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赵雯婷
摘要: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所在,训练生态直接影响着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对比法,对影响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结果: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是由运动训练主体各生态因子与自然、社会因子交互作用,从而产生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形成闭合式生态网络;2)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是后备人才培养生态的外环境,外部因子的变化可引发外因性失衡或系统再平衡:3)外因性失衡进而导致内因失衡是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滞后的主因所在。建议:1)优化政治、经济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一激励机制;2)改善系统内部生态提高训练的科学性,激发主体的积极性;3)优化训练环境的外部因子。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学;安徽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其竞技体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却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后备人才发展战略也屡遭国内学者贬抑。指导思想的不明确致使“三级训练体制”千疮百孔,“一条龙”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发展方向模糊,各方面的力量尚未形成合力,特点不鲜明……安徽竞技体育欲取得突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支撑,精良的物质条件为保障,此外尚需处理好参与主体之问、参与主体与社会之间以及主体与自然之问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优秀体育人才90%以上是由业余体校、省体校培养出来的。虽然“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呼声很高,但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经验匮乏,独立培养的优秀体育人才凤毛麟角。因此,训练的主战场仍在业余体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校将继续扮演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基于此,本研究拟以生态学系统论的观点对安徽省业余体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展开研究诊断,试图探究出制约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安徽省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成就提供有益借鉴。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问题,广泛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并通过浏览万方数据库、中国网络图书数据库,获取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专家访谈法
访谈专家2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体育局领导6名,教练员8名(见表1)。就本研究的疑難问题、政策导向问题等听取专家意见;通过访谈获取了本研究需要的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
1.3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教练员问卷40份,回收37份,回收率90.3%,其总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88.5%;运动员问卷60份,回收52份,回收率86.7%,有效问卷51份,有效率85.0%。
1.4实地考察法
跟随安徽大学调研队,对安徽省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分布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客观真实的数据资料。
1.5对比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后备人才训练因子的变化,为优化后备人才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生态的结构分析
生态学研究认为:每个生物群落的繁衍生息需要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相互提供彼此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能量,以维持整个物种群落的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体。在此体系中,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基础,消费者的代谢产物是分解者的能量源泉,而分解者分解后的物质又为生产者提供生存能量,从而构成了一个链条式循环的物质、能量流动体系,称为生态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均衡性、耗散性的特点。
随着理论体系的完善,“生态学”原理被广泛用于社会文化研究领域,用以解决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问题。体育生态是由体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作用,从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而言,主要指社会需要、运动训练、自然环境之问的契合,并依靠三者之间相互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为整个生态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与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其中,社会需要促发了运动训练的生成,为运动训练提供信息、能量;自然环境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赛事的推广、宣传等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对自然环境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同时也对社会需要产生正向或负向效应。由此可见,竞技运动训练系统始终处于由社会需要、运动训练、训练环境三者彼此互有联系的生态因子组成,再由这些生态因子之间形成的社会需要与训练环境、训练环境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势必会促使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以维持整个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自然环境主要指运动训练的基础设施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涵盖了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场地、器材、设备、布局设计、建筑等属人工环境;天然环境如空气、气候、植被、森林、草原、陆地等;社会需要又称社会环境,包含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规范环境三大因子。其中政治环境主要指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环境特指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规范环境主要指大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观念与看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共同构成运动训练系统的外部环境,由外部环境因子变化引发的系统生态失衡称为外因性失衡。
