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崔光海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总建筑师
CUI Guanghai
Asscociate Director, Chief Architect,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enter, Architectu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肖泽恒,张铮,裴灵婧,张宛馨,
贾姗,赵一平,魏薇,谢光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
XIAO Zeheng, ZHANG Zheng, PEI Lingjing, ZHANG Wanxin,
JIA Shan, ZHAO Yiping, WEI Wei, XIE Guangyuan
Student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我们的设计工作主要聚焦在文化遗产地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周边(区域),如何处理建筑设计与遗产本体及其所在环境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所幸,这些遗址、遗产本身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非常有趣的设计元素,这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当然也提出了很多制约,有些制约甚至是非常严格的。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微妙的选择意志,把握住这些选择意志,就能更好地处理设计当中的一些重要判断,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更加注意过程,而非结果本身,从而使建筑更加自然地从环境当中生长和凝练出来。□
一年多前,有8位青年来到江西农村,完成了一项民居改造项目,为水源地村落的社区复兴出了一份力。而今,他们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谢光源:我觉得,建筑和摄影都是光的艺术。我尝试通过镜头去解读一个建筑、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而好的照片应该传达出真实的空间感受和场所气质。
魏薇:我觉得,工业遗迹就好比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而改造再利用可以续写这段记忆,为城市发展而“不断片”提供可能性。
赵一平:我希望,建筑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给人们带来更宜居的环境与更美好的明天。所以,我跟小伙伴们一起,在搭建一个绿色、生态的小房子。
贾姗:我发现,新的大数据环境正在给传统城市规划带来深刻的变革,定量城市分析与先进的可视化技术,与传统的规划方法论结合,能促使我们的规划走向理性和科学。
张宛馨:我发现,好的建筑可以与人对话,与环境对话。所以我喜欢去观察建筑与周边环境呈现出的整体风貌,以及如何影响当地人的生活。
裴灵婧:我认为,建筑和服装也可以产生共鸣。他们都包含着对结构、材质、工艺和美学的思考,它们参与人类生活的每分每秒,并悄然地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模式。
肖泽恒:我猜想,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数字化设计可以定制每个人专属的产品,而数字化制造可以将它加工实现出来。建筑师,可以成为设计和制造的整合者。这也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张铮:我认为,周围的一切不是既定完好的样式和原型,都是可以去颠覆的废墟。这个世界生机勃勃,充满可能性,把建筑曾经给我们的能量带给孩子们,他们能够去预见、创造想象中的未来。
8位青年当初改建的客家老屋,已经拥有了比原有设定更丰富的价值。而在改进建筑的过程中,青年群体裂变、自演化,也演化出各种想象之外的可能性。□
建筑与现代性批判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A Critique
作者:希尔德·海嫩/Hilde Heynen
译者:卢永毅,周鸣浩
出版:商务印书馆,2015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理论教授希尔德·海嫩的这本著作主要讨论现代性、栖居和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聚焦希格弗莱德·吉迪恩、恩斯特·梅、阿道夫·路斯、瓦尔特·本雅明、恩斯特·布洛赫、曼弗雷多·塔夫里、马西莫·卡奇亚理、康斯坦特以及西奥多·阿多诺等关键人物关于建筑和现代性的思考和实践,海嫩试图将20世纪建筑学历史及理论的发展与哲学、社会学以及文化理论等领域中关于现代性的广泛讨论连接起来,在以批判性理论视角审视建筑学的同时,也通过基于与建筑学的关联来修正批判性理论的立场。
尽管海嫩认为,现代性意味着与传统的断裂,这种断裂对人们的日常经验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冲击,但她对于现代性和栖居仍然持审慎的乐观态度。她坚信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两极,而是通过某些复杂的方式相互关联在一起,因而建筑学仍能在现代性经验和栖居愿望之间达成妥协。海嫩承认建筑学无法左右社会发展,但她还是始终坚持建筑学的社会责任。她相信建筑学确有能力用自身的方式将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不定表达出来,既可生成与现代性的关联意义,也能形成对现代性的批判。因此,从现代建筑理论和历史角度对现代性进行广泛的反思,就能为诸如后现代状况、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建筑的历史和传统意识等问题的诠释提供一把有效的钥匙。这也是阅读她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撰文:陈屹峰,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恋爱中的建筑
