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宇
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形成原因及改造措施初探
段世宇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金沙滩林场,山西 朔州 038302)
笔者介绍了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分析了退化林分形成的 6 个主要原因为生理过熟、造林方法不合理、立地条件差、水分不足、缺乏抚育管理、病虫害与人类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地适树、带状造林模式、混交林分结构、加强抚育管理等改造退化林分的措施。
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措施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对改变三北地区生态面貌,改善人们生存条件,促进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粮食安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因自然地理等因素林分退化严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新改造。
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主要为缺株、苗木生长较慢、年生长量小、林分差、郁闭度低等,防护功能下降,森林生态效益低下。
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林木生理过熟、树种选择不当、造林技术不合理、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差,以及不恰当的人为干预等。
2.1林木生理过熟
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树种以杨树、油松为主。其中,由于杨树品种多、分布广、早期速生、适应性强、易改良遗传性、易杂交和无性繁殖等特点,栽植面积最大。但受当时种苗选育水平和技术的影响,杨树在栽植过程中,多是采用老树上的枝条进行扦插造林。因此,到现在其树龄已达30 a以上,林木已进入自然成熟期,出现老化、生理机能衰退的现象。
2.2造林方法不合理
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树种以杨树栽植面积最大。杨树是杨柳科乔木,喜阳且需水量大,在立地条件差、降水少的地区容易退化。为了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在同朔地区营造三北防护林时主要采用插条造林和压条造林的方式,使林木在生长后期出现生长乏力、树干扭曲等退化现象。并且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营造时栽植密度过大,为3 300株/hm2,有的甚至达到9 990株/hm2,使得林分内林木出现水分、养分竞争现象,部分林木干梢、枯死。加上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造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稳定,自我更新和修复能力差,进一步加剧了林分的退化。
2.3立地条件差
全国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立地条件差导致林分退化的现象。在同朔地区,土壤类型多为沙土,且十分贫瘠,加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少,导致该地区土壤含水量低,这是林分生长退化的外界因素。
2.4水分不足
同朔地区是重要的煤炭开采区,常年进行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地下水层断裂,非采空区地下水位下降,且超出了树木根系可达的范围。树木在这个区域不能利用到地下水,只能依靠降水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而同朔地区属于干旱地区,其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平均降水量仅为400 mm左右,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00 mm,降水强度大、有效降水少。因此,可被树木吸收利用的水分更少,导致林木严重缺水。
2.5缺少抚育管理
三北防护林是以增加地表植被、抵御沙尘暴为目的而营造的林分。经过多年的实施,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但是国家对此的投资为补助性投资,并没有设立专项的补植和抚育资金。由此,导致后期抚育工作滞后,进一步加剧了退化林分的形成。
2.6病虫害与人类活动
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树种单一、生长不良、抗逆性差、容易发生病虫害且病虫害蔓延迅速。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青杨天牛,危害率高达60%,使林木生长严重受损,枯梢率达6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此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乱伐、盗伐、滥牧和森林火灾等,也是林分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1适地适树
根据退化林分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油松、樟子松、沙棘、柠条等乡土树种进行造林,逐渐更新,从而达到以新的乡土树种取代旧树种的目的。
3.2带状造林模式
栽植油松、樟子松等时,可采用带状混交模式,以形成乔灌木混交林,增加林分稳定性,提高林分的自我修复能力。
3.3混交林分结构
在退化林分中,根据选择的树种,采取乔灌混交、针阔混交、多种树种混交等形式进行造林,以增加林分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
3.4加强抚育管理
加强对退化林分的抚育管理,禁止滥砍乱伐,减少滥牧,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利用封山育林、人工促进等方式对退化林分进行修复。
[1] 杨 博,刘 菁.陕西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及修复对策.防护林科技,2015(8):77-78.
[2] 史凯航.辽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成因及修复措施.防护林科技,2015(2):50-51.
[3] 赵树楷.退化林分的成因与改造技术研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林业科技,2016(4):39-41.
S756
C
1007-726X(2017)03-0071-02
2017-06-01
段世宇(1984— ),女,山西阳高人,2007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