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孙斌
[摘要] 目的 探究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该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内1所幼儿园中的200名儿童随机分成2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7月期间),100名/组。对照组儿童正常饮食,观察组补充微量营养素。对比2组儿童的血清25(OH)2-D3水平、血清视黄醇浓度、维生素B1排出量、维生素B2排出量、维生素C排出量、认知能力、IQ指数、膝高增长值、患病率以及身体指标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血清25(OH)2-D3水平(23.23±8.41)ng/mL、维生素B2排出量(958.34±412.06)μg、维生素C排出量(3.52±2.06)μg、认知能力、IQ指数(110.29±11.26)、膝高增长值(3.49±1.58)mm、患病率(42.00%)以及身体指标合格率(90.00%)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干预后的血清视黄醇浓度、维生素B1排出量对比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较大。
[关键词] 微量营养素;儿童;保健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a)-000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cronutrient in the child healthcare and disease prevention. Methods 200 cases of children in a kindergarten from January 2015 to Jul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with normal die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supplemented the micronutrient, and the serum 25(OH)2-D3 level, serum retinol concentration, vitamin B1 discharge capacity, vitamin B2 discharge capacity, vitamin C discharge capacity, cognitive ability, IQ index, knee height increase value, morbidity rate and qualified rate of physical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erum 25(OH)2-D3 level, serum retinol concentration, vitamin B1 discharge capacity, vitamin B2 discharge capacity, vitamin C discharge capacity, cognitive ability, IQ index, knee height increase value, morbidity rate and qualified rate of physical index were respectively(23.23±8.41)ng/mL, (958.34±412.06)μg, (3.52±2.06)μg, (110.29±11.26), (3.49±1.58)mm, 42.00% and 90.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rum retinol concentration and vitamin B1 discharge capacity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icronutrient in the child healthcare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s bigger.
[Key words] Micronutrient; Children; Healthcare
兒童期是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需十分注重日常膳食的均衡性与合理性,补充足够的微量营养素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微量营养素可从多方面对儿童机体的免疫力产生影响,是处于发育期儿童必需的营养素。为了探究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该文方便选取了该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内一所幼儿园2015年1—7月期间的200名儿童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内1所幼儿园中的2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200名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100名/组。对照组:男:女=52:48;年龄3~7岁,平均(5.12±1.20)岁。观察组:男:女=54:46;年龄3~6岁,平均(5.01±1.10)岁。纳入标准:200名儿童进行常规体检后发现均为健康儿童;儿童家长知情并同意参与该次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均正常饮食,即不采取饮食干预。
观察组结合每位儿童的年龄制定针对性、多样化的饮食食谱,同时辅以多种微量营养素咀嚼片,例如维生素C片等,干预时间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①采用高压液相法测量2组儿童干预前后的血清视黄醇浓度,2组儿童的血清25(OH)2-D3水平采用蛋白竞争法进行测量。②干预前后采用荧光法测量2组儿童的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比色法进行测量。对比2组儿童干预前、干预后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C的排出量。③分别在入组前和入组后3个月对2组儿童的智力情况和认知能力以及膝高进行测量,其中智力以IQ指数来表现,采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进行测定。认知能力通过目标追踪时间和键盘击打命中数来表现,采用cPAS-R软件自动记录儿童的成绩。儿童的膝高采用膝高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需将儿童的长裤、袜子脱去,按标准坐好后膝高测量仪可自动对儿童的膝高进行测量,计算出入组3个月后2组儿童的膝高增长值。④干预期间观察2组儿童的患病情况,计算患病率。干预6个月后统计2组儿童身体指标的合格率。
1.3.2 判定标准 相关疾病的判定标准:①血红蛋白低于120 g/L—贫血。②血清中25(OH)2-D3水平处于14~80 ng/mL—维生素D正常。③视黄醇低于300 μg/L—维生素A存在表边缘性不足。④维生素B1含量低于100 μg—维生素B1缺乏。⑤维生素B2含量低于800 μg—维生素B2缺乏。⑥维生素C含量低于3 mg—维生素C缺乏。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均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血清视黄醇浓度和25(OH)2-D3水平
2组儿童在干预前的血清视黄醇浓度和25(OH)2-D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血清25(OH)2-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2 维生素B1、B2以及C的排出量
2组儿童在干预前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C的排出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维生素B2与维生素C的排出量均比对照组儿童高(P<0.05),但2组儿童干预后维生素B1排出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认知能力、IQ指数及膝高增长值
干预前,2组儿童的键盘击打命中数、目标追踪时间以及IQ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儿童的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儿童干预3个月后的膝高增长值大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患病率与身体指标合格率
