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以权力为指向的官场文化

2017-04-05 03:30发自江西广东
清风 2017年1期
关键词:潜规则官场权力

文_本刊记者(发自江西、广东)

去除以权力为指向的官场文化

文_本刊记者(发自江西、广东)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警示全党时说。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绩斐然,其压倒性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党风政风为之一振。

然而,腐败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官场风气虽然有所好转,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但官场潜规则依然在有的地方起作用,这些规则虽然不至于违反党纪国法,却成了孕育腐败,弱化执纪监督的软环境,这种以权力为指向的官场文化成为一些地方官员默认的生存法则,其在潜移默化中熏染着权力运行的外部环境。而要消除这种不良的官场文化,需要制度,也需要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有的人“看领导做事”

“领导不喜欢做主观题,他往往喜欢选择题,你需要将备选项列好,然后送至案头,他只需要选择就行。”

“领导不喜欢做主观题,他往往喜欢选择题,你需要将备选项列好,然后送至案头,他只需要选择就行。”中部某省的公务小陈告诉本刊记者。小陈大学期间是学中文的,毕业后被安排到该省较为偏远的县工作,后来借调至省城附近担任其单位领导的秘书。他告诉记者,单位里年龄大的都在等退休,整日喝茶、看报、闲聊,而像他们这样年轻的则经常加班加点。“当你有怨言时,年龄大的便搪塞说,他们那会儿刚来时也得跑东跑西,都是这么过来的。”小陈直言道:“排资论辈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人五十多岁了,他们只要混到退休就够了,至于提拔很少有人想,也没有可能性。”

谈到陪领导下乡,一位东北某地级市局办公室主任王某某道出了其中的难言之隐。他每次和几位领导下乡时都得小心翼翼,唯恐哪里出了错。“其实下乡调研有时意义不大,主要是相互走动,加强联系,有的项目好坏与否不是取决于项目本身,而是领导的喜好,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调研之余接待更是有学问,“我是一起过去的,我也被当做领导……饭前讲话都得按照顺序来,有的时候仅讲话就占用不少时间,每个领导都得讲,而且都是些恭维之词。

“为什么有的地方发生公款吃喝致死的事情,却很少听见酒桌上有领导酒精中毒的?那是因为下属敬酒时必须每个领导都敬,如果有一个没敬到,可能就会带来麻烦,领导会认为你不重视他,甚或是不尊敬他,如此一来,一个人要与好几位喝,领导可以不喝,下属不喝就很难过关。”王某某告诉本刊记者,这一切的举动都是因为对方是领导,如果只是同学、朋友,就没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采访期间,小陈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来。刚进单位时,他表现很认真,每天早上打开水、拖地板以及去收发室取信件,时间一长,他发现这些事几乎已经固定由自己来做,为了有一个出色的表现,他并没有在意这些。可到了考核时,平时不做事的反而成绩突出。“我们这边规定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可以加工资,如此一来,为了照顾某个人的利益,就会连续三年评选其为优秀,即便对方碌碌无为。”事后有领导私下告诉他,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想表现好是对的,没什么经验可以慢慢学,这都不着急,但是不能仅仅凭借表现好就可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其中的水很深。

“选人喜欢,门生故吏”现象

“官场潜规则的根本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脑海里的人治观念在作祟,是地方官场权力私有化的表现。”

“在一些地方用人选人过程中,一把手往往喜欢用自己的‘门生故吏’,这一现象古代很普遍,如今虽然很少,但是依然存在。我们在办案中就时常发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腐败官员中存在的‘秘书帮’现象。”一位江西某地的检察系统工作者王某告诉本刊记者,从他的观察以及身边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地方的行政单位,领导身边的人往往容易提拔,“如办公室主任、秘书长等等都会有更多职务调整的机会,而这些人的职务升迁往往呈现出螺旋式或者台阶式跳跃。”

“官场潜规则的根本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脑海里的人治观念在作祟,是地方官场权力私有化的表现。”王某坦言,该现象集中体现在官场中的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试想,如果在组织部门相关规定的要求之下,一把手如果以提拔自己的人为用人的基本理念,那么他会在合乎规定的候选者中,习惯性地向自己身边圈子里的兄弟伸出“橄榄枝”,而从组织制度规定来看,他的做法并不违反纪律,这样就会导致下属唯领导马首是瞻。

“领导就成了下属奉承的主要人物,那么官场风气就会被其污染,作为这样的领导其决策的的确确是在按规定办的,他没有违纪违法;然而却给自己管辖的部门或者地方政治生态带来了污浊。”其影响最恶劣的是会在地方官场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优秀的人得不到提拔,或者以名义上的“晋升”“借调”将人才“束之高阁”,如此往往会伤害年轻人的积极性,挫败其敢于担当的锐气。

几年前,愿做财产申报公开第一人的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在政协分组讨论时触及财产公开话题,并称自己只有一套72平方米的房子,其言行遭同组委员质疑。有人说他这样做“坏了官场潜规则”,有人说“这个政协副秘书长走到头了,回家卖红薯吧”。一时间不少媒体争相热议,官场潜规则成了舆论的焦点。从这一事件看,官场潜规则是什么?它是身处官场的一些人都信奉的一种为官之道。而这一规则的本质特征就是权力私有化,“这本身就违背了公权为公、为民众服务的宗旨,而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官员们离滋生腐败其实已经不远了。”王某说。

也有官员“用政绩应付上级”

对于一些领导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只需要在年终考核的时候,得一块上面颁发的“牌子”就行。

华中某省的公务员赵某告诉本刊记者:“官场潜规则的存在是和中央的精神相违背的。它集中体现在一些地方官员,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观上,如有的领导为了自己职务的升迁,不惜花费巨额公款创办面子工程。”赵某回忆,曾经他们单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领导会要求他们花大力气搞形象一条街,而检查的人也只是检查他们事先安排的好的街区,“岂不知整个地方就这个街区搞得好,其他都没法看。”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并没有人提出要求去其他地方看看。

“其实,对于检查的与被检查两方来说,大家都懂得这其中的猫腻,只是都心照不宣,一些官场中的人习惯于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只要过得去就行,没必要撕破脸,以后上下级还要开展工作,所以往往太过认真的人不会被人所‘欣赏’,这样的人是不会在官场待长久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滑稽的事情呢?就是因为在有的地方官员看来,他们只要应付好上级检查就行,至于这样做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当地有什么好处,并不是他们思考的,有时候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事情很累。”赵某告诉本刊记者。对于一些领导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只需要在年终考核的时候,得一块上面颁发的“牌子”就行。

“问责制以后,有的领导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不会直接下决定,而是将自己的意思以党委会的形式贯彻下去。”赵某向本刊记者表示,一些招投标问题或者人事调整问题中,一把手会在会上让大家畅所欲言,等到大家都说完了后,他会总结一下,然后说:‘我认为……可能更好’。如此大家都听出来意思了,于是在表决中就顺着一把手的意思来了。”

“十八大以来,发生在官场的陋习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执行反‘四风’和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以往在官场普遍存在的问题都得到有效遏制。”广东省某地级市纪委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当然他也坦言,官场潜规则并不像“四风”问题或者违反八项规定等中央明确提出的禁令那样具有明文的禁止要求,它大部分属于权力运行中的自由空间,执纪监督部门有时对此要采取相关措施并不容易。

猜你喜欢
潜规则官场权力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权力的网络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Ⅳ
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