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肉兔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草食畜牧业是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既有利于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又能解决地力持续下降和草食畜禽养殖饲草料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配套衔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综合效益。近年来,国内肉兔产业发展迅猛,兔肉产量快速增加、饲养规模逐渐扩大和养殖区域不断扩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养殖数量成倍递增。1985年,全国肉兔养殖量仅3756万只,到2000年底,全国皮肉兔约为15000万只,全国兔肉总产量46.08万吨。近年来,我国肉兔产业已呈现稳步快速的发展态势,从产量来看,我国兔肉产量占世界兔肉产量的比重持续增加,2000年占世界的28.6%,2008年突破40%大关,目前已接近半壁江山;从增长速度来看,世界兔肉年平均增长率为2.7%,同期我国平均增长率为8.9%,明显高于世界同期增长速度。
2.消费以内销为主。我国的兔肉以内销为主,出口所占比重不大,川渝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兔肉消费区,其中四川人均消费兔肉2.3千克,远高于全国人均消费0.5千克的水平。专家估计,四川全年消费兔肉32万吨左右,占全国消费量的55%。经过肉兔生产加工和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宣传推广,人们逐渐认识了兔肉的营养价值,兔肉消费区域逐渐扩大,从传统的川渝地区向全国大中城市扩展,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兔肉消费量不断增长,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国内兔肉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肉兔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兔肉出口国,近5年来年出口量维持在l万吨左右。欧盟是我国兔肉的传统出口市场;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开拓了韩国、俄罗斯和中东等新市场,市场进一步扩大。但是,国外对兔肉有严格的检疫标准,对我国兔肉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兔肉出口规模的扩大。山东省是我国兔肉的主要出口基地和外调基地,每年大量兔肉出口海外,销往广东、福建和四川等地的活兔也达2000多万只。
3.生产地区不断扩展。我国肉兔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山东、河南、江苏、重庆、福建和浙江等省区,其他各省也有养殖,但是规模不大。截至目前,家兔存栏量列在前10名的省(市)依次为四川、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重庆、浙江、安徽和山西,占全国的91.8%。从兔肉产量来看,四川、山东和河南兔肉产量位居全国前3位,其中四川肉兔出栏量占到全国的39.66%。
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发展草食家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下,肉兔优势产区持续发展,区域化生产趋势日趋明朗,川渝、华北地区和江浙地区等优势产区地位进一步发展巩固,原来相对落后地区加速发展(如广西、湖南和吉林等),形成了全国大力发展肉兔产业的良好局面,“东兔西移”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养兔基地呈现扩展的良好势头,这为全国兔业的持续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生产方式不断转变。四川和山东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省区。在四川,肉兔养殖以适度规模养殖为主,规模化养殖迅速扩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居多,已形成了多个优势产区,如富顺、井研和荣县等,养兔合作社、兔肉加工企业和产学研联盟在带动肉兔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四川肉兔规模化水平较低,但是川渝地区对兔肉消费的强劲需求,造就了四川肉兔产业的辉煌。而在山东,规模化养殖占主导地位,出现了一批养殖技术高、管理科学和经济效益好的肉兔“产加销”一体化的企业,如青岛康大就是典型代表。
1.走产业化体系道路。形成产、销、加一体化体系,建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兔业整体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及经济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立足商品兔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提供优质原料。
2.向绿色、营养、保健、安全卫生方向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需求在满足数量的基础上,已逐渐转向质量,即以安全和营养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世界牛肉、猪肉、禽肉产业麻烦不断,疯牛病、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困扰着养牛业、养猪业和家禽业,而兔业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与人类之间有恶性传染病。因此,兔肉是目前最安全的动物性食品之一,肉兔是单胃草食家畜,其以草换肉的效率高于牛和羊,因此养殖肉兔效益可观。21世纪对兔肉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时表现在内在质量上,要求兔肉产品无药物残留且安全、优质、营养,这就是绿色兔肉产品的概念。
3.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兔肉加工业。引进适用高新技术(发酵工程、酶工程、超高压技术、微波杀菌技术等)和机械设备,在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提高附加值,创名牌产品。
4.冷鲜兔肉是兔肉消费方向。被认为是科学、高品质的冷鲜肉吸收了“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陷。冷鲜肉新鲜、肉嫩、味美、营养、卫生、安全,大中城市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国外市场80%是冷鲜肉,冷鲜肉是今后国内消费的主流和必然发展的趋势。
5。传统兔肉制品走向现代化。中式兔肉制品的发展将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将作坊生产改为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改进工艺,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实行现代化包装,延长保质期。在发展中式兔肉制品的同时,积极开发西式兔肉制品和低温兔肉制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对兔肉制品的需要。
(田青 刘占胜 杨振燕莱芜市畜牧兽医局 2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