运动训练作为一个结构严密的系统,通过教练员生态因子、运动员生态因子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围绕技能传授、体能、战术、心理与智能等要素,通过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转运,释放后备人才培养的功能。由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因子变化所引发的生态失衡称之为内因性失衡。由于当前我国85%以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以业余体校为代表的体育系统承担,因此本研究主要对体育系统训练生态体系进行诊断分析,以客观分析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2.2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生态学诊断
2.2.1自然环境诊断分析
本研究的自然环境分为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天然环境特指原始存在的、没有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如:气候、地理风貌等。人工环境主要指为了满足训练需要,经由人为加工而形成的训练环境,如训练场馆、皮套设施等。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共同构成,天然环境主要通过影响遗传效应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影响,同时也对后天训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与地域文化,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体育形式。如“北人善射,南人善舟”便是体育地缘性的生动写照。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特别是现代化场馆、器材、设施的问世,使得现代竞技体育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地缘的桎梏,但依稀保留有地域性特征。
2.2.1.1安徽省竞技体育天然环境的分析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南北跨度大,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南部多山、多水、气候温热;北部平坦,气候干冷。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慢,安徽省总体来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转型期安徽省的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冬季极少出现雾霾现象。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适宜的环境能够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适宜的兴奋水平,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有利于提升运动员训练参与的专注度,利于体能水平的提高,减少伤病的发生。
2.2.1.2安徽省竞技体育人工自然环境的分析
现代体育场馆、体育器械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成果,包含了厚重的科技、文化元素,是使体育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体育文化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关联的重要表现形式。
2014年笔者跟随安徽大学调研团队对安徽省的体育场馆分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场地数量共计197个(包含田径场、综合场馆),占地面积598022.31平方米,其中95.1%分布于城市,4.9%分布于农村。走访中发现,体育运动学校的场地面积基本能够满足日常训练的需求,然而除合肥、芜湖以外,其他城市体育训练设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化的现象。奥运冠军邓琳琳的启蒙教练郭少华老师告诉笔者:“虽然体操是阜阳市的优势项目,但体育运动学校的软件设施根本不能满足现代体操训练,孩子们常常在海绵垫上进行自由体操的练习。”
2.2.1.3自然环境对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影响的综合评价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自然风貌构成的多元化特征为安徽省竞技体育生态的“生物多样化”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安徽省体育项目的分布。如表2所示:合肥、芜湖、黄山、安庆、铜陵等地处安徽南部,皮划艇、游泳、拳击、跆拳道、射击等成为其优势项目;而田径、篮球、手球、足球、摔跤等对抗性项目则为北部城市的优势项目。
虽然安徽省天然环境在转型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然而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安徽省的竞技体育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本研究提及的各地市优势项目(表2)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缺乏竞争力。近10年之内,除了阜阳的体操,合肥的赛艇、射击、拳击,芜湖的空手道,马鞍山的举重,六安的射击、拳击,宣城的跆拳道曾在全国以及国际赛场获得过屈指可数的佳绩之外,其他项目的表现都乏善可陈,三大球已经20余年无缘全运会的决赛阶段。相比之下,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培养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彭萍、彭敏入选了鼎盛时期的中国女篮并获得奥运银牌:女子手球曾获得过全运会金牌……不难发现,自然环境并非制约安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枷锁,亦非系统生态失衡的主因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找出影响系统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
2.2.2社会环境的诊断分析
竞技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人工控制与人工作用对它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的人工生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类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发明了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另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与制度保证了体育运动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赋予其生命力。规则与制度带有明显的社会元素,因此社会环境在竞技运动训练生态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负责为运动训练提供社会保障,为生态链注入能量,同时还起着能量富集的作用。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规范环境三大因子。
