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

2017-04-05 18:39周虹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0期

周虹

摘要:分析了预拌混凝土主要质量缺陷的影响因素,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优化设计,运输、泵送和施工控制等方面分析了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对应用和推广预拌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影响因素;控制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97

预拌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各大中城市建设工程中普遍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的产量和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预拌混凝土在原材料、运输、配合比等方面出现质量问题制约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因此,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预拌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混合脆性材料,由水泥、骨料、水等组成,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施工技术等都影响预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如下一些影响因素。

1.1泌水性

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粗骨料下沉,水分上升至表面形成浮浆。混凝土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能力降低,内部产生塑性裂纹。原材料选择不当,配合比欠佳,砂率低,搅拌不均匀等问题都影响混凝土泌水。

1.2坍落度出现损失

坍落度损失集中反映在混凝土失水率和凝结硬化速率。高温季节混凝土运输和现场等待时间过长,使用高铝酸三钙含量的水泥,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较差均会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坍落度损失大容易导致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1.3早期塑性裂缝

早期塑性裂缝主要分塑性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浇筑时,由于振捣作用,粗骨料下沉,水泥浆上升,直至混凝土硬化停止,整个过程由于受钢筋阻碍、模板不平、沉降深度不同、振动棒振动不均匀等影响导致沉降不均,从而产生塑性沉降裂缝。新拌混凝土在高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气温及高的混凝土温度等因素下,水向表面移动,从表面脱水,产生毛细管负压力,使混凝土收缩,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2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分析

2.1原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水等材料组成,其中水泥品种、强度、体积安定性、水化热、稠度等性能不同会影响混凝土质量,细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填充石子孔隙的填充级配作用,合理控制细骨料有害杂质含量、粗细程度与合理的级配。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和掺量应根据气候条件、运输距离、坍落度等要求试验确定。混凝土原材料控制首先预拌站对进场原材料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质量及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然后进行复验,各项指标均应满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

2.2预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优化分析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混凝土最大密实度理论,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理论配合比,经过实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考虑表观密度、强度和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确定过剩浆体量最佳、性能最优的生产配合比。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着建设工程质量及外观。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配制混凝土强度。还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对原材料进行选择,确定出粗骨料粒径和混凝土稠度,确定施工坍落度及外加剂。对于泵送混凝土应根据混凝土的运输距离、气候条件、泵送设备和技术条件等因素,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2.3运输、泵送控制分析

预拌混凝土应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控制好运输距离,如果距离太长,混凝土在车内振动时间就长,容易产生离析现象,对施工作业和混凝土成型不利。预拌混凝土运输控制应配备合格的驾驶员尽量缩短时间,减少转运次数,保证及时卸料。对大直径灌注桩、大体积混凝土和厚大承台结构应掺加缓凝剂,以适当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控制水化热放出速度。预拌混凝土现场泵送时应连续进行,如需间歇,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夏天混凝土泵送时宜用湿草袋遮盖输送管,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输送管上。

2.4预拌混凝土施工控制分析

混凝土工程是一项材料科学和施工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科学,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如何,最终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的工作性以及入模成型后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能。因此,现场施工控制预拌混凝土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混凝土现场施工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浇筑前向混凝土预拌站做技术交底,预拌混凝土到现场后应检查发货单确认是否为该工程部位使用。预拌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连续,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下层初凝之前完成上层振捣、浇筑,遇到间歇情况应采取措施保持前后混凝土状况一致。混凝土浇筑应按输送管距离由远而近、由低处向高处浇筑,同一区域的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順序浇筑,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要避免过振避免离析。新浇筑混凝土结构应在初凝前采用二次振捣或抹压收面来消除混凝土表面塑性裂缝。浇筑好后施工单位应做好养护措施,并做好养护记录。

3结束语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和连续的过程,加强对原材料、配合比优化设计、生产控制及施工现场的协调等环节实行管理控制,严格按照预拌混凝土行业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生产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同时主管部门应加强其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管,促进混凝土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混凝土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祥顺,刘雪飞.预拌混凝土质量检测、控制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2]阮炯正.泵送混凝土塑性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混凝土,2000,(5):2022.

[3]余斌.浅谈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J].混凝土,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