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影视后期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7-04-04 19:17:50周知
福建轻纺 2017年9期
关键词:影视案例软件

周知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浅谈高校影视后期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周知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建设一部能够体现影视后期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的实用的教材,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应用的影视后期教材存在缺乏新意、与行业关联不紧密、缺乏美学思维、软件版本落后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现有问题,文章从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方式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出发,探讨影视后期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影视后期;教材建设;创新思维

影视后期制作是传媒类教学课程体系中最具特色的课程,涉及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后期制作要求掌握影视编辑设备和影视编辑技巧,能够进行影视特技制作。影视后期通过镜头组接,特效制作,声音制作以及字幕组成,将作品制成精美的、故事性的动态视频。

影视后期制作是集计算机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为一体的重要专业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要求掌握相关的软件技能和基础的制作知识,进行项目的制作,有很明确的教学目的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产生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当前影视后期教材存在的问题

建设一部能够体现影视后期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的实用的教材,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应用的影视后期教材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材缺乏新意。由于信息技术更新较快,而动画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却普遍不高,导致教学内容过于老旧,缺乏创新。影视后期制作教材内容过于注重对基本框架的讲解,重点强调某些知识点和技术,而缺乏对学生影视创作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实际效果远远低于教学要求。

其次,教材与行业关联不紧密。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最终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如果教材与行业关联不紧密,教师再照本宣科,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能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脱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达不到良好效果。长此以往,甚至严重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使课程教学失去实际意义。

再次,部分教材重技术,轻艺术,缺乏美学思维。学生学会的软件操作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没有美学思维在引导,整个作品在构思、调色把握、背景音乐选择等方面都显得缺乏艺术感。而一个优秀的作品,应该是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结合。

最后,教材中使用的软件版本低。教材中使用的软件版本往往落后于实际应用。历年影视后期制作项目的操作要求体现了计算机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的快速发展,例如由2008年绘声绘影和Premiere Pro的软件过渡到2010年After Effects的使用,而近几年更是几个软件的综合使用,版本也不断更新。这样的过渡和发展使得学生教材跟不上软件更新的步伐,也很难符合实际应用和竞赛的需求。

此外,许多教材使用英文版软件。英文版教材对于原本英语水平不高的艺术生来说,学习软件实在难上加难。

2 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现有教材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从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方式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等出发,探讨影视后期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

2.1 教学目标

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包括:了解特效的定义与其在后期制作中的作用,了解特效制作的基本原理与要求;掌握特效的基本知识,掌握特效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掌握特效制作的技法。

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多媒体设计软件运用能力;特效制作能力;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与创造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学能力。

素质目标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对特效的制作方法产生浓厚兴趣,树立学习的目标;艺术审美得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传统的教材教学往往根据专业的知识目标,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判断。在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掌握了影视后期制作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就业的要求。

因而影视后期教材改革不仅以知识目标,更以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为导向,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材与课程中设置项目训练。项目训练根据动画等专业所定位的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与训练模块。

2.2 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材与教学内容可分4个部分:第1部分,引导学生观看欣赏优秀作品。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在将来工作具体的内容。第2部分,介绍影视制作贯穿的基础理论——蒙太奇。蒙太奇是“剪接”的意思,善于运用蒙太奇的一定是一个好的剪辑师,因为他会把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起,产生与各个镜头独立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第3部分,讲解工具软件。主要包括Premiere、After Effects这2个后期软件。这2个软件在当今社会上比较流行,而且与Photoshop都是Adobe公司出品,3款软件搭配使用非常流畅。第4部分,短片设计与制作。这个部分以实际工程项目来引导学生设计制作短片,从而解决前文提到的当前教材缺乏新意、教材与行业关联不紧密的问题。

教材与教学中尽量使用与实际应用相一致的较先进的软件版本,配合原本英语水平不高的艺术生,初步入门阶段最好采用汉化版的软件,并且加快影视后期教材更新的速度。

2.3 教材使用对象

影视后期教学对象主要是高校动画、视觉传达、多媒体等专业的本科生,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艺术类学生。对于给艺术生编写的影视后期教材,更应注重引导学生看到美学思维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重视对独到美学意境的渲染,认识到美学思维为作品增添了一种高水平的魅力,这也成为了当前影视后期教学发展的趋势。

