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坤
摘 要:艺术具有治疗作用,当人们看到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的时候,心情也随之顺畅了。当代艺术重新定义了艺术,推翻了高雅艺术的传统观念;日常生活用品被重新发现,现成品和拾来物(Objet trouve)变成了当代艺术的创作材料。艺术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人人都是艺术家”“怎么都行”“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1]艺术作品不单单是一种实物了,还是一种行为、观念、过程。通过新媒介,它创造了新的观看方式,与观看者互动并形成情感共鸣,达到一种“治愈”的效果。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代艺术也许已经成为一种心理状态。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治疗;情感共鸣
1 “感觉瞬间被治愈了”
荷兰艺术家Florentijn Hofman设计的大黄鸭(橡皮鸭),在2013年5月2日亮相香港维多利亚港。整个香港开始为这只漂流世界各地的鸭子而疯狂。据统计,每天约有30万人来围观这只鸭子。这场“追鸭”狂潮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这有什么好追捧的呢?一个放大了的玩具而已。但是看过大黄鸭的人表示“它很萌啊”“莫名的喜感”“感觉瞬间被治愈了呢”。正如安迪·沃霍尔的那句名言:“一切都很可爱(All Is Pretty)。”
“治愈”一词的基本释义是“使恢复健康”。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治愈”延伸出不同的意思。其主要来源于日本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社会动荡,民众恐慌,压力倍增,再加上二战带来的遗留问题及战后重建问题,民众无法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感,需要一些温暖人心的东西来舒缓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治愈系文化”大行其道,覆盖了文学、音乐、影视、艺人、动漫等一系列文化产业。
同样,香港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衰退,很多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日本文化研究者何故先生说:“香港人近年急需治愈系。”所以很“萌”的大黄鸭正好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霍夫曼说:“在这样快节奏、全球化的世界中,大黄鸭或许催生了人们的幸福感。”
2 身体和情感的催化剂
“艺术只是身体和情感的催化剂:促进某种情感宣泄形式的一种方式。”或充满朝气希望,或悲伤彷徨无助,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一个宣泄口,而艺术恰好完美地承担了这个任务。其既是艺术家的,也是观者的。
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更像是一场“表演”,过程变得无比重要,身体和情感变成了创作的一部分,如罗伯特·劳申伯格将德库宁的一幅绘画作品擦净,并宣称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艺术家并不为任何外在的目的创作,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是一种“内在需求”。
2001年,索尼公司出品了纪录影片——《波洛克》。该影片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历程和艺术道路,还展现了他“滴洒”式的创作过程。这种仪式感很强的绘画方式充满神秘的宗教性,视觉风格狂热奔放,活力四射。但是,滴溅、泼洒而成的纵横不羁的线条也仿似昭示了他那层层障碍、挣扎怀疑的“困兽”人生。
波洛克酗酒得非常厉害,他试图通过心理治疗来克服这个毛病,且仅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成功。1945年,波洛克从纽约搬到长岛生活了几年,与妻子度过了看似比较平静,却依然困苦的生活。在创作过程中,偶然滴落的颜料给了他启发,于是一种新的绘画方式——“行动绘画”诞生了。“他那既简单又具有革命性的满幅(All-Over)和滴画(Dripping)的创作手法改变了关于造型艺术的定义。绘画的关键不再是画的是‘什么,即所画内容,而是艺术是‘怎样产生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性质及与之相应的绘画行为,作为自我实现的本真形式开始在绘画中占据中心位置。”[2]
波洛克将整个空间都视为创作的空间。他说:“我的绘画不是从画架上创作出来的;在作画前我几乎从不将画布绷紧;我更喜欢墙上和地板上未绷好的画布;我需要一个坚硬表面的抵抗力;在地板上我感到更加自由自在;我觉得自己与绘画更加接近,成了绘画的一部分。因此,我可以围着它走动,从各个方向进行创作,简直可以说是在绘画之中。”他在画面上自如地走动和滴洒,这也是行动画家的特征,即将自己融入绘画中去。
3 观者在参与和体验中得到愉悦
当代艺术的现场感特别重要,只有亲临现场,才会有所谓的“感觉”。如同家庭影院已经普及了,在家看电影舒适安静,而人们还是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电影,这就是电影院拥有比电影本身更吸引人的地方。对于观者来说,在新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虽然他们的观看方式已不同于往日,但是仍会关注作品之外的东西。“1965年,在费城举办了第一次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回顾展,在预展期时,观众就如潮水涌来,不少展品不得不撤下,以防受损。很显然,观众想看的是画家本人,而不是他的作品。”[2]
此外,参与和体验也是观众的重要目的。伊夫·克莱因邀请巴黎人出席他的一个展览的开幕式,但是展厅里没有任何东西可看。他将这个展览称为Le Vide(空)。一千多名观众将空无一物的伊丽丝·克莱尔画廊挤得水泄不通,进不去的人涌上了周围的街道,警察和消防員不得不赶来维持秩序,以防万一。开幕式上,人们喝着由著名“圆顶”餐厅为克莱因特别调制的蓝色鸡尾酒。这种鸡尾酒混有松子酒、橘味白酒和碱性亚甲酒,喝了它,有一星期左右的时间(这个展览持续一周),饮者的尿液会呈蓝色。
艺术作品不一定都是要摆在雕塑垫座上或挂在墙上、被动地供人观赏和思索的实品。当代艺术是亲民的,并不具有很神圣的光环,可以散落在各个零散的空间,所以很多商场也开始拥抱当代艺术,让普通人很容易地接触当代艺术。
4 结语
当代艺术摘下了艺术的光环,走向了大众,走向了日常生活。它让普通大众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人的思维方式。艺术变成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情绪得到释放,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抚慰。这也是艺术治疗,即“艺术的目的就是向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观众保证,尽管存在着民主的腐败、宣传媒体的操控,以及无休无止、令人不快的商业宣传造成的精神环境的污染,艺术依然没有改变,是毫发无损,自由自在的。”[3]
参考文献:
[1] 莱瑟尔(德),沃尔夫.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下卷)[M].杨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8.
[2] 爱德华·露西—史密斯(英). 1945年以来的艺术运动[M].陆汉臻,景晨,刘芳元,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142.
[3] 李强.关于当代艺术现象的思考——如何看待艺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商品现象[J].职业时空,2008,4(6):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