2.2.2.1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政治体系存在和从事政治活动、进行政治决策的背景条件的总和。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竞技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环境制约,同时也服务于政治。政治对竞技体育的干预主要内化于发展目标之中,以及为保证系统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我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两大特点:一是国家政治利益最大化;二是竞技体育体现国家意志,个人利益无条件让渡于政治利益。目标体系的一元化特征决定了培养路径的单一化,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完全由体育系统承担。同时,该目标对主体的单向发展特征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即运动队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而无视个体发展的其他诉求。在此时期,国家运用行政权力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保障,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工作岗位……基于此,安徽省为数众多的青少年跻身于轰轰烈烈的运动训练浪潮之中。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转型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培养体制”。然而,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安徽省体育界不小的震动。首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动。主要表现在:1)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提供就业保障,取而代之的是退役后的“再就业培训”政策,大批退役运动员走进了大学校门;2)以“清华模式”为代表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开始试行;3)“温州模式”“丁俊晖模式”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体育人才培养领域。政治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的再平衡。由于之前保障体系被打破,新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数量大幅缩水,并且影响了竞技体育项目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表明,转型期安徽省培养的重点倾向于“周期短、耗资低”的单人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等集体类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南部一些城市,如宣城、铜陵等成立了教育体育局,从行政结构上完成了体教结合。
不难发现,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影响的过度延伸,致使运动员单一、定向发展,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向后备人才系统注入了强大的能量流,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运行。转型期,虽然政治环境各生态因子有助于主体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因为系统尚不完善,能量注入急剧减少,很大程度上造成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的失衡。
2.2.2.2体育人才培养的经济环境分析
除了制度保障之外,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也注重对参与训练的体育后备人才进行经济刺激。访谈得知,安徽省业余体校的少年运动员在计划经济时期每月能领取6元的生活补助,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属于比较可观的收入。正是由于制度的保障、经济的刺激,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多、范围广,各项目发展较为均衡。
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动力与保障机制主要由经济环境进行调控。所谓动力机制就是指提供和传输着社会、组织或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能源和能量,亦即动力。社会、组织或系统要保持平稳运行,必须要有适度的动力。源于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问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需要永不满足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动力来自于人们的需要。从动力源开发的层面来看,转型期各培养单位在追求政治效益的同时亦追求物质利益。运动员的需要也从单一地满足国家需要的“被动服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更为主动的“网格式”需求模式。经济补助不再具有普适性,而是根据训练竞赛成绩进行奖励。在此背景之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完成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即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济投入有限。调查表明,安徽省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月平均工资在1 500。2 500元左右:大部分运动员没有训练补贴,并且还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学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浙、沪地区教练员月工资在4 500-5 000元之间,另每月有伙食补助费400-600元,且对训练成绩优异青少年的奖励力度远远大于安徽省。
除了对运动训练主体进行经济刺激以激发其训练动机之外,经济环境还为训练生态提供经济保障。主要包括:1)为运动员购买伤病保险;2)对教练员进行培训;3)对场馆、器材设备进行更新。然而,由于保障力度不够,安徽省有些体校甚至没有为运动员购买伤病保险,导致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大量流失;对教练员的培训支出数额有限,67.3%的教练员表示培训机会很少,平均每年不到1次,兄弟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也是少之又少。此外,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结合专家走访后发现: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仍然主要为国家拨款,民间资本介入只是杯水车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尚未形成。“丁俊晖模式”在安徽省尚未有成功先例,“温州模式”似乎还与安徽省相去甚远。因此本研究认为,安徽省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化、多元性的运动训练保障与动力机制,从而优化系统生态。
显而易见,计划经济时期投入低、范围广的经济环境保证了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转型期,安徽省物质注入低于其他省份,致使培养规模大幅缩水。
2.2.2.3规范环境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竞技体育的目的主要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需要,宣传媒介数量少、技术欠发达,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学而优则仕”思潮根深蒂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舆论环境较差。在此时期,我国鲜有关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著作问世,加之与外界的交流机会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生态的平衡。
