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祖屋和陈三吉祠

2017-04-06 08:11
西江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屋祖屋马鞍山

谭 坚

陈家祖屋和陈三吉祠

谭 坚

陈三吉祠正门上的图案至今仍清晰可辨。

在岑溪市筋竹街正东面,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小山包,人称马鞍山。关于马鞍山来历,有个传说:远古时代氏族战争中,北方部落一个将军率兵南下征服岭南蛮族。东进时到今筋竹地域驻扎,看到四周群山环绕,溪流曲湾,似青龙伏卧,赞叹此乃福地也。撤离时,将军特意留下一副马鞍及一条马鞭。此时南海观音正神游到此,一念咒语,马鞍即时化为山,马鞭则被观音收走。明代洪武之初,一位神僧从罗云大山巡游到马鞍山时,挥动僧杖,指山自语:五百年后将军出。果然,民国时期,自清代由广东罗定迁入筋竹,在马鞍山下定居的陈氏家族,就出了一位抗日名将陈济桓(生前领少将军衔),他在桂林保卫战中壮烈殉国,追授中将军衔。从明初至民国,正好五百多年。

陈三吉祠屋脊上有精美的装饰。

据今居住在马鞍山下(村屯名马鞍脚)的陈氏家族后人介绍,至今仍存留的陈氏祖屋群,是由原居于广东罗定赤坭陈氏家族谦公之子孙,从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62)迁入筋竹时,在马鞍山下搭草棚木屋创业开发的。传至虞宗、守华、肇中三代,始建成三排砖瓦大屋。至谦公2 0世孙陈其畴(晚清庠生),主持修整,三排砖瓦大屋分三房六间大屋厅(每房两间大屋厅),每间大屋均有200多平方米。除屋厅外,有房八间,另有耳屋、柴房、厨房、猪鸡舍及大门房等。每间屋内有天井与正屋厅门前空地、围墙。

由于在山边建造,每间大屋门前均砌有一至两个层次的五(级)、七(级)石级。各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式样,大门房与正屋墙砌青砖,屋厅檐阶通两侧房间为拱式横门。人字形屋顶,杉木为屋梁、行条角子,黑色泥瓦盖顶,青砖砌脊(含正脊、侧脊),檐口封浆。正厅设祖宗神位,有方桌(俗称八仙台)椅凳摆设。屋内房间地面用青砖铺就,也有用泥砖相间,屋后空地或栽花草或堆放农具杂物。

马鞍山脚陈氏家族,均为耕读世家,勤劳朴实、节俭守德,祖训家规世代相传,以礼待人,和睦处世。至2010年前后,马鞍脚陈氏家族,有二三十户共150多人。除出了陈济桓将军这个大名人外,此前还有两位晚清庠生、贡生。其畴公为清末庠生,民国初曾在广州政法学堂就读,与广东军阀陈炯明为同班同学。据说陈炯明曾邀其畴到广州任官,但其畴厌于军阀混战,终生在家躬耕,乐于行善助人,乡邻称其为绅士(即乡绅)。

马鞍山下陈家祖屋群,至今历经百余载,均未受战火侵扰。曾有两则神奇传说:

民国十年(1921年)第一次桂粤战争时,陈炯明率兵从罗定入桂,攻下永业(即今筋竹镇),粤兵占领筋竹街后,抢掠民财,焚烧民房。据说有一名连长带兵放火烧榃保寨时,看到马鞍山下那一排排青砖瓦屋,整齐靓丽。一个排长说,也烧了吧!连长请示营长,营长说,上峰交代,马鞍脚房屋不能动,是陈司令同学家居。排长不信,拿着火把,带上几个兵往马鞍脚奔去。就在此时,原来阳光普照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闪烁轰鸣,排长差点被雷电击中。粤兵只好作罢。后来陈其畴收到陈炯明信函,说“下属不恭,余已严惩,望弟见谅”。此为一则。

二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末,日本侵略军第二十二师团第八十四、八十五联队数千人马入侵筋竹,到榃保寨被筋竹自卫队伏击。其先遣队一名军官用望远镜向筋竹街正东面瞭望,看到马鞍山周围突现七色光环闪烁,久久不散。光环内隐约有一位古代中国将军横刀立马,怒气冲天。吓得日本军官问身边翻译官:“这是什么地方?”翻译官说:“马鞍山也。”日本军官说:“神地,神地,去不得,去不得。”日军只好在榃畔湾扎寨营宿。当晚,日军被筋竹自卫队潜入营地,掠去步枪3支,子弹数十发。马鞍山下的陈家屋宅,又一次躲过战火侵扰。

令人赞叹的是,在马鞍山下右侧,距陈家祖屋群二三百米外,屹立一座建筑规模雄伟,颇具岭南特色的陈家祠堂——陈三吉祠。该祠堂至今仍保存完好,屋脊浮雕、墙壁廊柱上的字画清晰美观,目前该祠堂已被列为梧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筋竹古街游览景点之一。

陈三吉祠为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由筋竹陈姓族人建造,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该祠堂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祠堂分三座,两边有南北厢房,前面地堂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前座两边为敞开式平房,后座三层楼房,全部为青砖墙,屋顶为瓦木结构,屋脊筑有龙凤浮雕,两边有凤尾脊背钩,檐口均用佛山陶瓷封口,檐下有木雕花草吊檐。前座门口有石刻门额,上书“陈三吉祠”四字。大门前有两座方形石柱,刻着一副正楷对联。上书:传三代乃启三房积厚流光三多永锡,相吉人亦凭吉地钟灵毓秀言庆满堂。大门框及门砖均用麻石精雕细琢而成,两边门砖上有石刻狮子鹿鹤图案,工艺精湛。

祠内建筑采用抬梁方式框架结构,整体建筑高大华丽。出檐角板做成鸡胸状,木封檐板雕满花草图案。前厅为雕花枕木抬梁构架,外墙用石灰勾缝,成工字形。祠堂前后墙及大门墙上面有数十幅山水、人物、风景、飞禽走兽以及仕女孩童嬉戏图画,虽然经过了180多年的沧桑,这些图案仍然鲜艳夺目,精美异常。

据陈家老人介绍,先人建祠前,曾派人南下广州、北上桂林,走访陈姓及他姓宗祠,采众家之长,回来后运用古代建筑传统艺术建造了该祠堂。陈三吉祠与羊城陈家祠有异曲同工之妙韵,都是整体建筑前后中轴对称,两边组成变化丰富,起伏有致,显得端庄典雅、气势不凡、古香古色、富丽堂皇。

陈三吉祠建成后,既是筋竹陈氏家族祭祀祖先及商议宗族事务的场所,又是筋竹陈姓及乡邻子弟学文习武之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永业乡创办的开明小学,就设在陈三吉祠内。清末民初,此处也曾办过武馆。原永业乡人,清光绪年进士陈树勋,民国时期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造纸专家陈丕扬,以及抗日名将陈昆山等名人名士,少年时代都在陈三吉祠受过教育。可见陈三吉祠不仅是陈氏家族宗祠,也是古永业育才宝地。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大屋祖屋马鞍山
郁南康家大屋红色之魂陈列馆开馆
祖屋
寂寞的祖屋(外一首)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祖屋
大屋村:种茶脱贫 文化扶志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
冯玉祥视察马鞍山
风情四季马鞍山
重建祖屋之刻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