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治
王晓蕾/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草原工作站
羊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为“肝蛭”。在临床上表现为地方性流行,一般呈慢性经过,常引起感染羊消瘦,羔羊发育不良,成年羊生产力下降;急性感染者常出现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引起全身性中毒和营养不良,绵羊感染后常大量死亡。该病影响羊生产的发展,并给养殖者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本文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等方面浅析羊片形吸虫病,与大家共同探讨。
1.肝片吸虫。虫体为扁平叶状,活体为棕褐色,经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长为21~41 mm,宽为9~14 mm。其前端有1个三角形的锥状凸起,锥底较宽似“肩”,此处往后逐渐变窄。虫卵呈长椭圆形,呈黄色或黄褐色,前端较窄,后端较钝,有不明显的卵盖,卵壳光滑,较薄,半透明,分为两层,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含有1个胚细胞。大小为133~157μm×74~91μm。
2.大片形吸虫。虫体为长叶状,外观形态与肝片吸虫相似,虫体长为25~75 mm,宽为5~12 mm。虫体两侧边缘较平行,似“肩”外观不明显。虫卵为黄褐色,长卵圆形,其大小为150~190μm×70~90μm。
1.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主要为小土窝螺,其次是斯氏萝卜螺;大片形吸虫的主要为耳萝卜螺,其次是小土窝螺。
2.终末宿主。除了感染羊外,还可感染牛、鹿、骆驼,其次是猪、马属动物、兔及一些野生动物,另外,人员可感染。
3.发育过程。片形吸虫的成虫在羊的肝脏胆管内产卵,虫卵与胆汁一起进入肠道,和粪便一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中进入中间宿主体内,之后发育成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尾蚴离开中间宿主,在水中或水中的植物上形成囊蚴。囊蚴被羊经口食入而感染,并在十二指肠中脱囊,进入肝脏的胆管中发育为成虫。
4.发育时间。虫卵发育成毛蚴的时间为10~20 d,在外界环境中可存活6~36 h,如果不能侵入中间宿主体内会逐渐失去感染力。在中间宿主体内的毛蚴发育成尾蚴的时间为35~50 d,在终末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的时间为2~3个月。成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可存活3~5年。
感染来源为来自患病或体内带虫的牛、羊等反刍动物排出粪便中的虫卵,终末宿主经口食入而感染。多发生在低洼、潮湿、沼泽及水源丰富的放牧地。本病急性病例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慢性病例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1.急性型。该型多为幼虫引起,呈现急性肝炎。病羊采食量减少或不采食,可视粘膜苍白和黄疸,肝区触诊疼痛,体温升高,发病3~5d内死亡。剖检可见肠壁、肝脏及其他器官可出现损伤或出血,腹腔和“虫道”内可检出童虫。
2.慢性型。该型主要由成虫引起,病羊渐进性消瘦,呈现贫血的病理过程,采食量不定,被毛粗乱,常见脱毛,眼睑、下颌浮肿,有的病例胸腹部也出现浮肿,常运动后减轻。妊娠羊容易流产。个别病例较重,常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贫血明显,肝脏肿大,胆管凸出于肝脏表面,肝脏变硬。按胆管切开肝脏可见片形吸虫的成虫,有的可在胆囊中见到成虫。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如剖检见到虫体或通过粪便检查到虫卵即可确诊。
另外,可采用的方法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免疫学诊断方法,能对进行急、慢性肝片吸虫病,还能进行羊群进行调查。
1.治疗。(1)硝氯酚(对肝片吸虫成虫驱虫率可达100%),又名拜耳-9015,内服,一次量,每1 kg体重,3~4 mg;或深层肌肉注射,一次量,每1 kg体重0.5 mg~1 mg;(2)三氯苯达唑(对各日龄段的肝片吸虫均有明显杀灭效果,对大片吸虫也有效),内服,一次量,每1 kg体重10 mg;(3)丙硫咪唑(对成虫效果较好),又名抗蠕敏,内服,一次量,每1 kg体重,15 mg;(4)其他可选的驱虫药还有硫双二氯酚、六氯对二甲苯等。
2.预防。可根据区域性特点进行预防性驱虫,定期给驱虫药并针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北方地区可在舍饲和放牧转换的时候进行两次驱虫,南方每年可驱虫3次。避开低洼、潮湿的区域放牧。有条件的进行轮牧,每月更换。饮用非流动的水,并将收割的草晒干后再进行饲喂。另外,进行消灭中间宿主也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如喷洒农药、修建水利、改造低洼牧场、饲养水禽等。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