转型期,随着竞技体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人对竞技体育的观念有所转变。同时由于大量媒体的介入、宣传,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观看体育赛事转播,阅读体育刊物,畅谈体坛事件……无形之中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了能量,同时优化了后备人才的培养环境。研究发现,由于媒体宣传力度大,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深深地影响了安徽人民,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草根体育的发展。本研究调查发现,80%以上的地市在篮协的组织下,每年举办地方篮球联赛,其中以阜阳市的规模最大;6个地市每年组织足球联赛,其中以蚌埠市联赛规范化水平最高;武术、乒乓球等项目的民间交流也日益频繁。在此期间,安徽省各高校、体育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体育著作、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版发表,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相继落户安徽……所有这些都为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注入了发展能量,优化了系统生态。
2.2.3运动训练系统生态分析
運动训练的主体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与二者相关的生态因子均会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外部生态效应会引发训练主体生态因子产生系列变化,系统内部因子则会直接作用于系统本身,使系统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运动训练效应的直接体现是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而竞技能力又有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训练与竞赛之中。此外,无论体能、技能还是战术能力的发展必须遵循相应的训练原则,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运用不同的训练器械……所有这些生态因子的变化都会直接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产生影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段漫长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最佳竞技保持阶段。不同训练阶段内容与任务各异。前两个阶段训练内容、负荷的安排为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竞技保持阶段是最佳竞技阶段的延续。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结构上延续了“阶梯式”的三级培训体系,每一“阶梯”在功能上代表了相应的训练阶段,并分别创设了各自的训练计划与培养目标。专家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发现,安徽省各级体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训练大纲,并以每年主要的竞赛安排为固定节点划分了训练周期(多为双周期训练)。然而,由于运动员的竞赛成绩直接决定着教练员的绩效,追求“短期效益”成为普遍现象,直接恶化了后备人才培养生态。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转型期安徽省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为:教练员科学化训练的理念有所提高;先进的训练器械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和认证系统国际项目的负责人彼得·汤普森在其撰写的《教练员理论入门》一书中认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1)正确的教练哲学即“运动员第一,取胜第二”的指导思想;2)掌握五项教练基本技能(建立发展关系、提供讲解与指导、提供示范、观察与分析、提供反馈);3)熟练掌握人体不同阶段的发育特征、身体结构、不同项目的功能特征;4)明确训练阶段的划分;5)掌握发展体能、技能、心理能力的科学方法。问卷调查得知:安徽省各级体校58.7%的教练员是退役运动员,而这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7.7%;67.3%的教练员表示很少参与培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2.5%的教练员希望得到培训的机会;76.3%的教练员认为掌握基本的人体解剖、生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有62.1%的教练员觉得在此两方面的知识匮乏;85.3%的教练员对当前的竞赛环境表达了担忧,71.6%的教练员认为“成绩决定绩效”的做法不合理。不难发现,安徽省教练员的学历偏低,普遍拥有训练、竞赛经验,但科学化的训练调控知识与手段有待提高。
对运动员的调查发现:65.3%的运动员表示在训练中受到过教练员的体罚:78.6%的运动员与教练员缺乏沟通:57.1%运动员认为教练员总是重复运用几种训练手段,不能引起训练兴趣;63.3%的运动员表示训练量较大,经常感觉比较疲劳;仅有27.2%的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是成为职业运动员,19.5%的运动员没有明确的训練目标,大部分运动员希望进入高校读书。可以看出,安徽省参与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对当前的训练环境不满,训练目标渺茫,动力不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严密的生态体系。后备人才培养生态体系通过教练员、运动员相关的生态因子与自然、社会环境发生关联,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融与流动,使整个生态体系处于动态的平衡变化之中,进而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
3.1.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生态因子的失衡是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滞后的主因,其中政治生态对系统能量注入的弱化,没能通过其他生态因子的强化中得到补偿,是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3.1.3社会环境涵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规范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提供生态体物质流,规范环境释放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功能,同时提供能量注入。物质流注入低于其他省份是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生态失衡的又一关键原因所在。
3.1.4外因性失衡导致了内因性失衡。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协调导致后备人才的功利化倾向,从而间接导致了内因性失衡,拔苗助长成为普遍现象。
3.2建议
3.2.1调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安徽省应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整,优化政治生态,激发训练主体的动力,并给予相应的政治保障。
3.2.2制定科学的保障一激励体系。安徽省应建立以经济保障为核心,政治保障为辅助手段的保障一激励体系,从而优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外部生态。
3.2.3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的内部因子。安徽省应对教练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科学选材,注重运动员多种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