美学思维为引导,结合影片表达的意境及精神等,剪辑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吸引和感染观众。这样的影视后期制作才堪称完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美学思维的角度体现影片的内容美,主次有序,主题明确,这样的制作方式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以美学思维为引导编写教材,能够解决前文提到的当前教材重技术,轻艺术的问题。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光影色彩和美术色彩都是相互结合,从而逐步渲染光影色彩的氛围,丰富后期效果。色彩是体现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影视发展早期,也就是黑白时代,是不涉及色彩搭配这一环节的,随着近年来相关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借助于多而不乱的色彩设计,在影视中为观众留下更好的视觉体验及印象。因而在影视后期教材中,影片色彩调整也是重点着墨的部分。

2.4 教学方式与教材编写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在的主流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其目标定位,教师严肃的讲述和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沉浸在呆板听讲的气氛中,尤其是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主动能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全面贯彻主体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4.1 案例教学法与案例教材的编写

案例教学法指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方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模仿经典片段,不断设置情境,给出主题,让学生进行创意剪辑,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激发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解决问题,将自主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意识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它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教师要精选案例,编写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还要逐渐形成案例库。案例教材编写,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情况来选择案例,并适当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相关条件。案例教材编写,教师要不辞辛苦,要查阅大量资料,要去企业搞调研,或者在电视广告等播放过程中,搜集生产经营以及生活中的事例。教材中所选用的案例大部分来自于公司和生产单位的实际项目,使学生在校所学就是生产实际所需。

2.4.2 在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影视后期项目制作过程如下:接受制作项目;收集整理素材;设计编辑计划;确定编辑点和镜头切换方式;素材综合编辑成节目;节目中叠加标题字幕和图形;添加音频。

充分发挥学校、行业及公司的技术力量共同设计课程,结合实际开展教学。以一个完整的企业产品宣传片头作品为例,从各种媒体素材的制作或者收集所对应的技术到整合综合作品的编辑技巧;从与主题和谐贴切的界面到提升唯美的效果创作;从单个素材的特效设计到整体成品的交互控制。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由师生共同完成,共同取得进步,实现“做中教,做中学”。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要点,多数都与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挂钩,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技术,并融会贯通。

结合企业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项目化实训教学过程中,以贴近实际市场需求的例子为引导,指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2.4.3 以赛促学与教材实践部分编写

以赛促学就是让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营造一定的实战氛围,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引导学生把影视编辑技术所提供的视觉手段表现应用到实际作品创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可以把指导大赛的一些实践经验应用于教材建设中。结合大赛前的培训,在编写教材的第4部分短片的设计与制作上可分3个阶段:

第一,软件技能训练。以小项目的学习为主,将每个知识点、技能操作结合小的项目进行训练。

第二,综合项目训练。根据教材提供的比较好的视频短片进行模拟练习,并适当创新。学生自主探究,老师指导,每天进行作品的点评和总结。

第三,强化训练。制作符合比赛要求的短片。

在教材第4部分采用大赛培训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

2.5 创新思维与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除了讲授法以外,还可配合案例教材及案例库使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等。而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更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用自己所学的多媒体技术去实现自己的作品创作。教师在创造性思维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首先要在自己的授课方式当中,大胆创新进取,激励学生,认真面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3 结语

现今高校影视后期主流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其目标定位,教材对知识点的强调及教师严肃的讲述使学生沉浸在呆板听讲的气氛中,严重制约了学生主动性与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开发建设的新教材,不仅以知识目标,更要以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为导向,将美学思维、案例及项目引入教材编写及课堂中,以赛促学,增强学生自主创新与自我学习能力,在任务中学知识,在项目中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技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成为课堂主体。

[1]许央琳,楼飞燕.案例教学法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3)∶36-38.

[2]彭春华.美学思维在影视后期制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青春岁月,2015(6)∶334.

[3]朱文莉.技能大赛背景下对影视后期制作教学的思考[J].职业,2014(20)∶109.

[4]朱森.基于工作过程引入影视后期制作教学研究[J],才智,2014(1)∶32.

10.3969/j.issn.1007-550X.2017.09.002

G642.4

A

1007-550X(2017)09-0039-04

2015年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111415131)。

2017-08-29

周知(1980-),女,福建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动画,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影视案例软件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禅宗软件
英语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26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软件对对碰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影视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