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县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措施

2017-04-05 06:05娘杰吉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811399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农牧业服务体系

娘杰吉 (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 811399)

同仁县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措施

娘杰吉 (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 811399)

文章分析了同仁县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式下,加强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

近年来,同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和加快发展藏区农牧业发展政策,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努力探索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新途径、新模式,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的服务需求与日俱增,现有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又不能满足新形式下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如何加强和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是新形式下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

1 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1.1 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1)同仁县现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73个,参加牧户860户,已完成工商注册的70个,带动农户1899户,投入资金3670.8万元,主要以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和劳务输出为主的经济合作组织。各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予以登记,取得了法人资格,并建立健全了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机构,制定了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2)近年来,同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和深化农牧区体制改革,针对我县农牧业生产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脆弱的现状,首先提出了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农牧业合作社“代牧制”和“分社联营”建设模式,引导牧户向畜产品深加工和设施规模养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的畜牧业生产雏形。但总体来看,同仁县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规模小、生产单一、发展资金不足,效益不高,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不高等诸多不足。

1.2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全县有11个乡镇,每个乡镇均设有乡镇兽医站,县级设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畜牧兽医工作站,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全县现有畜牧兽医专业人员5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的有3人。全县72个行政村聘用了120名村级动物防疫,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定额补助,其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县11个乡镇兽医站配置了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所需的各类器材和药品以及交通工具等,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配备了药箱、听诊器、消毒柜、注射用具等全套的诊疗设备。建立了县、乡镇两级农牧业科技推广网络,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服务。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以龙头企业及各类生态畜牧业中介组织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养殖户从品种繁育和改良、饲草料供应、养殖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及营销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同仁县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新形式下草地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2.1 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乡政府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较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功能弱小,生态畜牧业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动物及其产品营销的需要,县乡镇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技能不高,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知识老化,服务能力不强。

2.2 生态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低下,辐射面不广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着力培育了一批生态畜牧业龙头企业,但企业其自身的资金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养殖规模小,技术落后等原因,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显著,辐射面不广。

2.3 金融部门投资力度不足 金融部门在生态畜牧业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发挥了积极的扶持作用,但由于资金运行机制的制约等原因,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不能满足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2.4 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政府部门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十分有限,使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条件较差,服务手段仍比较落后,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积极性不高,人员不稳定,专业知识得不到更新,业务技能得不到提高。

2.5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近几年各类新的动物疫病和未知病源不断被发现,显多发趋势,为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建立健全四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提高预测预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 加强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基层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 要理顺县政府对各乡镇兽医站或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职能,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切实改善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提升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质量。

3.2 以农村专业人员为依托,开放运行 依托村级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村级动物防疫员、利用现有的设施,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开放运行的方式,探索建立村级生态畜牧业服务站点,深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

3.3 建立健全县级动物疫病检疫机构,完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 加强州、县、乡镇、村四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加强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队伍建设,强化动物疫病及草原病虫鼠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突发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为生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3.4 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制 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强化能力培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水平。探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向生产、企业和基地延伸,逐步推行农畜产品生产准出制度,建立以生产、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3.5 形成信息顺畅、管理规范的服务体制 建立健全农牧区土地和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制和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制度,依法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做好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纠纷调解、档案管理等服务,形成信息顺畅、管理规范的服务机制。

3.6 加强农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区域性、标准化的农畜产品专业市场,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农畜产品市场的批发,连锁超市的建设。重点强化冷藏保鲜设施、质量检测、信息采集发布、物流配送等设施建设。

3.7 多方融资,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投资力度

强化银行各分支机构窗口指导作用。农村信贷把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开辟“绿色通道”,落实和完善涉农涉牧贷款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信贷支持绩效。要充分发挥各类担保平台的作用,提高生态畜牧业项目贷款的信用额度。进一步加大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创新农户联保贷款方式,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支持涉农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制定奖励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扶持规模养殖合作社(场、户),特色养殖示范区及养殖加工企业,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带动作用强的养殖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切实做好良种补贴、创业培训、科技创新、畜牧业保险等工作。

3.8 建立完善的生态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 要依托青海省农牧业信息网和农牧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及12316、12396“三农”服务热线等公共网络平台,与农牧部门结合,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市场信息以及动物疫病诊疗技术信息,实现生态畜牧业基础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建立集网络互联互通与数据交换、分析、服务于一体的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草地、植被、积雪遥感和农牧业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等信息的处理发布体系,提高农牧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健全完善灾害会商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切实提高农牧业生产领域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水平。

3.9 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服务组织 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业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以及农畜产品经纪人等各类市场服务组织,促进农牧区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发展,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生态畜牧业服务体系。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服务业,着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带动面广、服务功能强、组织化程度高的合作社,支持工商、供销社投资发展农资、农畜产品服务业和种子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推行农资经营“技物”结合。支持农牧业科技园区和生态畜牧业龙头企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组织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培训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供销等服务。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和扶持科技特派员、农牧民经纪人改变个体营销服务模式,把服务内容拓宽到技术支持、生产指导、产后处理、项目咨询等方面。

3.10 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创新科技服务新机制 组织实施好“生态畜牧业培训工程”,“养殖大户示范场创建工作”,做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提升学历计划,依托“阳光工程”加强生态畜牧业科技管理人才、养殖带头人、项目和管理信息化人才、农牧民经纪人、生产服务企业骨干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鼓励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或团体通过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开展生态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支持农技推广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和参(控)股等方式开展农技服务工作,依托农牧业技术推广平台,推动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3.11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 由县农牧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对基层农牧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服务对象的评价比重。强化技术人员包村联户制,技术专家负责制,技术推广工作绩效考评制,巩固“专家组—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服务长效机制。

4 加强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措施

多措并举,合力推动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农牧业生产性、建设性项目实施范围,要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制、人员、任务四落实。

4.2 加大资金投入 (1)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的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和信贷支持力度。(2)各级工商、税务部门对生态畜牧业实体组织和协会办理注册登记时,应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上要给予优惠。

4.3 各级农牧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 县、乡镇、村、社要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丰富的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队伍。进一步加大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要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主动支持,合理推进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S818.9

B

1007-1733(2017)12-0079-03

2017-08-29)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农牧业服务体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我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问题初探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