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

2017-04-06 21:26林春生
中外医疗 2017年4期
关键词:疗效

[摘要] 目的 探究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行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为(0.9±0.2)分,皮疹面积评分为(1.0±0.4)分,皮疹顏色评分为(1.2±0.6)分,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为(1.8±0.5)分,皮疹面积评分为(2.4±0.5)分,皮疹颜色评分为(2.5±0.4)分,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评分为(1.1±0.4)分,便干评分为(1.2±0.3)分,口渴评分为(0.9±0.5)分,对照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评分为(1.8±0.5)分,便干评分为(1.8±0.4)分,口渴评分为(2.1±0.7)分,研究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口渴及便干情况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皮肤病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湿热内盛型;清热除湿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a)-00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and curative effect of Wet and Heat and internal exuberance Type seborrheic dermatit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Wet and Heat and internal exuberance Type seborrheic derm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 method,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clearing heat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soap for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kin pruritus score, area of skin lesion and color of skin lesion scor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9±0.2)points,(1.0±0.4)points, (1.2±0.6)points vs (1.8±0.5)points, (2.4±0.5)points, (2.5±0.4)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atness improvement score, dry stool score and thirsty scor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Team improve oily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 (1.1 ± 0.4)points, and it dried score for(1.2±0.3)points,(0.9±0.5)points for thirsty score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for oily improvement score (1.8±0.5)points, and it dried score for (1.8±0.4)points,(2.1±0.7) points for thirsty score points, the team improve patients with oily, thirst and dry conditi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contrast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earing heat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soap for Heat and internal exuberance Type seborrheic dermatitis is higher, which can improve the skin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

[Key words] Seborrheic dermatitis; Wet and heat and internal exuberance type; Clearing heat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soap; Curative effect

脂溢性皮炎属于皮肤病,多发于患者的面部及身体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患者主要存在瘙痒症状,对于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尚且缺乏明确的研究。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药物主要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而红霉素以及甲硝唑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对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而需要探究疾病的新型治疗方式。在中医治疗中,认为其与白屑风和面游风症状相似[1],属于湿热内盛型疾病,而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次研究结合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究中医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0±2.8)岁,病程5 d~8周,平均病程(3.7±2.0)周。研究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2±2.9)岁,病程5 d~8周,平均病程(3.8±2.1)周。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实用中医皮肤病》[2]中对溢脂性皮炎的规定;②患者在治疗前两周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其他皮肤疾病,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②患者伴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无法承受常规药物的治疗;③患者伴有严重精神系统疾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抗菌药物外涂治疗方式,给予患者外涂2%的红霉素软膏(国药准字:H41020398),同时给予患者5%的甲硝唑(国药准字:H42022250)或者0.1%的地塞米松霜剂(国药准字:H44024170)。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药物成分:厚朴10 g、白术10 g、茯苓20 g、大黄10 g、车前子10 g、泽泻10 g、生薏仁30 g、知母10 g、黄芩10 g、丹皮10 g和白鲜皮10 g。煎煮30 min后过滤,之后再次煎煮20 min,混合药液,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进行判定:对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皮疹面积以及皮疹颜色进行判定,取0~4分值,患者得分越高,疾病越重[3]。对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口渴及便干情况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取0~4分值,患者得分越高,疾病越重。

1.4 觀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皮疹面积以及皮疹颜色;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口渴及便干情况进行中医症状评分。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肤评分比较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皮疹面积评分以及皮疹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便干以及口渴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脂溢性皮炎属于皮肤疾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患者在发病时,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和头皮屑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当,必然会蔓延到患者的脂腺丰富部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患者在发病期间,前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轻度潮红斑片,伴有瘙痒和皮疹症状,在疾病后期,伴有糜烂和渗出等症状。诱发患者疾病的病因相对较多,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的饮食不规律,在饮食中,通常使用过于油腻和脂肪过多的食物,导致患者的内分泌失调。②患者存在痤疮病变,患者在青春期,通常会出现痤疮以及青春痘等症状,患者治疗不当,导致病菌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侵蚀,从而诱发脂溢性皮炎。③患者的护理不当,如采用化妆品以及护肤品,对患者的细菌抑制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诱发脂溢性皮炎。④治疗药物选择不当,如在治疗过程中,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对患者的内分泌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⑤患者精神紧张,存在代谢障碍。患者由于工作劳累,并且由于遗传因素等,导致患者出现代谢障碍,从而诱发疾病。因此,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诊疗方案。