Architecture in Love
作者:中村拓志
译者:金海英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在当代建筑越来越被视觉图像消费支配的背景下,建筑与人关系的讨论既是对建筑本质传统的一种回归,也可以作为互联网时代下当代建筑创作的新方向。本书作者中村拓志是日本新生代70后建筑师,虽然在中国国内可能不及藤本壮介、石上纯也等人出名,但他绝对是有自己独到理论见解和实践成果的实力派人物。作为隈研吾的学生,他继承了他的老师在结合当地材料与当地文化进行设计方面的传统,同时更进一步探索了建筑微空间与身体知觉方面的关联,巧妙地利用行为与材料的微差,营造出可以唤起某种情绪的空间。
这本《恋爱中的建筑》是“将建筑拟人化,人与建筑建立如同恋爱般的关系,带着爱意去注释、思念、去触摸的建筑。”在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生活与行为极为细微的观察,并将这些观察理性地反映在设计之中,形成三个层次的关注点:第一、围绕人的感知,主要反映在材料的建构和物质性的表达;第二、关于建筑内部“微观环境”,反映在建筑形体的细微变化与人的体验,比如House SH中宛如坐在妈妈腹中的曲墙;第三、关于建筑外部“中观环境”的讨论,承袭了日本长久以来的柔性的自然观,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共生。通过大胆创新和实验,“建筑”与“身体”的二元辩证关系正在经历着全新的演绎。相信这些来自日本建筑师的个人的、细微的、高精度的设计思考一定会对中国目前大量的、广泛的、图像化的设计实践产生新的启示。□ (撰文:韩文强,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预制住宅的梦想: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康拉德·瓦克斯曼
Dream of the Factory-Made House: Walter Gropius and Konrad Wachsmann
作者:吉尔伯特·赫伯特/Gilbert Herbert
出版:The MIT Press, 1984
这本书是研究瓦克斯曼与格罗皮乌斯的“通用住宅”(Packaged House)的一本重要著述。作者主要讲述这两位先驱在二战前后为实现预制住宅的合作努力。瓦克斯曼专注于节点创新,格罗皮乌斯提供理论框架构想。在这套可用一种模数实现任何户型需求的通用住宅系统中,瓦克斯曼设想的三向钢节点近乎完美。但因为设计师过度聚焦于技术议题却忽略了经济、时间、需求等要素,因而错过了战后急需大量住宅的绝佳市场机会。这导致这一系统从来没有投入实质性的制造,更没有实现量产,仍然停留在梦想阶段。从结果来看,它无疑是一个遗憾。
不过,个人反复阅读最多的还是此书前半部分的宏大历史铺垫,它全景式地展现了设计师早期对于工厂预制技术的积极介入。比如在1927年,格罗皮乌斯在魏森霍夫(Wissenholf)住宅展中展示的特罗肯(Trokenmotage)裝配住宅(第16、17号)采用钢木混合的结构系统,实现干法施工。据说它催生了后来日本的裝配建造系統。或许是因为这两个样板住宅后来毁于二战,这套系统在预制技术层面的价值较少被人提及。几年之后,他又忙于改进一战后德意志最先进的工业住宅建造系统——“赫希”(Hirsch Kupfer)系统,致力提升它的结构、热工、工法、运输便捷性以及外观等。这是一种由市场端、工厂制造端、设计端联合工作的良好方式,比纯粹的建筑话语内部的探讨更具复杂性。
简言之,此书呈现的经典现代主义时期设计师对预制住宅的探索对当下设计师的工作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撰文:夏珩,独立设计师)
用“建筑”改变日本
「建築」で日本を変える
作者:伊东丰雄
出版:集英社,2016
对于伊东丰雄来说,设计建筑即等同于思考现代社会。在本书中,伊东丰雄运用了非常朴素坦率的语言去讲述了他近年的建筑作品和建筑思想。
伊东丰雄于1970年后执业,至今一直都是代表日本的建筑家。多数建筑家都是保持自己建筑思想和风格不变,用一以贯之的态度进行设计。与之相对,伊东的特点应该就是经常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对应改变自己的建筑思想和风格。
自1970年代内向的住宅作品开始,经过追求表皮的透明性与结构的轻便性的时代、再历经探求建筑的新几何学时代之后,现今他的方向是回归自然和地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低迷的日本经济、社会的少子高龄化、地方衰退等近几年日本社会最大的变化,让伊东的建筑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总结本书的关键词便是以下内容:(1)从经济上的富裕转向精神富裕; (2)恢复与自然的关系;(3)相比城市地方的可能性、地域性;(4)当地原有的历史与文化继承;(5)人们的关系与共同体的建立;(6)共同创建建筑、市民参与的建筑。
自21世纪初开始,现代主义建筑在现今世界中眼看就要走到了尽头。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在就“如何超越现代主义建筑创造出新时代的建筑”进行着各种尝试。针对这个问题,伊东的回应是:“现在,我的建筑目标是缩短被现代主义切分的建筑与人们的距离,并且把建筑拿回到一般人的手中。”
伊东在2014年秋住院生活了4个月,这期间他思考了过去设计的建筑,以及今后度过自己人生的方式。最近,伊东开始参与了在濑户内海一个叫作大三岛的小岛项目,在那里他自己也买了土地。这让我们想起勒·柯布西耶晚年在摩洛哥附近的海边建小屋的趣事。□ (撰文:青山周平,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