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
摘 要:琵琶是我国民族器乐艺术的代表,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了大量的名家名作。《昭君出塞》《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和《花木兰》则是20世纪以来三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分别塑造了三位生动的女性形象,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鉴于此,本文从创作和演奏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琵琶曲;女性形象;塑造分析
1 《昭君出塞》的形象塑造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公元前54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和西汉结好,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主动请求出塞和亲,来到西域后,她不但维护了匈奴和西汉的和平,而且还积极推动双方的文化交流,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琵琶曲《昭君出塞》是由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精通竹笛、二胡、琵琶等多种乐器。33岁时,华彦钧因病双目失明,加之社会动乱,使他对人生、艺术等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先后创作了诸多民族器乐佳作,为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琵琶曲《昭君出塞》以广东民间音乐风格为主,同时加入了蒙古族的长调,充分展示了王昭君怨愤、忠烈、感慨等多重情感色彩。
从演奏方面来看,第一段从慢起开始,先给人以自由的感觉,随后节奏时快时慢,描绘出了出塞的场景以及王昭君离开故土的不舍。特别是强烈的轮扫,更是将这种复杂的心情抒发到了极致。而且在轮扫之后,又轻轻地奏出了类似叹气的打音,说明了即便是再不舍,再悲愤,也改变不了出塞的现实,满腔的愁绪只能化作一声轻叹。第二段乐曲节奏稍快,营造了一种车轮行进、风沙阵阵的场景,特别是连续的轮拂,更为乐曲平添了几分激荡之情,象征昭君此刻不安和惶恐的心情。第三段的情绪与一、二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朝着欢快的方向发展,音乐结构短小精炼,情绪轻松活泼。从表现内容上来看,既可以理解为昭君在途中已经想开了许多,经过自我安慰后对未来生活有了美好的期盼,也可以理解为昭君来到匈奴后,丈夫对自己十分疼爱,生活较为顺心,加之接触到了很多新鲜事物,所以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不再忧郁低沉。可以看出,乐曲对昭君出塞的描绘是十分全面和生动的,而且重点表现了人物的情绪变化,真实塑造出了昭君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形象。该曲自问世以来,先后有多位名家进行演奏,成为当代琵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佳作。
2 《花木兰》的形象塑造分析
木兰替父从军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北魏年间,可汗征兵,花木兰见父亲年老力衰,主动提出代父从军,此后驰骋疆场十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花木兰却不接受封赏,而是一心要回家,因此被后世赞为忠孝两全的巾帼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也被多次创作为诗歌、戏剧等,琵琶协奏曲《花木兰》是由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顾冠仁于1979年创作而成的,作品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这是西方奏鸣曲的典型曲式,将其应用于民乐创作中,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创新意识和高潮技法,获得了中西合璧的全新效果。
在呈示部中,先是通过短小引子进入主部,然后用白宗巍的爱国歌曲《木兰辞》作为主旋律,通过多次变奏和推拉吟揉使整个旋律富含歌唱性,表现了木兰秀美、温婉的一面。随后乐队进入,通过琵琶和乐队的相呼应,音乐开始变得欢快起来,意在塑造英姿飒爽的木兰形象,为随后的展开部做好准备。展开部表现的是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从不协和的和弦开始,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力,是对战场上紧张氛围的真实描绘。随后,琵琶用长短节奏对比来烘托木兰上战场前的紧张和不安。可以说,此处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虽然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但是在从军之初仍只是一个农家女,不可避免地会紧张和害怕,但是这种不安仅是暂时的,随着进攻号角的吹响,木兰也开始变得勇敢起来。第二段四小节的鼓点之后,琵琶开始以十六分音符快速跑动,正是对战马疾驰的描绘,随后用扫轮技法继续加以渲染。第三段用慢起渐快的方式来提升士气,然后进入了全曲的高潮,通过大幅度的推挽和快速扫弦,呈现了一个战马奔腾、豪气冲天的战争画面。再现部是对木兰凯旋情景的描写,先是由乐队奏出欢快的音乐,描绘出父老乡亲欢迎木兰荣归的景象,然后再现了主部主题,以首尾呼应的形式,让木兰回归到了温婉的农家女形象。尾声则出现在新的调性上,情绪十分激烈,给人以跃跃欲试之感,其实表现的是木兰已经又一次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再度出征,为国效力,歌颂了木兰作为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3 《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的女性形象塑造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名篇。当时,白居易怀才不遇,而且被贬为江州司马,在一个秋夜和友人送别时,江边传来了阵阵琵琶声,白居易被琴声吸引,便与琵琶女交谈,得知她也有着悲惨的身世后,白居易联想到了自己,于是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句。《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的作者吴厚元先生是著名的民族音乐家,曾先后创作了众多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
整个作品分为七个段落。第一段是引子,采用了吟诵调,节奏自由,快慢和强弱变化有致,意在描绘一种萧瑟、悲涼的深秋江边氛围。第二段是慢中板,采用了唐代大曲形式,表现的是琵琶女对往昔的追忆,主题通过琵琶音使乐曲轻盈婉约,好像是琵琶女在水边长袖善舞,使人不禁联想起往日歌舞升平的华丽生活。虽然过往演奏的场景十分盛大,但是琵琶女仍流露出了些许哀伤之情。第三段是对前两段的再现,虽然篇幅较短,但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第四段是对第二段旋律的移高四度进行,再一次突出了主旋律。第五段描写的是琵琶女当下的悲惨境遇,即年轻的风华已不再,只剩下了哀愁和回忆。此处也是对白居易心境的侧面描写,虽然自己有一身志气和抱负,无奈却报国无门,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第六段是快板,也是全曲的一个小高潮,通过快速的扫弦,失落和怨恨之情得到了释放和迸发。最后一段则通过慢起渐快泛音与引子相呼应,获得了首尾相应的完整效果。琵琶女可谓是封建社会妇女,特别是艺妓的典型代表,要比一般妇女的地位更加低下,她们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在生活上被人束缚,始终处于一种附庸的状态。当容颜逝去之后便草草嫁为人妇,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就像是魔咒一般紧紧地束缚着她们,使她们只能默默忍受而不能有丝毫的反抗。这首琵琶曲是十分忠实于原著的,真正表现出了原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作为民族乐器中的瑰宝,琵琶的音色清脆悦耳,演奏技法丰富,有一种特殊的阴柔之美,因此十分适合塑造女性形象。这三首作品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既展示出了这门乐器特有的音乐表现力,又带领观众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洞察和体悟不同时期的女性文化,并由此获得一种人文关怀。因此,在欣赏和演奏这些作品时,应该将形象塑造作为重点,演奏者只有将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观众才会觉得形象生动、鲜活,也才能实现完美的二度创作。这既是作品本身的魅力使然,也是演奏者和欣赏者重要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侯江霞.论阿炳琵琶曲《昭君出塞》演奏技法与艺术情感[J].音乐天地,2015(08).
[2] 王晶.吴厚元及其琵琶作品《诉》的教学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