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声祥
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的副标题是“漫步教师的心灵”。与通常教育方面的书籍不同,这本书没有聚焦教学方法、教材分析、应对处理学生矛盾的策略之类,而是独辟蹊径,把目光投向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作者认为,很多教师陷入职业困境,工作充满挫败感,甚至对教学心怀恐惧,是因为教师缺乏“自身认同”,过的是一种“分离”的生活。
帕尔默从“教师的恐惧”切入,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一陈述教师因恐惧而导致自我的“分离”,最后寻获回归的途径。
实现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具体途径应该是因人而异,不一而足,但我以为帕尔默已经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相互联系,不要分离。在表面的对立甚至相互冲突的背后,世间的事物总是以相互联系的方式而存在的。如果将世界与自己割裂开来,视其为自我的对立物,我们就会产生控制它的欲望,并且因这种控制欲的一再受挫而感到沮丧——想一下,我们是否有过希望在课堂上完全控制学生的念头与行为呢?这种尝试经常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控制的欲望会令我们不能容忍变化的发生,也不能容忍未知的存在,课堂的生命力就在这样一种压制之下迅速散逸,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疏离了世界,也疏离了自我的本真——归根结底,“我”也是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的一分子。
陶行知先生有几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做万做学做真人”。“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内涵很丰富,教师具有身份认同,向学生真实展示自己,不伪饰,不做作,不端起架子,应该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起点。求真,达到理想的状态,自己的学科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精神思想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用一句很简短的话,为我们做了神完气足的表述:“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这样的教师,打通生活与课堂教学的关节,实现自身精神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教学往往是行所当行,止所当止,触处生春,左右逢源,从工作中唤起无穷的生命活力。就知识的源头来说,没有一门学科不是源于生产生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科教师,都能够做到自身认同,实现学科与生活,与自己精神世界融通的。
作者从哲学的高度思考教学问题,指出我们思维的悖谬:“我们乐于非此即彼地割裂事物,不善于即此即彼地拥抱事物。” 把生活与学科分开,造成教师人格的分裂;把教学机械地分为教和学,则造成教学过程的分裂。教师只管教,不顾及学生学,教师的热情,没有唤起学生积极的响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带给教师浓重的挫败感。新课改要求“以学定教”,正是基于教与学分离的问题提出的。改变之道在于建立教学共同体,让教师由强势的知识赐予者,变为人格上平等的引导者、倾听者、等待者。
教学不能降为技术层面,还需要心灵的参与和融入。以真实完整的心灵拥抱教学,才会达到学科与自身,教与学,教師之间和谐交融的美好境界。置身这样的境界,我们一定会对作者的话深有体会,人不仅是靠面包生活的,“任何人所能提供的奖赏都比不上他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所获得的内在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