对于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西医研究人员认为其属于皮肤病的范畴,可以采用红霉素以及甲硝唑等药物进行常规的抗菌消炎处理。而在中医的治疗理论中,认为其属于湿热内盛,存在肝火和肾火旺盛的现象,导致患者体内的分泌紊乱,从而诱发疾病。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采用降低肝火、祛热除湿以及滋阴补肾的药方。但是在中医临床药方中,对于皮炎联合湿热内盛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中医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药性论》中指出,厚朴是木兰科植物,其主要应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以及胸满咳嗽等症状。白术属于菊科生物,生存与凉爽的气候之中,通常是采用根茎进行入药,主要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功效。茯苓多为不规则形状,主要具有解毒、除湿以及利关节的功效。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可以治疗梅毒、筋骨疼痛以及挛痛等症状;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泽泻出自《神农本草经》。属多年生沼生植物,高50~100 cm。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 cm,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5]。清热除湿汤将诸多中医药材结合起来,可以发挥上述药物的最佳效用,在临床治疗中,其可以达到清除肝火,清热除湿的目的。在对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红霉素、甲硝唑以及地塞米松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有效的根治患者的疾病,而中医治疗手段则是通过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通过清热除湿的角度出发,探究从根源上治疗疾病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部分中医研究人员指出,清热除湿汤对于湿热内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的发展,但是对于长期的效果而言,缺乏实际验证[6]。还有中医指出,清热除湿汤可以提升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清热除湿汤可以降低患者皮肤瘙痒以及皮疹面积的中医评分,降低幅度约在0.7分左右[7]。因此,探究清热除湿汤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临床康复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为(0.9±0.2)分,皮疹面积评分为(1.0±0.4)分,皮疹颜色评分为(1.2±0.6)分,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为(1.8±0.5)分,皮疹面积评分为(2.4±0.5)分,皮疹颜色评分为(2.5±0.4)分,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时,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方式,采用清热除湿汤,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减少患者的皮疹面积且可以淡化患者的皮肤颜色。其可能是由于清热除湿汤可以清热去火,降低患者的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症状评分是我国中医总结的临床经验,可以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研究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清热除湿汤可以改善患者的油腻情况,降低患者油腻程度中医评分1.0分左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评分为(1.1±0.4)分,便干评分为(1.2±0.3)分,口渴评分为(0.9±0.5)分,对照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评分为(1.8±0.5)分,便干评分为(1.8±0.4)分,口渴評分为(2.1±0.7)分,研究组患者的油腻改善情况、便干以及口渴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清热除湿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改善患者的评分,其主要是由于清热除湿汤可以改善患者的湿热内盛状态,从而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在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时,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采用清热除湿汤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皮肤病症状以及临床表现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林.中医辨治面部脂溢性皮炎78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0,5(8中旬刊):2274-2275.

[2] 孙龙.桑鱼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93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10):1726-1728.

[3] 矫娆.炎康平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8):211-212.

[4] 何静岩.中药颗粒剂外用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47-48.

[5] 张衍.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4):60-62.

[6] 麦丽霞,杨广智,张婷,等.医学护肤品联合LED黄光治疗面部血热风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6(7):79-82.

[7] 杨碧莲,蔡玲玲,李元文,等.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24):65-68.

[8] 付蓉,李元文,周志强,等.自制槿柏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0):3328-3330.

(收稿日期:2016-11-09)

[作者简介] 林春生(1977.6-),男,广东潮阳人,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病。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