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兴财
作业的布置和应用,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作业的爱,又源自于对作业环节的重视,也源自于对作业的依赖。由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所以很多教师便把希望寄托在课后作业上,把作业当作救命稻草,印证了“课堂不足,课后来补”这句话。教师往往怀着理想化的态度去布置作业,致使很多作业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达不到理想的作业效果。那么,如何合理的布置作业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探索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極作用。
一、以尊重学生实际为前提,探索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
从教育层面而言,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教书是途径,育人是目的。从教学层面而言,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要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必须关注学习者。
新课程改革是适应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它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学活动应在尊重和服务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布置初中数学作业,才能更好地顺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布置的作业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和需求,做到有教无类,又要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换而言之,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既要保持作业的整体性,又要保证作业的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业的效用。
二、探索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以科学合理适度为原则
传统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以数量多为特点,而且内容比较单一,难度系数不稳定,教师重投入而不重效果。初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作为基本的支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然而,作业的数量必须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讲究作业对完成整体教学目标的促进作用,讲究作业对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实际效果,讲究质量和数量的统一。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具有巩固性、提高性和探索性的作业有机结合起来,设置一定的梯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布置适宜的练习内容。作业内容要尽量全面而且重点突出,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填空、选择、计算的练习方式,又可以留有空白,让学生自我补充,从而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在作业的设置上,教师既可以提供套餐类的强制性作业,又可以提供自助餐式的可选择作业,还可以采用一些在线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填充作业内容。
三、探索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只注重答案的对错、成绩的高低,忽略了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作业评价的反馈作用。而且,教师的前期建设和摸底工作做得不到位,把重心只放在后期的修补工作上,造成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浪费。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更加综合、科学、多样化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反向推动力和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促进作用。对于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内容,教师要分析“为什么”,多从自身教学方面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学生。除了对错,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除了横向比较学生的作业以外,还要纵向比较每位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的建设。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组织学生相互批改和评价作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系统地评价和总结,这样的作业置才更具针对性。
总而言之,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运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积极改进不合时宜的旧模式,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新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和促进新课程改革。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