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视物模糊24例

2017-04-05 10:37曲静涛王伟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攒竹风池视物

曲静涛,王伟志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视物模糊24例

曲静涛1,王伟志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

1 临床资料

共24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32~68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10年。临床表现以眩晕,视物模糊为主要症状,部分存在颈项僵硬,活动欠佳,发作性眩晕等症状;X线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部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血流速度下降,单位时间内血流量降低;视力检查大多数下降,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征象,老年性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等。

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双侧风池、完骨、天柱、攒竹透睛明、颈夹脊穴,配穴取百会、头维、太阳、太冲、太溪。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取0.25mm×40mm一次性毫针,风池、完骨、天柱常规直刺0.5~0.8寸、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攒竹向睛明方向透刺0.3~0.5寸、不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颈夹脊穴常规直刺0.5~1寸、施以捻转补法,百会向后斜刺0.5~0.8寸,头维向后平刺0.3~0.5寸,太阳向后斜刺0.3~0.5寸,太冲、太溪常规直刺0.5~1寸。诸穴均留针30min,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疗效标准

痊愈: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偶见视物模糊。无效:症状略减轻或未见好转。

4 治疗结果

痊愈15例(62.50%)、有效7例(29.17%)、无效2例(8.33%),总有效率(91.67%)。

5 体 会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物模糊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古今医统·眼科》云:“目得血而能视,故血为目之主,血病则目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足少阴肾经之“是动则病,饥不欲食……目慌慌如无所见”。因气血亏虚,脑脉失养,不能上荣头目;或年老肾虚,肾精亏耗,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为本病。治当以养肝明目,补益脑髓为主。颈夹脊穴位于颈椎部,对颈椎关节疾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体现了腧穴的近部治疗原则。颈夹脊穴位于椎-基底动脉附近,配以风池、完骨、天柱穴不仅可以舒筋通络、调理气血、清头明目,同时有补益脑髓作用。攒竹向睛明方向透刺,起到了一针两穴的作用,使治疗范围扩大,耳聪目明效果显著。攒竹、睛明、太阳位于病变部位,可以调节眼部周围气血,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目得濡养,视力恢复正常,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特点。头部腧穴百会、头维治以醒神清窍,配太冲、太溪以达清肝明目、补肾益脑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通过针刺夹脊穴、百会穴能有效提高椎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阻力指数,从而改善椎动脉的血流状况[1]。针刺风池、天柱穴能够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目的[2]。

综上所述,针刺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从而减轻视物模糊等症状。

[1] 孙月华.针刺颈椎夹脊穴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07,38(1):62.

[2] 董宇翔,张萌,孙晓峰.针刺风池、天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12):841-843.

R276.741

B

1114-2814(2017)10-1204-02椎-基底动脉因颈椎关节病变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而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出现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物模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王伟志

2017-09-16

猜你喜欢
攒竹风池视物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墨风池诗词选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