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扬娜拉
与欧美相比,日本高等教育在文化氛围、制度要求、教学风格上与中国更为相近,不少刚到日本的朋友都会觉得很亲切,因为到处都能看到汉字。早在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后,我国掀起了官费、自费留日的高潮。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究其原因,正如张之洞当年所列举的:“第一,路近,容易前往;第二,费省,可以多派;第三,文字相近,容易通晓;第四,情势、风俗相似,便于仿行;第五,西学繁琐,凡其中不切要者,日本人已经删节而酌改。”
明治大学:重温周总理留在东京的十九岁
明治大学是日本极富盛名的一流私立大学,东京都内五大名门学府“MARCH”之一。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1918年到明治大学留学,以获取新知,探索救国之路。作为留学生,他背负着学习和生活的重担,他不仅没有向困难低头,还尽最大的努力在东洋学习新知,思考现实,刻苦自励。也正是在日本,周恩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他后来的革命之路打下了基础。由小学馆出品的《十九岁的东京日记》便是由周恩来的留日日记整理而成的。
明治大学设立于1920年,本部设在东京都千代田区,拥有骏河台、和泉、生田和中野四个校区。明治大学本着“权利自由、独立自治”的建学精神,推行少人数教育,在大一、大二时便导入研究会的上课方式,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自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明治大学逐渐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试制度改革,其追求个性自由的校风和大学新贵的良好形象吸引着众多学子。
在异国他乡求学并非是一场享乐的旅行,在留学的过程中,孤独、迷惘、委屈、难过等情绪会时常光顾我们的心房。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重温周总理在青年时期负笈东瀛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他说过:“我们现在来到这里求学,第一样事情就是炼铁石心肠、钢硬志气,不为利动,不为势屈……我们必须鼓足勇气去面对那些小困难,否则这些小困难就会扩大成大的困难。那些拥有最好的家庭、社会、法律、政府,最先进的科学和艺术,最纯洁的信仰,最美好的道德和最优秀的智慧的民族,才是最有分量的民族。时间宝贵!”
东北大学:在光影错落中怀念鲁迅先生
想必大家对日本仙台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对仙台多有描述。如今,中国留学生来到仙台,来到东北大学总是感到特别亲切,这都是因为鲁迅先生与仙台的缘分。
1904年秋,鲁迅来到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也就是后来的东北大学医学部。鲁迅是当时第一位来仙台的外国留学生,如今的东北大学深深地刻上了鲁迅的印迹,校园里有鲁迅铜像、鲁迅纪念展示馆,学校还保存了鲁迅曾经听课的阶梯教室。
走进东北大学片平校区,走到院子深处便是一处永久保存的文化遗址,这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讲义室,鲁迅当年经常听课的阶梯教室。这间教室后来被命名为“鲁迅阶梯教室”,平时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幢建筑自1904年修建后,经過修葺、移建,至今仍保留着鲁迅先生当年留学时的风貌。
学校还保留了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一些物品,并专门设立了鲁迅先生纪念展示馆,收藏了鲁迅留学生活的珍贵史料和照片,还藏有北京鲁迅纪念馆赠送的藤野先生用红笔为鲁迅修改的笔记复印件。
“研究第一”的理念使得东北大学特别重视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是成为研究人员或是大学的教员。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金属材料研究所也隶属于东北大学,在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实力傲视全球。对于想要在研究方面更上一层楼的同学来说,东北大学绝对是理想的殿堂。在东北大学留学的中国著名学者除了鲁迅,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以及地质学家马延英、医学家黄丙丁等人。
东京大学: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日本第一学府
东京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闻名于世界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囊括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它与我国之间早就开始了人文科学领域的交流,我国许多的知名人士都在这所古老的大学就读过。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就毕业于东京大学,长征路上唯一的教授成仿吾也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另外胡政之、张资平、王梵生、汪厥明、史尚宽、穆木天、杨春洲、杨向奎等都曾是东京大学的学子。值得一提的是,冰心是在此执教的第一位女教师,当时她在文学部讲授中国文学,给文学部的学子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校园面积只有清华大学的十分之一,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在校本区一片现代化建筑群中,东京大学一座古朴典雅的门独具风格,这就是日本的国宝,人们称它为“红门”。江户时代,藩王娶妻建红门是一种习俗,红门后来在东京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破坏,1949年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1991年重新修缮一新,十分有气派,现在红门已成为东京大学的代名词。
走进正门,是被视为东京大学象征之一的银杏树道,这些银杏树同东大一起历经了百年的沧桑,它们给校园带来超凡脱俗的美,令人神往。
东京大学有一处著名的心字池,清幽的池水、戏水的野鸭,有一种中国江南园林的雅趣。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在小说《三四郎》中描写了它,所以人们又叫它“三四郎池”,如此美丽的景致为东大孕育出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走进东京大学的图书馆,你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严谨治学的氛围。东大图书馆设有开架阅览室和自由阅览室,除了面向在校师生外,还向社会开放,毕业生只要持入馆证或者毕业证书就可以在图书馆重温大学生活。对于勤学苦读的东大学子们来说,东大图书馆是他们成长历程中重要的驿站。
东京大学博物馆作为日本最早建立的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从江户时代到现在有关东京大学的历史资料和两百四十万件研究标本。博物馆尽量收藏每个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以记录东大的研究历史,这就是为什么东大教授在授课时能够尽量使用实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