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输血量评估

2017-04-05 05:26:03燕备战张洪亮孔存权杨子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红细胞

燕备战 张洪亮 吴 睿 孔存权 杨子怡 梁 玉

1)河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 郑州 450001 2)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检验科 郑州 450003 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 郑州 450014

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输血量评估

燕备战1)张洪亮2)吴 睿3)孔存权1)杨子怡1)梁 玉1)

1)河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 郑州 450001 2)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检验科 郑州 450003 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 郑州 450014

目的 评估颅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输注量。方法 选取我院近5 a 617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术前Hb(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各变量与成分血液输注量的关系。结果 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平均的成分血输注量分别为悬浮红细胞(5.09±2.14)U,新鲜冰冻血浆(6.71±1.98)U,冷沉淀(9.87±3.38)U,单采血小板(2.77±1.96)U。不同类型的脑外伤患者之间,血小板、冷沉淀、悬浮红细胞之间的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b异常与正常组间,在悬浮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 INR异常组患者,其术中各成分血的用量则明显高于INR正常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的不同类型、术前Hb含量及INR可用于评估脑外伤患者术中成分血液的用量,以此用以指导临床输血实践与有效合理用血。

颅脑外伤;成分输血;血小板;冷沉淀

颅脑外伤是由于头部遭受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所造成的损伤,依据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而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的损伤。临床常见的有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脑震荡等。颅脑外伤易引起不良后果,病情变化快和复杂,手术治疗是急诊处置措施,且受伤后的并发症也各异,如呕吐、视乳头水肿、不同程度的头痛、感觉、思维、运动意识障碍等。且其手术中也通常需要输入各种适量的血液成分。本文统计我院617例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探讨不同类型的颅脑外伤及Hb的生理病理状态、INR数值高低与输注成分血的关系,为以后输血科的术前备血工作和术中成分用血量评估提供参考,以期达到临床手术目的与合理用血[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2015年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手术患者617例,男409例,女208例,年龄17~62(39.53±9.27)岁。按外伤类型分组:颅骨骨折320例(开放性206例,闭合性114例),脑挫裂伤141例,颅内血肿156例。根据术前患者的Hb含量进行分组:Hb异常组:239例,男<119 g/L,女<109 g/L;Hb正常组:378例,男≥119 g/L,女≥109 g/L。根据INR分组:异常组146例,INR≥1.2,正常组471例,INR<1.2。

1.2 方法 患者手术前Hb水平,采用希斯美康-4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试剂和定标品为希斯美康原厂配套;患者血浆PT(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thromboplastin)值应用希斯美康-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自动检测,并且根据试剂提供的的ISI(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计算出所有的INR值。

1.3 血液制品 手术患者进行输注的血液成分有:冷沉淀(cryoprecipi-tated antihemophilic factor,1个单位(U)冷沉淀来源于400 mL全血的血浆制备);悬浮红细胞200 mL/U;单采血小板(1个单位(U)来源于200 mL全血的分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100 mL/U),血液制品成分均由河南省血液中心提供。

2 结果

2.1 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各成分血的平均输注量 悬浮红细胞0~21 U(5.09±2.14)U,新鲜冰冻血浆0~31 U(6.71±1.98)U,冷沉淀0~67 U(9.87±3.38)U,单采血小板0~3 U(2.77±1.96)U。

2.2 不同类型患者术中各成分血的平均输注量比较 不同类型的颅脑外伤患者之间,冷沉淀、血小板、悬浮红细胞的输注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患者术中各成分血的平均输注量比较

2.3 Hb正常组与异常组各成分血用量差异 因Hb的正常参考值有性别差异,所有区分性别对成分输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而术前Hb(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组与正常组间,各成分血的输注量差异的分析结果为:血小板与悬浮红细胞的输注量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冷沉淀和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INR值与各输注成分血量 INR值异常组与正常组间各成分血输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INR值异常组术中各输注成分血的量明显高于INR值正常组(P<0.05)。见表4。

表2 患者性别与输注各成分血量比较

表3 Hb水平与输注各成分血量比较

表4 INR值与各输注成分血量比较

3 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需要及时的手术,由于病情治疗复杂、变化快,极易引起不良后果。颅脑外伤由于头部遭受外界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损伤,脑组织损伤后不论是否与外界相通,均需要紧急处理失血、止血、脑压迫后遗症等,此时合理的成分血输注则是有效支持手术处理手段,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冷沉淀和血小板的及时与正确使用,对手术后的预后较佳[2]。

本文提示,术中对于丢失的携氧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术前必须进行及时补充,术前贫血及血小板耐受力异常者,术中风险较大,术前需将患者的贫血进行部分纠正,术前Hb水平对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成分血输注量有明显的影响,对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至关重要[3-4]。INR值是从检测PT的结果和ISI推算得出,本文统计结果提示,INR异常的患者,其术中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悬浮红细胞、血小板输注量均明显高于INR正常组。但不同的实验室、使用的凝血活酶试剂及批次也存在客观差异,其间所测得的不同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但凝血系统是必选的常用筛查指标。由于目前我们采、供血的现状,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手术及创伤输血的指南标准,为了合理有效地进行术中输血,都要求有效的进行成分血液输注,对于存在凝血异常的患者,可术前积极纠正其低凝状态,并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原、纤溶抑制剂、凝血活性物质、维生素K等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达到减少术中出血和合理有效输血的目的[5-6]。

[1] 谢辉,刘旭华,马宏伟.原位肝移植术中成分输血量评估[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3):100-101

[2] 刘洪涛,马振芳,李国臣,等.重型颅脑外伤局灶低温与全身低温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22):127-128

[3] Sabate A,Dalmau A,Koo M,et al Coagulopathy management inliver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2012,44(6):1 523-1 525.

[4] Devi AS.Transfusion practice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09,13(3):120-128.

[5] Noval-Padillo JA,León-Justel A,Mellado-Miras P,et al.In-troduction of fibrinogen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static disordersdur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implications in the use ofallogenic blood[J].Transplant Proc,2010,42(8):2 973-2 974.

[6] Ferro D,Celestini A,Violi F.Hyperfibrinolysis in liver disease[J].Clin Liver Dis,2009,13(1):21-31.

(收稿2016-11-23)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42102310126)

R651.1+1

A

1673-5110(2017)06-0036-03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家教世界(2022年34期)2023-01-08 13:52:50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2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1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