴素;▶是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否遵规守纪▶是否履行岗位职责;▶是否在各方面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正能量,发扬奉献精神以上四项评分总和
(三)综合能力党员互评(能)
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在党小组联席会议上由党员互相评议,分别对学生党员的学生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进行量化打分,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测评对象各项能力所占比重有所不同,体现出不同年级阶段的实际情况。
(四)组织生活小组评议(勤)
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得分根据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结合每学期的实际情况计算得出,该项满分100分,占量化考核比重为30%。其中常规活动60分,担任项目/岗位职责占40分,加分项最多为10分。通过实施“项目责任制”,并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个人特长,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五)综合成绩支部考核(绩)
本项成绩由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每学年两学期考试/考核成绩和本学年取得的其他成绩按比例综合计算得出,该项占量化考核比重为20%。综合成绩满分计100分,包括理论成绩(含党课、入党理论考试成绩等,占20%)、学业成绩(占30%)、学生工作成绩(占30%)和社会实践成绩(占20%)四项。
其中学生工作成绩由党支部委员会根据考核对象该学年表现给出分数。每学年学生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个人总结和《学生党员成绩登记表》,其中包括该学年的学业成绩和社会实践成绩,党支部审核后计算成绩。
党支部根据考核方式和内容组织不同群体和个人对以上五项内容进行考核,收集、审核并统计相关数据,按照考核权重得出支部全部学生党员的学年度考核成绩,形成《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得分统计表》,作为党支部民主评议和评优推荐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落实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党支部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做好民主评议和评优推荐工作。党支部以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进行民主评议。每个党员在学年个人总结的基础上,以党小组为单位召开民主评议会(支部委员参加党小组的会议),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结合相关要求,认真查找问题,深入剖析、查准找实问题根源,明确改进措施。每个党小组在民主评议会上指定两人担任记录员,会后由组长负责召集记录员汇总整理会议记录,交支部存档。同时民主评议会上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议出相应名额的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党员,党小组将选票上交党支部,将评选结果提交支部民主评议和评优推荐大会审核。党支部对于评议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较严重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并要求党员限期整改。
党支部召集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和理论社团主要负责人召开民主评议和评优推荐大会,根据《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得分统计表》中正式党员的排名情况,结合党小组民主评议会评议结果,按要求推荐上报本年度学生优秀党员名单。对于在考核中排名倒数的党员,党支部进行约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限期整改和提高,并跟踪监督。
从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党员确实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党务工作、学生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反映出考核分数是科学的、可信的。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和评优工作结束后对支部所有学生党员进行了网络无记名问卷调查,以深入了解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组织生活效果和量化考核制度的看法,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38份。
在“党支部是否有学生党员考核制度”问题中,超过96%的学生党员对考核制度非常了解,只有5人回答“没有”或“不清楚”(占3.62%),如下图1所示:
图1
学生党员在“对考核制度的看法”上,近83%的党员认为是“科学”的,认为“不科学”的有3人,另有2人“不清楚”。如下表所示:
选项小计比例A.科学11482.61%B.一般1913.77%C.不科学32.17%D.不清楚21.4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38
在对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的认识上,近88%的人认为“严格执行”,认为“基本不执行”、“完全不执行”或“不清楚”的各有1人。如下图2所示:
图2
参与调查的党员对考核结果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其中超过65%的人认为可信度非常高,超过28%的人认为可信度比较高,认为可信度一般及以下的仅占6.51%。如下表所示:
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高9065.22%B.比较高3928.26%C.一般75.07%D.比较低10.72%E.非常低10.7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38
通过分析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认为参加考核的党员比较了解量化考核制度的内容,对考核制度的科学性、执行情况和考核结果有很高的认同度。
以“项目责任制”和“量化考核”为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新模式已从2014下半年开始成功应用于北京城市学院学管党支部。在以“项目责任制”为特色的组织生活量化考核(《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基础上,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建立了较为科学、全面的党员量化考核体系,形成了《党支部学生党员考核制度》,并根据党建工作任务的变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支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该量化考核制度的成功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在高校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1]高飞.构建新型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的评述[J].科技文汇,2015(3C):116-117.
[2]韩飞.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高教探索,2014(5):189.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4]孙淑军等.基于AHP-FUZZY的高校学生党员考核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91-93.
[5]周菲.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41-148.
*北京城市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JYC201429)。
D
A
2095-4379-(2017)09-0041-03
宋达(1978-),男,汉族,河北邯郸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北京城市学院,讲师,国际政治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语言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