观察组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身体指标合格率比对照组高,上述两项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通过对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营养缺乏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儿童的膳食结构中缺乏各种维生素以及相关有利的微量元素,相关报道发现[1],农村儿童在2002年的贫血患病率在13.8%左右,维生素A缺乏率在10.4%左右,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升高,但儿童营养不均衡的现状未得到明显改善。膳食营养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大部分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若膳食不合理会导致儿童缺乏营养素,对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发育情况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未来成长发育的潜在危害性也较大。最佳营养干预时期应是学龄前儿童时期[2],进而延续到整个青春期,对儿童的认知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有研究显示[3],我国儿童普遍存在缺锌的情况,其可能与偏食和厌食有关,或者是食物的搭配及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儿童缺锌。锌属于金属酶,可参与到人体的生物学功能当中,儿童一旦出现缺锌的情况,就会表现出生长速度变缓、食欲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严重缺锌可能影响儿童的性成熟和骨骼成熟[4-5],可见,及时补充锌等矿物质和微量营养素十分重要。营养素属于营养物质,能够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活动以及生存,主要的摄入方式为饮食,营养素主要包括5大类,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其中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与其他营养素相比相对较少,但也不可或缺,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因此被称为微量营养素[6],由于人体合成的微量营养素很少,因此需通过摄取来保证基本的维持量。儿童体内微量营养素的含量能够将儿童的营养状况客观的反映出来,是预防疾病和日常保健必需的物质。人体一旦缺乏微量营养素,会出现机体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无法保证日常的生命活动,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通过摄取特定的营养素还能对儿童的智力进行改善,虽然微量营养素无法使儿童的智力超出正常范围,但缺乏微量营养素会导致儿童的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因此,在合适的阶段及时补充微量营养素是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铁元素、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其中人体所需最多的矿物质为钙,钙元素不但是机体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还会在人体的心动节律、肌肉应激、血液凝固以及神经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7-8],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适当增加骨钙吸收能够使骨密度提高,促进骨骼发育。人体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铁,属于细胞红素、呼吸酶、血红蛋白以及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既能够参与人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运输过程,还能促进人体产生抗体以及合成胶原、嘌呤等物质[9],缺铁性贫血不但会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和成年后的脑力劳动能力,该种认知功能损伤完全不可逆,因此,在学龄前儿童时期对铁元素、钙元素的摄入进行加强意义重大。维生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生长发育、代谢的重要物质,其中维生素A会对人体的正常视觉功能、生殖功能、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即是维生素A缺乏。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血清25(OH)2-D3水平、维生素B2排出量、维生素C排出量、身体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的键盘击打命中数、目标追踪时间、IQ指数、膝高增长值均比对照组高,患病率比对照组低,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血清视黄醇浓度和维生素B1排出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会琴等人[10]在《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A组(补充微量营养素)体格正常发育72例(90.00%),B组(正常饮食)体格正常发育50例(62.50%),与该文中关于身体指标合格率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该文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较高。
综上所述,微量营养素能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可预防疾病,提高智力水平,应给予较高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 古力娜·艾沙.研究儿童保健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2):2301-2302.
[2] 杨海宁.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营养素缺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6):862-864.
[3] 刘永芳,陈立,龚敏,等.维生素A复合其他微量营养素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 34(8):828-834.
[4] 夏浩业,代旭,王良.小学生营养午餐微量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J].卫生研究,2016,45(4):593-598.
[5] 董静.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 12(31):33-35.
[6] 杨宏桂.分析探讨维生素A复合其他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9):40-41.
[7] 梅瑰,苏群燕,张微微,等.锌和微量营养素与儿童智能和生长发育相关性分析[J].中國妇幼保健,2014,29(6):895-896.
[8] 韦培群.浅谈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 2013,10(15):134-135.
[9] 蒋玉艳.微量营养素与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3):49-51.
[10] 王会琴,常红.微量营养素在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6上半月):692-693.
(收稿日期:2016-11-02)
[作者简介] 杨波(1969.5-),女,四川泸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保健。
[通讯作者] 孙斌(1969.11-),男,江苏常熟人,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损伤,E-mail:30761715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